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的探讨

2017-11-30孟全海

中国教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电势教学内容物理

孟全海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后,知识量增加,学习难度增大,他们的学业成绩也会逐渐拉开距离。教师应遵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关爱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有困难和受到挫折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与学生单独谈心,帮助解决困惑,指导方法,让其树立信心。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是相互信任的心灵间的碰撞,会产生巨大的正能量。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心,就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坚强地走出困境,展翅高飞。

高中物理学生感到难学,那怎样化解难学的困惑呢?教学中可以采取低起点,慢速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的节奏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相一致,关注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指导解决困难的方法,最终落脚点再高标准的回到物理的本质意义上来。高中物理教学可以采取以下四个策略。

一、兴趣化原则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习的兴趣。

1.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按照以下规律进行教学:知识→问题→情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创设情景:做演示实验;讲故事;播放视频、动画,展示图画和教具;运用风趣幽默语言;画粉笔图画。在情景中把物理知识融入其中,在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步设计问题,用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要经常运用物理实验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问题,教师可以运用风趣的语言或者画图的方式,以及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问题逐渐深入,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讲授的知识点。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2.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

活动形式一般包括三种,分别是师生对话、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化手法,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内容,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激发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初级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多阅读有关物理的课外书,也可以为学生讲解有关物理学史的故事,科学家的风趣逸事,为学生营造学习物理的积极氛围。比如,教师在提出某个问题之后,不要急于寻求问题的答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讨论,为学生的发言做出正确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情。

二、共鸣性原则

共鸣性原则,指的是教学内容的逻辑性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也就是教学的节奏要与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相一致,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适应,产生共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以用以下几个策略开展。

1.放慢教学节奏

在许多学校中,普遍存在讲课节奏过快的现象,学生根本不适应,所以教学必须逐渐放慢节奏。教师教学的节奏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一致,保证学生的思维速度能够赶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针对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把教学节奏逐渐放慢,是教学内容更加富有逻辑性、实效性。

2.质疑多问

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喜欢问为什么,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多问为什么,把教材中没有体现出的因果关系,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比如,教师在讲重力势能的时候,教材中并没有讲解重力势能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侧重这一部分内容。郑青岳老师曾经在一篇教学设计中补充了重力势能和重力之间的关系。首先,他创设问题情景,一个物体在平行于粗糙接触面拉力作用下,经历下坡、水平面和上坡,让学生分析受力和做功的情况,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了解重力势能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当然,教师要意识到问“为什么”的价值所在。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为什么”分成以下三种:第一种,对当前的教育内容有价值;第二种,与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超出自己的能力;第三种,忘记了前面学的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产生疑惑。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学生的问题方向,把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于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渐提高教学的难度,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同时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设计复习巩固环节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遗忘是很普遍的,也是正常的,所以,要及时巩固所学的内容。作为教师,必须遵循巩固性原则。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要对学习过的知识组织学生回忆和复习,根据科学的遗忘规律,掌握学生的遗忘过程,为学生设置复习计划。

三、实验优先原则

物理实验是非常有趣的,通過设计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物理实验,可以锻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学生只有亲自体会,亲自设计,才能感受到实验中存在的诸多乐趣,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要认识到,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特别是在进行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体现出学生是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自己学会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举个例子,在进行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探讨,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自己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身经历过程,才能加深对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endprint

四、逻辑性原则

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律。教师的教学就是既要遵循课本的逻辑结构和顺序,又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循序渐进,从整体布局讲课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个策略:

1.按照知识的发生过程规划教学逻辑层次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心理与人类探索科学的顺序基本一致。在最新版教材中,又增加了许多与科学方法有关的内容及很多实验,新的教科书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大力倡导探究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课本的逻辑顺序和科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比如,讲解弹力的时候,可以采用直观的实验,先让学生观察弹力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产生弹力的条件,之后变换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层次要明显,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教材中并没有体现出知识的逻辑性,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伽利略的思路,所以教师就要准备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不仅能够知其然,更能够知其所以然。

2.依据相关的方法规划教学逻辑层次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并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度容量,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安排,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的内容以及基本规律,理解其中的因果关系,理解结论得出的过程和方法。常用的信息加工的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分析—综合法、比较—鉴别法等。

比较和鉴别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学习方法。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相联系的事情加以比对、对照,从而确定相同点和不同点。鉴别:通过比较的方法,辨别事情共同点和差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先比较,后鉴别。下面分析一下“电势与电势能概念”教学逻辑层次。电势与电势能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学习时要把它们区分开来,难度较大。因为电势的大小是通过在电场中的电荷所具有电势能的大小来体现的,我们要弄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就可采用比较和鉴别的方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它们所反映的物理对象不同,电势反映电场这种物质的特性,而电势能反映电荷在电场中具有能量这一物理事实。

(2)决定它们大小的因素不同,电势的大小只取决于电场本身,电场不变,各处的电势也就不变,这跟电场中有无电荷以及电荷电量的大小无关,而电势能则同时取决于处于电场中的电荷和电荷所处的电势。

(3)电势和电势能的单位不同电势的单位是伏特,电势能的单位是焦耳。

通过这几方面的比较,我们对电势和电势能的概念的理解就更深刻更透彻了。用比较和鉴别的思维方式,在思考物理问题时,比较题目所给物理条件的差异,比较题目所阐述的物理过程在不同阶段的特殊性等,都能使我们更快地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训练和掌握科学方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讓两者从心灵深处达到“共振”、产生共鸣、形成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体系。全方位关爱每一位学生,并做好引导工作,保持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原则,加强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掌握好知识,方法也能得到训练,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势教学内容物理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留言板
第五节:《电势差》学案设计
电场中能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用电势分析法解含容电路问题
“电势和电势能”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