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视域下校园欺凌现象的问题探析与破解对策

2017-11-28蒋嘉喆李鹏程施琴叶

青年时代 2017年30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中小学家庭教育

蒋嘉喆+李鹏程+施琴叶

摘 要:当今,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其不仅伤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本文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探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表现在家庭教育不符合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效应”不足、教育方式与经典儒家思想的偏差;提出家庭教育视域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通过“家庭治疗模式”打造“家庭磁场”,通过“第四媒体”打造“信息高速路”,通过“行为主义”打造“良好榜样”教育模式,通过汲取文化經典打造新型教育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校园欺凌;中小学

一、校园欺凌现状和家庭教育的所处地位或作用缺失

近年来,随着社交软件的普及与媒体的不断报道,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2016年全年的校园欺凌和暴力发生率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为86.4%,国外为62.8%。校园欺凌不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它作为攻击性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中小学生的生活中时有出现,且一度引发社会公众热议。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老师只重视知识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安全教育、身心发展。正是由于不正确的对待方式,导致“校园欺凌”的现象只增不减。因此,从家庭教育视角下看待和分析校园欺凌现象存在极大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两种方式我们了解到,校园欺凌现状严峻,问卷显示,21.28%的学生认为校园欺凌现象在身边发生的多,一周高达一次;37.47%的学生认为身边校园欺凌现象不是很多,平均每个月一次;41.25%的学生认为校园欺凌现象在身边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在孩子的身边有高达58.75%的校园欺凌现在正在发生。据调查,多数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匮乏,家长可能存在对孩子学习成绩关注过多,忽视了孩子的校园生活环境和同伴交往的问题。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家长对校园欺凌问题有一定了解,但仍对孩子生活的环境缺乏了解,殊不知,“校园欺凌很遥远”这种观念在无形之中纵容了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发生。因此,就校园欺凌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针对“欺凌概念模糊,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家长、学生、教师的不正确对待”“家长的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提出可行的意见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6地1 143个家庭以及11所中小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可见,当前的校园欺凌现状不容乐观。笔者选取了家长卷和学生卷中的典型问题,结合问卷和访谈分析,从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教育方式3个方面,对校园欺凌所包含的问题进行阐述。

(一)家庭教育不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我组研究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勤奋对自卑”阶段。该阶段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而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如果此时同伴嘲笑、冷漠,会给孩子心理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使其陷入自卑危机。

问卷显示,“如果孩子在团体活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您会怎么做?”这一问题,60.4%的家长选择“感觉不太好,会比较生气、失落”,这说明,多数家长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的自卑心理,不仅体现在学习、工作中,还可能体现在平时的人际交往等方面。

(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效应”不足

问卷显示,只有28.02%的学生被欺负了会告诉家长。针对这两类学生,问卷交叉分析了其他题目,在不告诉家长的这一群体中,87.6%的学生不告诉家长是因为“说了之后爸妈反而会责怪自己没用”。期望效应中包含了自我应验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如果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很没用,在语言中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了这层意思,那么孩子的内心也会潜移默化地对自己有这样的看法。但如果家长不断地告诉孩子“你是很棒的”等,会让孩子更有信心、更好地处理事务,可能他原本并没有那么优秀,但因为这种“期望”,使他变得更优秀。

(三)教育方式与经典儒家思想的偏差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胜于言教”是金句良言。问卷分析显示,16.68%的学生认为犯错时父母会动手打,32.87%的学生认为犯错时父母会责骂,49.30%的学生认为犯错时父母会平和地教育、无打骂,1.15%的学生认为犯错时父母会无视。从以上数据我们大概得知,打、骂这两种教育孩子的途径在普通家庭中存在的频率不低,打骂并不是教育孩子良好的方式。孩子的行为都是无意中模仿家长的,因此,家长这一角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重大的作用。而面对教育孩子,打骂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让孩子模仿家长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良好的教育方式能令孩子受益无限。

三、家庭教育视域下校园欺凌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通过“家庭治疗模式”打造“家庭磁场”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单位,焦点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和沟通问题的交流模式。在此模式下,我组提出,通过观察和改变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促进家庭在平等、对称的互动模式中,而非对立的、强弱行为中交流。比如,采用循环提问搜集家庭的信息,促进家庭成员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增进互相了解。用未来取向的解释,启发家庭构想未来的计划,破除僵化的家庭游戏,迫使家庭成员发明更有弹性的相处方式。在这一合理的家庭沟通模式下,强化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改善家长一味地关注子女学习成绩,而忽视其身心发展的局面。同时,在良好的氛围之下,家庭成员之间产生了良好了共鸣,形成了家庭磁场,进行了更好的活动。

(二)通过“第四媒体”打造“信息高速路”

一些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很多话题上与父母的沟通很少,只偶尔地与母亲讨论一下学校里的情况,闲暇时间是如何度过的、喜欢的朋友等。及时发现问题、沟通问题是治理校园欺凌的关键。当今信息化发展,给人类处理各种问题都制造了良好的机遇。第四媒体,即网络媒体,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并与传统大众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发展非常迅速。利用第四媒体,创设一款家校合作的软件,是及时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良好途径。endprint

此软件可让孩子匿名发言,旨在让孩子说出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非常困扰又不敢说出来的问题。孩子可以在平台上发言,也可以匿名私信自己的老师,让他们帮助自己。同时,教师在软件上定期发布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携手家庭教育,让家长明白如何可以更好地培育孩子,使其在亲子沟通时,端正教育理念,学习沟通方法和技巧,充分尊重孩子,自由开放交流互动,促进亲子沟通。对于该平台,同样有专门教师进行信息管理工作,以免一些不良之士乘虚而入,发表攻击性言论。

(三)通过“行为主义”打造“良好榜样”教育模式

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依据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指出,榜样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许多行为,只要通过观察就可以习得。而观察到的行为基于情境的不合适、没有引起行为的刺激等,都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不良行为的遏制,只能做好榜样示范作用。而与孩子接触最多的,自然是家长。捷克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曾指出:榜样“是指活生生的榜样。事实上,活生生的榜样更重要”。显然,孩子从小就和家长接触,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父母要利用好这一“榜样”的作用,给孩子带来良好的示范。如,父母间尽量做到和睦友爱,不争吵不打架,平时也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孩子,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可以用武力解决。

(四)通过汲取文化经典打造新型教育方法

文化的存在必定是有意义的。比如,古中国风靡一时的“儒家思想”,它指出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都是極好的思想。虽然当时这些思想的提出是为了规范老师的言行,而今同样可以推广到家庭。不同的小孩适应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对于孩子的哭闹行为,家长的做法因人而异。根据对家长和孩子的访谈,再结合西方“行为主义”的教育手段,笔者分析得出:如果是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采取“消退”的方法,对孩子的苦恼置之不理。因为性格外向的孩子通常心态也比较好,不会因为家长一时的置之不理而出现问题。但若是内向的孩子,最好不要采取“消退”等冷处理方式。因为“任她哭不管她”这种教育方式,有可能导致孩子封闭自己,不愿与父母交流,出现心理问题,容易引发校园欺凌。家长应把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严肃地面对孩子的哭闹行为,跟孩子好好讲道理,也不应轻易打孩子,即使下手不会很重。

四、结语

校园欺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引发了社会公众的热议。在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中,必须把握家庭教育这重要一环。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教育中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是出现欺凌者、被欺凌者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素养、家庭教育方式等,对学生性格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学生远离校园欺凌,不良的家庭教育,易导致子女成为欺凌者或被欺凌者,身心健康受损。本次研究通过搜集资料、发放问卷、访谈实录、整理分析等手段,直击校园欺凌痛点,旨在引导社会正式校园欺凌现象,紧紧抓住校园欺凌问题发生的根源,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提高家庭教育现有水平,将校园欺凌现象扼杀在摇篮里。总之,应拿起“家庭教育之剑”,去除“校园欺凌之患”,让孩子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王声渭.直面青少年暴力对校园暴力说“不”[J].中国学校卫生,2015(10):1444—1446.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中小学家庭教育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