APP下载

“中国梦”系列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以《点燃我的梦,铸就中国梦》为例

2017-12-01吴相君

长江丛刊 2017年27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内涵

吴相君

“中国梦”系列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以《点燃我的梦,铸就中国梦》为例

吴相君

在高等院校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高职生的年龄特点,学习习惯和心理需求决定了教育者在设计“中国梦”的主题班会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要找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点,借助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中国梦 主题班会 以学生为主体 新媒体

青年大学生风华正茂、激情飞扬,他们是最富有梦想、最奋发向上的群体;他们是“中国梦”的传承者、追逐者和实践者;他们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因此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全面、深入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恰逢其时的,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使大学生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践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主题班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在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时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主题班会课虽然形式简单普通,但通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学生的积极参与,一节短短的班会课也能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下面我以《点燃我的梦,铸就中国梦》这节主题班会课为例,谈谈我在设计“中国梦”系列主题班会课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一、分析调查学生情况和活动背景,明确教育目标

在主题班会课的设计上,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实际和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只有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才能给出班会设计的核心和方向;只有明确教育目标,才能设计出一节精彩而有实效性的主题班会课。

我所带的高职学生都是标准的95后,95后的学生个性鲜明、独立意识较强,思维开阔;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缺少信仰,缺乏理想,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等缺点,很多学生进了高职就是得过且过,混混日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我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和学生进行互动,调查学生对于梦想的看法和对“中国梦”的内涵认知情况。我在微博话题上提出了两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出乎我的意料,短短几天里我的微博收到了学生积极的回复,但在这些回复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相关政治知识了解不够,对于中国梦的内涵并没有真正理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梦想是遥远的,中国梦与自己是无关的。

在调查分析了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我确定了本节班会课的教育目标: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学会悦纳自己。(2)加深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促进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激励他们为梦想奋勇拼搏,实现人生价值。

二、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区别于传统的思政课和德育课的严谨,“中国梦”系列主题班会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和灵活,设计重点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群体的意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参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一)借鉴访谈节目,创新活动形式

《点燃我的梦,铸就中国梦》的活动形式改变了以往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教学形式,采取互动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活动形式,参考借鉴了“实话实说”、“鲁豫有约”等谈话类节目形态,活动会场的设计按照剧场式的环抱式来排放座位,前面放置沙发、茶几、鲜花,会场内的屏幕背景也制作播放相关主题的PPT和视频,力求创建一个平等的、自由的、轻松的谈话氛围;学生通过愉快的交谈,互动游戏的体验,聆听嘉宾的访谈,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以小见大,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的主题教育如果只是向学生灌输已有的知识和道理是不够的,如果在活动中加入学生的亲身经历,或者是与他们学习、生活相关的素材就能引发学生自身的思考和感悟,引导他们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激发学生的共鸣。在这节主题班会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中国梦之声”的环节:请5名学生上台来参加访谈,展示自己最近阶段实现的“小梦想”。在此环节中,有的同学述说了自己花了三个月写的小说被网站录用了,自己实现了一把当作家的梦想;有的同学谈到自己最近学会了弹吉他,争取下次要上台表演;还有的同学这次到面包房打工领到了人生的第一笔工资,在双十一时为妈妈买了一件衣服。这些实现的“小梦想”很多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述说者的亲身经历能够让学生充分感悟到: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梦想,学会设定符合自己实际的“小梦想”,努力地去实现它,就能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信心,最终取得成功。

(三)层层递进,将“中国梦”与“个人梦”有机结合

“中国梦”的内涵丰富且寓意深刻,但高职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龄、知识、阅历的限制不可能全部通读且全盘理解。因此活动的设计应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理想,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相连,将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活动中,本次班会首先设计了播放白岩松的新闻访谈视频的环节,白岩松在访谈中用平实易懂,幽默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引发了学生如何将自己的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的思考。其次设计了嘉宾访谈环节,特意邀请了一位06年毕业的学姐(该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现在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参加访谈活动。嘉宾在访谈中用自己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付出的经历,为那些对未来发展感到困惑的学生指引方向;在现场问答环节中,嘉宾和学生积极互动、为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方面进行指导。这一系列的互动体验不断地强化了学生树立自身梦想的意识,加深了对于“中国梦”内涵的认知;激励学生坚持不懈,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最终实现自身梦想。

三、注重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当前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广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以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了学生表达思想和意见重要渠道。新媒体具备快捷性、交互性、即时性、平等性的特点,使之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的交互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交流方式把信息内容迅速传递给其他人。新媒体的兴起也为开展“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平台,使教育更直接、更深入,使教育者和学生能够平等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因此本次活动除了常规的幻灯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外,还加入了互联网上的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掘互联网的空间,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现场能够实时反馈,真正实现现场和网络的实时互动交流。为此我建立了一个局域网,开通了腾讯微博墙,当主持人和学生在台上谈论梦想的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发送微博,将自己的想法在微博墙上显示出来,真正做到人人都参与,通过这种场上场下的实时互动加深学生对中国梦内涵的理解。

四、做好活动反馈,深化教育成果

主题班会追求的教育效果不仅需要实效性更需要持久性。“中国梦”的主题班会不能成为一次性的活动,后面还可以延伸出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主动去寻找“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结合点,主动构筑“中国梦”、践行“中国梦”。班会活动结束后还可以在晨会上让同学们进一步开展讨论,也可以在微博上继续与学生互动,鼓励同学畅谈活动感受,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梦想,对中国梦的全新认识记录在微博上,转发给更多人,传递青春的正能量。鼓励学生利用学习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寻找到自己实现梦想的道路。通过这一系列的后续活动努力营造出良性互动的舆论氛围,让“中国梦”的主题教育能持续地产生作用,深化教育成果。

中国梦的内涵丰富,对于每个中国人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国梦”主题班会的设计上,要注重理论内涵教育与实践生活体验相结合,传统活动形式与创新展示途径相结合;借助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使中国梦主题教育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进而更好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激励学生自觉加强专业学习,让“中国梦”主题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群体。

[1]任伟.当代大学生“中国梦”的价值认同研究——以S省某高校为分析对象[J].中国青年研究,2014(8):58.

[2]王建利,华玉武.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38.

[3]李烨.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吴相君(1978-),男,教育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德育教育、班主任管理。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内涵漫画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