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学科素养建构智慧育人微课程

2017-11-30黎亚琴刘南雁钟美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文言文学科

黎亚琴 刘南雁 钟美玲

在教学语文时,教师必须秉持大语文观,方能真正关注人的素养提升与全面发展。

基于此,神龙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研究小组以接地气的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开发和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启智慧育人微课程建构之路,夯实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把握两个抓手

1.以学科素养微课程延展国家课程

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的开发,紧紧围绕“国家课程的补充”这一点,从学生立场出发,通过主题式的小微课程研究,形成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

一年级童诗,重在激发想象;二年级绘本,带动学生读写兴趣;三年级民国老课本,促进凝练表达;四年级唐代文人,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五年级浅显文言文,立足于“趣”,为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开一扇窗。我们期待通过序列化的微课程,增加学生的语言积淀和文化底蕴,让不同年段的学生在与不同类型文本的对话中拓宽视野、亲近语文,并引领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微课程中发展思维,丰厚积淀。

2.以“钩沉”空中课堂丰实人文底蕴

神龙小学“适性教育”的价值引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注重培养 “身心健美、个性灵动”的未来人,而经典课文、文学作品、传统文化中无声透露的审美理念、做人道理、文学底蕴,与“适性教育”理念相契合。

正因如此,语文学科素养研究小组的教师依据语文教研工作的重点,提炼了语文学科素养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词——朗读、积累,以校内一批普通话一级乙等、湖北省普通话测试员为主体的语文教师团队,组建“钩沉”空中课堂,尝试以广泛的语言文字材料影响学生,益其心智、怡其性情、滋养人生。

二、做实两个领域

1.微课程开发,夯基务“实”

在充分考虑各类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各年级微课程的主题。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稍弱,但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我们引领学生在童诗欣赏过程中放飞想象,兴致勃勃地尝试童诗创作。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欣赏绘本,运用猜想式、递进式方法,观察、描述、理解画面,发现前后联系,对因果关系作出判断分析,并进行想象与补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三年级语文开始有习作要求,但学生初接触写话,在思维和语言组织上难免无序,我们将民国老课文中贴近学生日常的小文章纳入微课程。这些半文半白的短文最多四五句话,内容浅显、条理清楚而又充满童趣。学生在诵读中形成语感,在句意理解中发展思维,在梳理文章及了解方法中学会精炼、有序表达,初步有了布局谋篇的概念。四年级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思维的触角也伸得更远。“唐代文人”微课程,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盛世。在此过程中,学生走进了历史、品鉴了古诗。五年级关于“浅显文言文”的设置,既是考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为学生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

各年级教学各有侧重,教师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真挚的情感牵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素养微课程,去发现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首先,反复诵读,充分接触文本,内化语言,主动积累。其次,重视理解,发展思维。教师们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先激趣,再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猜想,从而更好地领悟作品的主旨及魅力。最后,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语言建构和运用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办法给予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在语言活动中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让学生能积极建构自己的语言。同时,给学生留出一点时间,让他们尝试运用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完成由读到写的迁移。

2.“钩沉”空中课堂,名副其“实”

神龙小学一群有情怀的语文教师悉心创建了“钩沉”空中课堂,筛选经典的现当代诗歌、唐诗宋词、美文经典、文言文等,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感情与描述具象化呈现给学生。

筹备阶段,研究小组的教师确定方向、搭建框架,精心准备各栏目的内容,自行设计脚本拍摄宣传短片,面向全校师生、社会人士广泛宣传,并招募优秀作品。

正式运行后,每周栏目更新,从不间断。清晨,当孩子们迈进校园,或整理书包交作业,或拿起扫帚清扫卫生区,空中课堂的前奏响起,潜移默化的浸润也就开始了。在校,每天清晨8:10-8:20,通过校园广播播放音频;在家,每天下午,“钩沉”空中课堂的公众号同步更新,学生们可在睡前播放温习——每周一至周五,实实在在,从不间断。

空中课堂开播一个月后,研究小组集中研讨,对开播两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探讨朗读的技巧、公众号的制作、朗诵作品的筛选等,同时根据家长、学生投稿增多的情况,确立“朗读者”多元化的方向。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朗读者及其作品,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认可。

三、收获四项效能

1.提升学生能力

灵动、活泼的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开发与实施,着力“大语文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学生们在接触和深入了解教师补充的各类小微优质课程时,没有压力,只有乐趣,因而能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2.积淀教师素养

在语文学科微课程开发及实施中,每位教师都是开发者与实践者。一到五年级全线贯通、主题各不相同,主题浸润式的研究分别指向思维拓展、写话训练、文言文奠基、文学常识延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結合课程大纲教材,以自身的文学底蕴作为支撑,才能做实研究。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能主动积淀、变“学校要我读”为“为了上好这门有意思的微课,我得自己读”,线上线下多方汲取知识,完成自主式的教师培训;其次,通过备课组内共同研讨、聚力打磨,在课程开发和课堂具体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形成诵读资源库

本着“教师也是教学资源,让优秀教学资源最大化”的理念,这批普通话一乙的教师在“钩沉”空中课堂每周四的固定栏目——“我们的课文”中,选取当前学生正在学习的课文,让校园传遍熟悉的课文内容,也留下了更好的诵读资源库。对于普通话水平不足或不擅长朗读的语文教师而言,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教学工作,插入课件即可,取之则用,方便快捷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朗读熏染。

4.带动书香满校园

经典诗文以其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每天清晨,师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诵读,学生在行走中、劳动中,以及每晚睡前在家人的陪伴中享受母语之美,从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促进亲子阅读。

课程是学生培养方案的具体体现。为着学生素养提升的目标,神龙小学集结教师的智慧,以语文学科为先导,主动寻求创新,积极开发、有效实施学科素养课程,适性育人,智慧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文言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空中课堂”解忧烦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依附空中课堂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