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汉语拼音教学难点的化解

2017-11-27黄先政郭俊奇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低段汉语拼音拼音

黄先政+郭俊奇

文字改革的先驱卢戆章指出,汉字实行拼音化后,“凡字无师能自读”。汉语拼音作为识字的组成要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帮助儿童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连接儿童阅读和认识的纽带[1]。小学低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必须给学生奠定扎实的拼音基础。当前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教材版本多样、学生特点特殊、教师水平差异明显及教学难点较多等问题,特别是低段学生学习时存在数量多难掌握、音形义难匹配、特殊音难区分和声调近难读清等难点,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情境导,引注意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走向成功的基础。情境导,引注意,即要用相关的短片、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或简短的故事、谜语等形式来营造一种情境,趣味性地引出课题,在课堂伊始便牢牢抓住学生对本课所学拼音的注意力,使学生树立“我要学习汉语拼音,我要学好汉语拼音”的意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如在教学b、p、m、f时,开始部分可这样设计:教师先拟人化地给学生带来四个新朋友(PPT上展示“爸bà、皮pí、马mǎ、发fā),让学生尝试能否准确叫出他们的名字;然后指导学生试读四个音节和汉字,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成为好朋友;教师发现学生叫出的名字不准确后,再带着他们一起来学习它们的名字。这样设计先用PPT上可爱的图片把学生的眼球吸引到这四个汉字上来,当他们不知道读音时就会对这几个字产生兴趣,那么学习起来注意力就会集中,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音形难,趣味记

学习汉语拼音的关键是会读会写,读强调音的学习,写突出形的辨识。音形难,趣味记,即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用一些有趣的方法,如自编小故事、小儿歌来记住字母的读音、外形以及拼读规则。汉语拼音字母数量较多,读音各不相同,有翘舌、有平舌、有平声、有去声……甚至有些字母的读音还非常相似,如字母n和l,且汉语拼音不像汉字音形义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声母、韵母没有意义,音和形之间也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教师应为低段学生提供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记忆。

1.朗读方式多样化

朗读是学习汉语拼音最基本的方式,可运用的方式很多,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全班齐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名读、自由朗读、默读等等。朗读方式多样化是指在一节课里,教师不要自始至终都使用一两种单一方式朗读,要用多种方式进行汉语拼音朗读。其优点在于结合低段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和学习方式的心理特点,在加强汉语拼音朗读的同时又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

2.自编儿歌记忆好

低段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不能直接给他们讲这个字母该通过嘴里什么部位发音,只能模仿教师的口型发音,这是一种学习易、忘记快的学习方式。自编儿歌记忆就是通过教师辅助学生编一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对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和外形进行有效的学习,且达到不易忘记的目的。其优点是通过简短、有趣的儿歌形式进行快乐、深刻的记忆,可在朗朗上口的节奏韵律中学习体悟。

3.玩玩游戏学习好

低段学生活泼好动,这既有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教师教学缺乏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因素。低段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认知中,不能保持40分钟的耐心去认真读写汉语拼音,而在游戏活动中接受效果会更好。玩游戏学习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可用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其优点在于结合低段学生多动的特点,以游戏来活跃学习拼音的枯燥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愉快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识。

4.教学内容生活化

儿童在入学前就会说简单的口语,汉语拼音就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学拼音的过程是不断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过程[2]。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教师要把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转变,使之更加接近低段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完成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其优点在于解决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不能运用于生活实践的问题,学以致用,同时养成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多资源,综合用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教师所拥有的教学资源不仅是教科书和黑板,教辅书籍、多媒体、卡片、头饰等也是教学可资利用的资源。多资源,综合用,就是要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综合利用这些教学材料和手段,調动课堂气氛。这样可以使抽象的汉语拼音字母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让低段学生更易记住字母的外形和读音,还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用多媒体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书写时间,解放了双手,增加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利于低段学生从教师的言语、表情和肢体动作中获得拼音学习的信息。如在教j、q、x与ü相拼的规则时,可以配上多媒体音乐讲童话故事:有一天,小熊愚愚(ü)见了好朋友j、q、x,真是高兴极了,连忙要和他们握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戴着眼镜怎能和别人握手呢?不太礼貌。于是,小熊连忙摘下眼镜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指导学生拿着字母卡片,边表演边学音节j、q、x和小ü握手组合的故事。接下来引导学生发现ju 、qu、 xu 三个音节的变化,并得出小ü与j、q、x相拼后,ü的两点要省略。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儿歌加以巩固:小ü是个好孩子,懂事听话有礼貌,见了好友j、q、x,忙摘墨镜牵起手。在突破j、q、x与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这一难点时,先借童话故事引出,激起学习欲望,再用卡片揭示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边演边学,最后再以儿歌来巩固本课教学难点,这些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对汉语拼音课堂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训练好,效率高

根据母语习得规律,汉语拼音的掌握是在模仿、强化、重复、形成四个阶段后达到的,教学就应立足于拼读训练而少讲语言规则,使之会认、会读、会用即可。训练好,效率高,是指教师要及时布置有效的训练来对新旧知识进行复习、练习和巩固。其优点在于尽量在适当的数量和时间上提高学习效率,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训练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在新课开始前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可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既及时巩固了前面所学,加深低段学生对于汉语拼音的印象,又可为后面汉语拼音知识打下基础。课堂教学中途或接近课堂尾声时的训练,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扩展。

根据低段学生在汉语拼音学习时的特点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训练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低段学生学习知识比较慢,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进行识字。所以教师不能勉强学生在短时间里掌握最难的识字,而是先学习字母,再学习拼读音节,最后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二是训练要简单易行,形式新颖。低段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如果一味用传统的反复朗读和抄写方式进行训练,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趣,对汉语拼音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低段学生都喜欢音乐、美术等课程,因此训练的形式要注意艺术渗透性和操作表演性。艺术渗透性训练是指让低段学生通过画画、唱儿歌等形式来进行训练;操作表演性训练是指让低段学生通过教师或同伴有操作性的表演来学习。如在对b、p、m、f进行巩固教学时,教师以身体姿势模仿字母的形状让学生来识别,再指导学生像老师那样用身体姿势来分组、选择、扮演、模仿其余所学字母,最后给学生布置生活观察任务,找找生活中长得像今天所学的四个字母的物品来画一画、记一记。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牢固地记下了字母的音形。

汉语拼音教学不应是围绕一个“拼”字来进行枯燥乏味的“机械运动”,而应充满趣味性并加强“双基”训练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有效的拼音教学要与情感教育巧妙结合,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与识字、学说普通话及口头表达等语言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秉承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 毛淑媚.浅谈新课标倡导下的汉语拼音教学[J].科学大众,2006(6).

[2] 靳桂华.浅谈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J].教学研究,2013(5).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低段汉语拼音拼音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策略
小学中低段“语用”型作文教学的运用策略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汉语拼音与英语单词识记浅析
巧用文本资源指导低段梯度写话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自测题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六单元自测题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