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

2017-11-29戴修远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城乡规划经济发展

戴修远

摘 要:土地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当前土地资源,实现更好城乡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当下相关部门研究重点。近些年我国城乡建设已然取得了巨大突破,但用地形势却日趋严重。本文就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阐述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乡规划 土地资源 经济发展

引 言

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为依托,城乡规划与发展与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密不可分。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财产,相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城建部门应当就政府中长期未来设计以及工作部署,切实落实相关职能,依法办事,促进地区经济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1.重视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之间影响关系

全局性以及战略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土地问题需要考量的关键,同时土地问题也关系到当地民生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就土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宽,未来我国人口数量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这也对土地利用以及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03年以来,我国相继颁布了《土地管理办法》、《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等诸多法律法规文件,对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办法等提出了实质性的要求。

城乡规划建设问题,不但与当地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和有效土地利用之间也存在一定互相影响。作为当地一段时期内的城镇发展蓝图,城乡规划是未来各项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主要依据。城乡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是点和面、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而地区的发展势必要面对土地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相关问题。应当对当前存在的违规以及违法建筑进行深刻分析,对潜在腐败行为进行深度剖析与处理,对执法人员以及执法不严等行为进行监督,对于基层干部人员滥用私权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各级部门应当牢牢把握战略发展大局,充分肯定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

2.科学规划,构建充足建设空间

基于科学发展角度,用科学发展理念领导当地土地利用与相关事业的标准化发展。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是城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是对用地总量结构进行有效布局的重要措施,也是对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务必做好乡村地区与集镇至今的土地规划工作,制定村庄整治专项规划条例,从而有效促进当地土地管理模式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性。

2.1注重对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性

对于各项同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项目均应当与总体规划相配合,对于土地建设规模等应当与总体规划安排相协调,对于年度土地利用务必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内。对于不符合规划的相关安排,应当及时进行调增,对用地规模进行有效核减。

2.2注重对基础产业以及设施的规划使用

应当依据科学布局、可持续性发展,严格控制时序原则,提高当地交通、水利以及能源等基础建设,并将其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切忌盲目的规划建设以及过于超前发展造成土地资源的重复利用与浪费。

2.3严格把控土地使用标准

应当对各个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建立完善的框架体系,重视对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公益性事业用地标准规划。秉持节约以及集约的土地利用原则,在实现当下功能以及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对各个工程项目以及用地标准等进行重新审核。对于实际用地情况与土地使用标准以及设计规范相违背的项目,应当对其进行及时修改更正。

2.4科学利用土地资源

基于科学的土地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对其是用效率,从而规避土地供需之间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对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鼓励与推动,提高当前现有耕地的产量,确保实现粮食稳定供应;而另外一边则应当基于科学规划理念,通过严格执法等措施,改善当前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严禁占大建小、占多建少以及只占不建等情况发生。

3.加强对土地整治与管理

提高对土地定期管理整治,应当定期度违法占地、违规违建等行为进行全面的整顿处理,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相关工作。对于违法占地以及违规建筑等进行严厉打击。可以基于以下措施执行:

首先应当对违规违法建筑等做出责令停止建设通知,相关建设单位以及施工部门自接到相关通知后立即停止建设工作。对于依然坚持建设的工程项目,当地城乡管理规划部门应当对其为其供水以及供电部门进行通告停电以及停水处理。相关单位接到通知后,随机依法对其采取针对性措施。

其次,对于违反相关规划设计,超出规划范畴擅自改变规划条件等一类的工程项目以及未有取得工程规划许可或者未依据规划许可相关规定取得许可证的,针对未有取得工程竣工许可或者未依据建设工程竣工许可规定,而办理权属登记的工程项目。应当要求其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对于项目直接负责人以及其它间接责任人等,给予严格处分。

此外,针对城镇规划范围内,建设单位以及个人未有取得相关工程建设许可证或者未依据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应当责令其停止建设,并限期内进行整改。对于不理会以及逾期未整改、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的,则应当要求其限期拆除,对于无法有效拆除的则可以对事物进行没收或者对违法收入进行没收。

最后,对于责令整改或者限期整改通知已经接到的单位,当事人如若为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依旧坚持建设、逾期也未拆除的应当通知相关部门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查封、对现场进行强制拆除。而由于拆除等造成的相关费用,均有违法当事人承担。针对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从而强有力的维护城乡规划建设的严肃性。

4.牢记方针,规范土地管理

秉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高效利用以及节约集约”的原则,对土地管理进行严格规范,积极主动服务,从而构建科学发展机制。就“保、控、严、硬”四字方针,紧抓土地规范管理。

“保”即确保土地供应,基于有效措施提高审批端效率,对现有配置进行合理优化。对于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应当进行科学分析与管理规划,确保工程用地需求。对于当地优势产业以及支柱性产业、具有发展前景的未来产业应当给予一定优先权。对于未利用以及废弃的土地则应当加强对其统筹规划,进而充分挖掘土地潜在价值,提高土地供应力度。而“控”则主要归纳为在审核方面的管控。依据节约以及集约的用地原则,有效抑制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资源型项目,对于产能过剩以及项目水平较低项目进行严格审批,而对于闲置用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则应当进行大力开发,盘活现有土地存量,继而提高利用率。“严”则应当其实坚守农业用地底线,确保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在实际总量上不能减少,务必做到总量不能减少、用途不能改变以及质量不能降低标准。切实落实耕地目标保护机制,明确保护责任以及相关工作重点,极力促成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联合、共同管理的责任体制。以土地治理与城乡规划建设增减挂钩为基础,提高农田高效建设,持续增加耕地量,提高农业用地质量。“硬”则是对执法检查以及违规违纪形成惩罚要严厉、强硬。对于借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违规行为以及在拆迁安置中侵犯农民利益等行为,应当以强硬的态度对其进行处罚,相关惩罚措施必须执行到位。始终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及违法必究”的执法原则,对于侵害他人利益,必须追究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进而尽可能的遏制违法以及犯罪等情况发生。除此之外,还应当截止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渠道对典型的违法案例进行曝光,并对其进行严厉处罚。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应当及时举报,及时受理,依法办理,该拆除的违建行为坚决拆除,对于该处罚的人员严肃处罚,从而达到依法治理的效果。遏制违法用地以及违规建设等情况发生。

加强土地治理,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相辅助。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部门框架体系,对于现有以及未来潜在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明确,从而以强硬的处罚态度以及惩罚力度对已然形成的违规行为以及潜在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震慑。在执法过程中,相关人员务必依据法律法规相关条例,依照法律程序進行。对于拒不配合等行为,可以采取必要措施使其配合,继而确保法律的威严,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力度。

5.结束语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新一轮的较快增长,同时带来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随着城乡规划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土地资源需求也越来越高,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就城乡规划建设以及土地管理两个方面,探讨相关工作要点。就统筹规划角度,提高当前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基于有限的土地资源,引进具有发展意义的工程项目,实现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谋求更多的发展契机与财富收入。

参考文献

[1] 韩秀芳. 浅谈城镇建设与土地规划[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5(28):26-26.

[2] 刘其龙. 浅谈规划与建设[J]. 上海土地, 2002(3):39-40.

[3] 余兵, 丁中军. 浅谈城镇规划导向下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3):226-226.

[4] 万丽. 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土地管理[J]. 大江周刊:论坛, 2012(11):23-23.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城乡规划经济发展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试述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的内核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浅谈村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