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解部编教材编写的“密码”

2017-11-30王佑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部编课型名著

王佑军

今年秋季,全国中小学的起始年级统一使用部编语文教材。部编教材在体系建构、编写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区别。比如:阅读教学按课型分为教读、自读两类;写作教学强调系统性,具体的单元指导都由导写短文和写作实践两部分构成;注重读写结合,等等。教师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特点,对于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引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教材编写得更科学、严谨,部编本在全国正式使用之前,先让部分区域、学校進行了试用。荆州市是试用区域之一。试用阶段,荆州市教科院带领相关学校、教师对教材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大量探索。这些研究与探索对教师正确、合理地使用部编教材有一定的帮助。

语文教学究竟要干什么?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都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阅读”和“写作”。我们认为,“学会读书,学会作文”既是语文学科必须达成的核心能力目标,又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的核心素养。部编教材紧紧抓住这两个核心,按主题组元,从语文的具体现象出发,以阅读与写作的操作流程和逻辑顺序编排,双线交织,整体推进,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引领性。语文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这两个角度读懂教材,挖掘资源,对于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准“学会读书”的角度

重视阅读是文选类教材的主要特点。部编教材继承了这一传统优势,并做出了很多新的尝试。

第一,部编教材仍然采用文选式,但是选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七年级上册新增篇目《动物笑谈》《穿井得一人》都极富儿童趣味;《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都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并能给他们带来生活感悟和人生启迪。

第二,部编教材仍然采用主题组元,但主题编排更加集中合理。如: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分别是亲近自然、体味亲情、学习成长、人生追求、人与动物、联想想象,六个主题呈现阶梯递进的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部编教材将文言文学习、古诗词学习及课外古诗词诵读都编入单元模块中,而且基本扣住单元主题,极大地提升了单元主题的集中度。教师利用这种编排优势,引导学生在同一主题下比较学习,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文学形式之美,能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潜移默化地掌握读书方法。

第三,部编教材强化课型意识,将单元课文按课型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类型。此前的课标版教材按照阅读方式将选文分为“精读”与“略读”,是按阅读方法分类。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按照课型分类更有利于教学实践。部编教材还为自读课文编排了旁批,并在课文旁大面积留白。这样编排既是示范性批注,又给学生随文批注留下了空间。此外,教读课课后练习是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而自读课只安排了阅读提示和读读写写。这种安排体现了两种课型的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的教学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教读课是“导法学法”,自读课是“知法用法”,两种课型之间是“导学”与“反刍”的关系。教师只有发现这种关系,建立清晰的课型意识,教学时才能做到既不张冠李戴,又不越俎代庖。

第四,部编教材注重阅读积累。教材通过勾连与拓展,巧妙地将课内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搭建了从“课内教读”到“课内自读”到“类文联读”到“名著导读”到“课外自读,读整本书”的清晰、科学的阅读阶梯。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课文采取多种策略,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一是积累读。第三单元《〈论语〉十二章》中,编者在“积累拓展”部分给学生举出“不耻下问”“当仁不让”“诲人不倦”“后生可畏”“温故知新”等从《论语》中演化的成语,并让学生课外搜集类似成语。二是拓展读。第五单元《动物笑谈》在“阅读提示”中明确提出,“课文是从《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节选的,课下不妨把这本书找来读一读”。三是比较读。第五单元《猫》在“积累拓展”部分明确提出,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与课文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的不同思想感情。类似的例子在部编教材中随处可见。四是名著导读。部编教材把名著导读直接编入单元主题学习中,如第三单元后面编排了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本单元的选文,学习这一篇后再读《朝花夕拾》,是课内学习的有效延伸与拓展,能达到“学一知类”的目的。第六单元的名著导读是《西游记》。这一单元的选文虽然没有《西游记》的篇章,但单元主题是“联想与想象”。编者让学生课外读《西游记》,有类文拓展的性质,同样可以达到学一知类、触类旁通的目的。五是自主阅读。部编教材在“名著导读”后增加了“自主阅读推荐”。“名著导读一”推荐的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名著导读二”推荐的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李汝珍的《镜花缘》。在这个阅读阶梯中,课内教读让学生学而得法,积累读让学生学有所获,自读批注让学生学而反刍,类文联读让学生学有所悟,拓展导读让学生闻一知十,“自主阅读推荐”是为学而不厌的学生准备的精神大餐。

对于这些匠心独运的设计,教师要绘制图谱,列出书单,明确每一项阅读活动的目标,知晓课时安排的轻重缓急,并分层指导,分类安排,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有效扩大其阅读面和阅读量。

第五,部编教材注重学法指导。教材将阅读方法指导散点穿插于各处,且自成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如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为朗读,第三、四、五单元为默读,第六单元为速读;下册第一、二单元为精读,第三单元为熟读精思,第四单元为略读,第五单元为比较读,第六单元为扫读。这些系统的阅读方法本身就有很强的学科价值,而且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单元提示中对这些读法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建议,在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中又有更加具体的指导与建议。

不仅如此,教材在名著导读中还辟出专门的“读书方法指导”。如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从标题上就提示了读法建议。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跳读、扫读等都有特定的方法和技巧,教材通过穿插、提点、批注等方式分别对其做了提示与讲解。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重视朗读课文”,接下来就给出了“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的音韵之美”的具体要求,然后在第一篇课文《春》的课后练习第5题中运用题注的方式对重音和停连进行了解释。这正是部编教材系列化、细致化和明确化的体现。教师如不细读,很容易浪费教材的使用价值。endprint

二、在整合与拓展中找到“学会写作”的路径

阅读与写作分编多年之后,人们逐渐看到了分编教材的弊端,所以人教版课标教材就开始尝试着添加写作指导的内容,而这次部编教材在写作指导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第一,阅读、写作双线交织,更加注重读写结合。部编教材在课标修订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对写作的重视,而且单元作文实践的设计与单元主题基本一致,体现了读写融合的思路。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自然”,单元作文实践第一题就安排学生写季节变化的片断,第二题又建议写“新的校园,新的环境”或者“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这两道写作实践题都属于环境描写的范畴,体现了“读什么就写什么”的理念。再比如:第五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指导中,编者先结合《猫》这篇选文谈一线贯穿和安排主次、详略的方法,接着以《鸟》为例谈开篇点出中心的方法,最后以《狼》为例谈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的方法。这种“跟课文学写作”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利用名作积累语料,习得章法。

第二,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匹配,更加注重生活价值。部编教材在单元主题安排上富有生活逻辑,在作文主题安排上尽量做到与时令合拍,体现出“过什么生活写什么作文”的思路。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实践第一题:“片段写作。9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到生活中去细致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这道写作实践题与时令完全合拍。第二单元写亲情故事,第三单元写熟悉的同学或者偶像,第四单元多事写一人,第五单元写“餐桌前的谈话”等,与学生的生活基本合拍。

第三,作文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更加注重序列化。这种序列化是部编教材所做出的大胆、有益的尝试,教师要真正读懂这个序列,用好这个序列。我们看看七年级上册的作文主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与想象”。从单个主题上,我们或许很难读出这个序列,但把这些主题结合起来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六个主题其实是按收集素材到用好素材,再到写得有特点、写得有思路、写得有中心的顺序安排的,而这个顺序就是作文成文的逻辑序列。部编教材在每个单元写作指导上也是有序列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指导:第一步是“放下畏难情绪”,第二步是“学会观察生活”,第三步是“选择有意义的素材”。这是符合作文学习规律的序列化指导。

第四,方法指导散点渗透在教材中,更加重视梯度特点。还是拿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来说。第1课《春》課后练习第3题:“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句?你还能发挥想象,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吗?”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后练习第5题:“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第3课《雨的四季》在“阅读提示”中提醒学生:“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第4题:“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这些练习题既是写作思维的训练,更是写作方法的指导。结合本单元主题写作来看,这些设计也是后面的作文任务的片段练习。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散点,并把它们连缀起来,形成自己的作文梯度训练教程。

第五,写作要求丰富多元,更加注重多体写作。以七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为例。第五单元第18课《鸟》要求学生仿照《猫》和《鸟》中描写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的方法,为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其实是“绘画写生式”写作;第20课《狼》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充实内容,增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其实是“五官刻画式”写作;第六单元第21课《皇帝的新装》要求学生尝试着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其实是剧本创作;第22课《诗两首》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其实是诗歌创作;第24课《寓言四则》要求学生重新设计某一则寓言的情节,赋予其新的寓意,其实是寓言创作。从这些不同的练笔要求可以看出,部编教材丰富了写作体裁,将剧本、诗歌、寓言等纳入了学生学习的范畴。此外,部编教材还对写作技巧作了详细的、梯度的规划。如第五、六单元的作文技法要求是:抓住某个动物的特征进行素描写作;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大胆在原作的基础上改编,可以颠覆原作进行再创作。技法要求的梯度显而易见。

总的来说,部编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两个方面下足了工夫,且十分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师如果能在认真研读的基础上破解教材的编写“密码”,并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达成编者意图,实现课程目标,语文教学或许能进入一方新天地。

(作者单位: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部编课型名著
例谈部编高中教材基于价值观立意的确定方法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浅谈部编历史教科书中插图的选取和使用
大还是小?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国家认同元素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