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梳理切实规划

2017-11-30毕文学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案教材作文

“毕文学名师工作室”是恩施市名师工作室,由19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中有特级教师2人,湖北名师1人,恩施名师3人。工作室以“凝聚团队、引领课改、研发课程、服务教学”为宗旨,致力于初中写作教学设计行动研究和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工作室主持人毕文学是特级教师,恩施州语文中考命题库专家组成员,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参与编写教材、教参4部。

写作课难教是很多教师的切身体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中没有系统的作文知识,且课标明确规定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知识讲授,因而教师不知道每节课究竟教什么;二是教师缺乏教学方法,不知道怎样教。部编本针对这两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强调一课一得,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等。教师充分了解编者意图和教材编写体系,并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能解决现有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系统梳理教材内容

七至九年级教材中,每册安排了6个单元写作训练点,6册计36个训练点。其中,七年级上册包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发挥联想和想象6个训练点;七年级下册包括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6个训练点;八年级上册包括新闻写作、学写传记、学习描写景物、语言要连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表达得体6个训练点;八年级下册包括学习仿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学写读后感、撰写演讲稿、学写游记、学写故事6个训练点;九年级上册包括独立创作、表达观点要清楚、议论要言之有据、学习缩写、论证要合理、学习改写6个训练点;九年级下册包括论述要集中、注意审题立意、讲究布局谋篇、勤于修改润色、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力求有创意6个训练点。

认真比对这些训练点,我们可以看出,36个训练点体现、涵盖并细化了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七至九年级阶段写作课程的全部目标和内容。其中,七年级是基础写作能力训练,侧重记叙性文体的写作;八年级是专项写作实践训练,侧重实用性文体的写作;九年级是写作能力提升训练,侧重议论性文体的写作和备考综合训练。各单元之间、学期之间、学年之间的写作训练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遵循了“基础—专项—综合”“习惯—能力—意识”的螺旋式上升分布规律,彰显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教学“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目标。

每一个训练点都包括“导写”和“写作实践”两部分。导写部分或围绕写作点作一些热身准备,或提示学生写作时应注意的地方,主要是针对训练点所作的简要通俗的讲解。例如: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这一写作训练点,导写部分先讲了中心是什么,要求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其中心;然后简单讲了围绕中心写作应如何选择、安排材料,组织文字,并以课文《猫》为例进行说明;最后一小段结合这个单元的课文介绍了具体的方法技巧。写作实践部分包括内容各异的3次写作实践活动,每次活动都围绕“写什么”和“怎么写”对素材选取和写作思路做出简明扼要的提示。三次写作实践活动之间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梯度和层次。其中,实践一为各种形式的片段写作实践活动,实践二、三为篇章综合写作实践,供选做。这种思路贯穿于整套教材的写作训练之中。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些读写结合的阅读随笔写作练习。其中,七年级上册有仿写、改写等片段或篇章练习10次(仿写家乡冬天的风景片段;仿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描写一处景物;记录“种树人”的事迹;仿写一个动物“素描”;将《狼》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课本剧;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将旧寓言改写成一篇新寓言;写读书报告;创作一个取经路上的新故事),七年级下册有改写、修改、阅读笔记、读书报告等练习7次(转换人称改写《最后一课》片段;从语言简洁的角度修改自己的作文;《伟大的悲剧》阅读笔记;写读书报告;写几则《海底两万里》航海日记;写一封信介绍尼摩船长其人;写一篇“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简介),八年级上册有仿写、改写、读书报告等练习5次(学象征写片段;介绍曾经游览过的一座公园或建筑;仿写小动物;情景片段写作;写读书报告)。

上述两大训练板块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阅读随笔训练板块属于读写积累训练,主要解决“写什么”“用什么写(素材、语言、方法)”的问题;单元写作训练板块属于规范作文训练,主要解决“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问题。前者着眼于作准备、打基础、成习惯,后者着眼于明规范、练技能、提水平;前者是“放”,后者是“收”。两大板块穿插安排,体现了“实践中写作、模仿着写作、点拨着写作、选择性写作”的特点和以随文学习为主又有年级侧重的作文教学思路。

二、着力抓好校本实施

部编教材作文教学的编写思路和编排体系是十分清晰的,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地把握这种思路,不能很好地利用这种体系,编者的意图就难以在教学中实现。因此,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利用教材解决当前作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当前极其现实而又重要的工作,也是我們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梳理的目的。

1.集体备课,分学期精心设计

由于部编教材的作文编排体系与编写思路与以往的教材区别很大,所以要求教师独立研读教材并设计出系列导学案有一定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法是组织集体备课,因为集体备课既可以集众人智慧,让最终形成的导学案趋于完美,又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

集体备课可以这样组织:开学初,备课组组织全体教师通读教材,探究编者意图,明确写作课程目标和内容;接着,集体讨论确定学期写作训练目标和内容要点以及写作实践题目处理与教学进度安排,并整理形成学期写作教学训练计划;然后,分工独立完成一份或几份导学案的编写任务;最后,集体讨论修改个人编写的导学案,形成定稿。其中,集体讨论后整理形成的写作教学训练计划,主要包括训练目标与训练要点、训练题目与进度安排两部分内容;教师独立设计的每个单元的写作导学案包括写前指导导学案和写后评改导学案两部分内容。写前指导导学案主要包括训练主题、学练目标、题目呈现、写前热身、例文引路、写作文格6个部分;写后评改导学案主要包括评改主题、评改细则、“典例”共评、交换批改(小组互评)、自我评改、反思重写、发表共享7个部分。与之配套的,还有写作指导课件。endprint

2.读写结合,分单元整体推进

部编教材阅读部分按照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体例编写,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写作教材的编写也贯穿了随文学习写作、读写结合的特点。因此,在实施写作课程,尤其是单元写作教学时,宜采用读写结合策略,分单元、分板块、分层次地整体推进。

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时,就适合采用读写结合、前后勾连的策略,具体落实抓住细节写人、描景、叙事、写场面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落实熟读精思的阅读教学要求外,还要联系“抓住细节”这个写作训练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等人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细节的写作技法,为单元写作教学作准备。在实施单元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结合本单元或以前学过的课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抓住细节”的方法;接着让学生阅读、修改自己前两个单元写的作文,看是否做到了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然后选择第二题“《 的那一刻》”或第三题“《照片里的故事》”写一篇作文,写的时候注意抓住细节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或场面,如果写第三题,还可以回顾一下七年级上册学过的“学会记事”,巩固强化“叙事条理清楚,添加细节”的要求;最后对照单元写作指导中提出的“真实、典型、生动”的标准进行评改反思。

这样教学,读中有写,写中有读,把每一个单元都当作一个读写结合教学的整体。如此循序渐进地完成三年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写作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写作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3.一课一得,据学情分层落实

部编本写作部分的编写,始终贯穿着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引领实践的思想。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住这个特点,做到依据学情,主攻课堂,一课一得,而不要面面俱到。

依据学情方面,教师要准确把握班级学生知识的起点,在其最近发展区着力。比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人要抓住特点”时,教师依据学生描写人物时形象模糊的学情,将学习内容确定为“学会精当描写人物”,并在这个主题下设计了“抓住人物特点用词、选取情境角度写句、学技法细描摹写段、凝字句炼表达修改”四个环节,同时将四个环节细化为四个任务(任务一:写词——写2~3个词语,明确人物特点;任务二:写句——选取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情境和角度写一个句子,體现人物特点;任务三:写段——恰当运用本课所学的捕捉典型特征、铺陈巧设悬念、合用多种描写和妙用修饰修辞等技法,在原句基础上细细描摹;任务四:修改——用红笔在原句上删、改、换,学会凝练表达),以“人物特点”为最高点,将课堂结构设计成一级一级向上攀登的金字塔结构。最终,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主攻课堂方面,教师要做到优化过程,向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同时要注重分层落实教学目标。具体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课型:(1)读写结合随堂练笔课。这类课型根据阅读教学的进程来确定,强调一课一练。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联系文本写作亮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指导,如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开展片段写作,利用课文资源进行改写、续写、扩写、缩写、仿写等。(2)单元写作学练评改课。具体包括写前指导课(1课时)、写中训练课(1课时)、写后评改课(1课时)三种类型。3课时序列训练,每两周一次。教师要依据教材要求和学情特点精心准备每一次教学,切实做到写前指导启思,写中独立运思,写后互评反思,让学生在系列的学练评改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3)课外练笔交流评点课。课外练笔包括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生活随笔等。这些训练虽然是在课外完成的,但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时间指导学生交流、评点,帮助其感悟生活、积累素材。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每两周安排1课时的时间,集中引导学生交流。

一课一得方面,教师要摒弃面面俱到的思想,坚持做到每一次训练只重点突破一个训练点。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记事”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可讲的点很多,但教材只选择了要把事情写清楚写明白和写出感情两个点。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通过这次训练把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而不要刻意延伸出更多要求。

(此文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立项子课题“写作教学设计行动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恩施市龙凤镇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案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