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2017-11-28叶建林黄军莲罗晓苑

河北中医 2017年10期
关键词:平喘艾灸支气管炎

叶建林 黄军莲 罗晓苑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德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2)

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叶建林 黄军莲 罗晓苑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德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2)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和穴位贴敷治疗,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lt;0.05)。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Plt;0.05);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lt;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哮喘;支气管炎;中医儿科疾病;艾条灸;穴位贴敷法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导致患儿出现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及喘憋等症状,甚至出现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可能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1-2]。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止咳、平喘等药物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但容易造成疾病反复缠绵难愈,如何提高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3-4]。2016-02—2017-02,我们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50例,并与常规疗法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100例均为我院德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治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4岁,平均(2.15±0.65)岁;病程3~30 d,平均(18.32±4.88) d。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4岁,平均(1.89±0.78)岁;病程5~30 d,平均(19.47±4.21) 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及《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6]中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①年龄0~6岁;②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喉间痰鸣,且监护人治疗依从性较高;③监护人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 ①伴有血液、免疫系统、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②有艾灸、穴位敷贴治疗史;③中途退出治疗者,或并发严重不良反应而难以继续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抗炎、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93)5 mg/(kg·d)+氨茶碱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697)4 mg/(kg·d),两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保持清淡饮食。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穴位贴敷治疗。①艾灸。选穴(双侧穴位均取双侧):定喘、足三里、肺俞、心俞、肾俞、大椎、膻中、太溪。点燃艾条分别对上述穴位进行局部艾灸1~2 min以气血开通经络,而后再分别施以回旋灸、雀啄灸,每次15 min,艾灸时需要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适当调节施灸时间及距离,避免烫伤小儿皮肤,每2 d艾灸1次,连续治疗4周。②穴位贴敷。贴敷药物组成:桂枝、麻黄、半夏、白芍、干姜、芥子、甘草等。将药物研磨成细末,用姜汁调制成药饼,每日用量10 g左右。选取双侧肺俞、心俞及膈俞穴,将药物直接贴敷于以上穴位,每次贴2~4 h,但应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适当调节时间,贴敷时保证皮肤干燥。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4.1 哮喘症状评分 于治疗前后1 d分别对患儿哮喘症状进行评分,根据症状轻、中、重分别计1、2、3分,分日间、夜间症状记录。

1.4.2 不良反应 观察记录患儿治疗期间发生腹泻、食欲下降、局部皮肤发泡及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呼吸等)基本好转或完

全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lt;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lt;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lt;0.05)。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由表3可见,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或细菌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咳嗽、喘憋等症状常反复发作,长此以往而降低呼吸道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缠绵难愈[6]。本研究中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给予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治疗,其中氢化可的松与氨茶碱合用能有效抑制气管局部炎症反应而改善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管腺体分泌,使支气管扩张,从而缓解喘憋、咳嗽症状,还能使气管平滑肌松弛而达到平喘作用[7-8]。但西药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各种毒副作用,使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缠绵难愈,而中医药在哮喘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中医学认为,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属“哮喘”范畴,主要因为小儿肺、脾、肾三脏体禀不足,肺气娇嫩,痰饮留伏,容易受外邪侵袭,侵入肺系而致痰热蕴阻,深入肺及气管而致肺热叶举,气使痰升,痰而阻气,而致肺气不畅、津液不足、肺燥,从而致痰饮、气道受阻,气机升降障碍,则产生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邪气久而久之化热化火而损耗肺部津液,使津液化为痰,使气道受阻,进一步消弱肺功能,从而使患儿咳嗽无力,气道被痰闭阻,出现憋喘[9-10]。因此,治疗原则以祛痰益肺为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药物疗法中的膏药疗法,贴敷方中桂枝、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芥子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干姜具有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通过姜汁调制,达到清利化痰、宣肺泄邪、平喘止咳的功效;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白芍具有镇静、镇痛、解痉而达到镇咳、平喘的功效[11-12]。哮喘是肺脏的主要病变,肺俞穴是肺脏经气输注之处,临近肺脏,与肺有直接内外相应的关系,能调节肺脏经气,故能治疗哮喘病;膈俞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尤其能够调整两侧呼吸功能的平衡;心俞散发机体之热。将药物贴敷于肺俞、心俞及膈俞等穴位上,能宣发阳气,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相关穴位经络,再通过血气运输传到机体内,增强组织代谢能力,改善组织血液循环,豁痰降逆,疏风宣肺,利气散结,泻肺镇咳,化痰定喘,清热肃肺,从而达到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目的。有研究显示,药物穴位贴敷能通过对穴位刺激而增强机体功能,能激发大脑皮层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13]。艾灸可通过药物与热相结合而能通经络、理气血、温热散寒、健脾、补肺、化痰平喘,其中艾灸足三里健脾胃、补气血,使机体强壮,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肺之外邪、舒缓支气管痉挛和清除肺部炎症因子的功效;定喘平定喘逆,缓解咳嗽、哮喘症状;肺俞、心俞、肾俞助肺化痰;大椎穴平定喘逆,止咳、平喘;膻中穴在临床上常用于咳嗽、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等呼吸系统病症,有调理人体全身气机之功效;太溪滋阴、清虚热,能治疗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改善肺功能[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日间、夜间哮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抗炎、解痉、平喘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贴敷能更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说明艾灸和穴位贴敷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和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Brooks K,Caruthers RL,Schumacher KR,et al.Pharmacotherapy Challenges of Fontan-Associated Plastic Bronchitis:A Rare Pediatric Disease[J].Pharmacotherapy,2013,33(9):922-934.

[2] Bérubé D,Djandji M,Sampalis JS,et al.Effectiveness of montelukast administered as monotherap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inhaled corticosteroid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uncontrolled asthma: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llergy Asthma Clin Immunol,2014,10(1):21.

[3] 乔卓妮.氨溴索佐治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13):54-55.

[4] 张悦.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07-108.

[5] 哮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145.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3):167-181.

[7] 冯晓英,刘建红,吴民,等.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3,8(1):98-99.

[8] 周君慧,赵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外治疗法[J].吉林中医药,2013,33(8):783-785.

[9] 李宁.穴位贴敷冬病夏治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150例[J].江西中医药,2017,48(8):54-55.

[10] 张凡,李陈,谢红.哮喘灵颗粒剂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12):64-66.

[11] 张亦群,张皓.清肺化痰方对哮喘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6):49-50.

[12] 周光谋.麻杏射干汤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167.

[13] 方俊梅,郭伟,蒋向红.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9):1634-1636.

[14] 偶鹰飞,李艳慧.天灸疗法治疗非急性期虚证哮喘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47-50.

[15] 冯奕超.中药配合艾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24-25.

2017-06-06)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7.10.030

※ 项目来源: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620328)

叶建林(1970—),男,主治医师,学士。从事社区中医临床工作。

R725.622.1;R256.12;R245.99

A

1002-2619(2017)10-1559-03

猜你喜欢

平喘艾灸支气管炎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夏天怎么做艾灸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千年古方三拗汤,止咳、化痰、平喘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地龙生姜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