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儿童作文“微习作”教学的思考

2017-11-27罗娅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习作儿童评价

罗娅萍

据媒体报道 ,一篇题为《妈妈回来了》的百字作文获得了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全篇才108个字,是一位一年级孩子所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从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结尾一句“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7岁孩子的真情在朴实的语言中自然流露,打动了评委,于是获得了大奖。

这篇作文给了我们一些思考: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作文是干什么的?怎样教作文?儿童作文是儿童自由的生命表达,必须反映童心、体现童趣,看重的是“用童眼看世界”,同时也关心用无忌的童言来表达,要让儿童真正有一方自由表达思想的绿洲。

一、利用“微习作”训练营关注写什么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的面有多大,作文的题材面就有多广。教师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每天的生活小事入手,观察写作。笔者在班级里推出“一日百宝箱”系列,以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开学生的写作之门,引导其记录一日所见,开展“微习作训练营”活动。

1.我的微见闻:包罗万象

“学会看”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首要任务。先给每个孩子发一本袖珍笔记本,置于衣袋里随时记录一天的所见所思所感,事无俱细,都要一一记录,从认知去强化,逼着学生去观察生活。一开始,不少孩子无从下手,于是引导其细细去看,慢慢去想,并通过每日5分钟的“夸夸其谈”栏目,轮流让学生上台分享前一天的观察所得,经过同伴互听,一个轮回下来,孩子们分享的趣事越来越多,主动观察的能力逐渐形成。

在“一日百宝箱”记录中,孩子的观察角度包罗万象,有学习烦恼,有生活情趣,有困惑,有欢喜……不难发现,很多素材都是写作的好材料,长期坚持下去,生活给习作注入了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孩子习作的春天也正孕育蓬勃起来。

2.我的微立意:返璞归真

受传统作文影响,很多习作立意太大,脱离学生生活,结果写不出真作文,假话连篇。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力训练后,可着手引导学生从“一日百宝箱”中挑选有意义的话题来写,除了学会更精确、凝炼地表达外,还要尝试从微中立意,写一些立意微小的习作,写真事情,表达真体验。一次课上,教室里突然飞进了一只麻雀,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这件事写成一篇微作文。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语文课时,教室里突然飞进了一只小麻雀。全班顿时沸腾了,吵吵嚷嚷,有人想把它抓起来玩,有人说要把它放了,有人说也许麻雀受伤了,得好好给它养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全然忘记了老师正在上课呢!我们就看着这只麻雀在教室里飞来飞去,半天飞不出去。教室乱的就像一锅粥,老师不但不骂我们,反而加入到捉鸟的行列中,我们就继续吵闹着、起哄着……

这篇习作很短,写的是一件很小的事,用白描的手法来写,却写的那样生动,那样有生活气息。

3.我的微描写:见微知著

好文章需要雕琢。学生会找素材了,也会自然真实地表达了,但是缺少从点上进行细腻的描写。于是,引导学生进入到微描写环节。对生活中的主要事实,或者某个有意义的侧面,进行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给读者一个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之获得身临其境之感。描写包括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等。一位学生就抓住了某个同学就餐时的场景写了一个微剧本:

中午饭菜很合“超肥”口味,他歪着头,啃着鸡腿,吃得倍儿爽。

“超肥”:(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幅狼吞虎咽的样子。)好七(吃),好七(吃)!

一阵风卷残云之后,餐盘中的食物一扫而空。

“超肥”:(一边嘟囔,一边眼睛四下扫射)哎……还是好饿!咦,这不是小云打的菜嘛!不如……

超肥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顿时满脸窃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小云的鸡腿往自己嘴里塞。

小云手里端着一碗饭,开心地回来了,绽开的笑容犹如春天里明媚的花朵,灿烂极了。

小云:(刚一落座,一脸惊愕,大呼道)我的鸡腿呢?(金豆豆便像雨点般洒了下来。)

餐厅顿时引起了一阵骚动。

……

小作者抓住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把瞬间就能完成的场景进行了慢镜头处理,写得妙趣横生。描写是习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平时的习作指导中,在描写方面沒有具体的要求,也缺少必要的训练。通过微描写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描写,并且在平时习作中用上描写,从而把习作写具体、写生动。

二、利用思维导图关注怎样写

一个写作主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会生发出很多的写作题材;从不同体裁去考虑,同样也会衍生出同一内容的多种体裁形式。写作不仅需要题材,也需要真情实感,但更需要的是思维,有思维的写作才是灵动的。

思维导图应该是比较有效的训练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梳理,同一个主题可以分支出几十个话题,每个孩子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而又得心应手的话题来写,它不但改进了命题作文单一、局限的弊端,同时又把枯燥的命题写作变成全新的习作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写作兴趣。下面,就以命题作文《雨》的写作为例展开陈述(图1)。

在本案例中,雨的类型、雨的故事是一级发散,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二级发散以雨的类型为例,不同类型就有不同的景象:不同季节的雨、不同情绪的雨、雨的形态三个分支,每个分支又可以细化出多个分支,有不同的景象、不同的特点,可以写出不同的话题,思维向表达需要的形象化又前进了一步。雨的形态下又产生三级分散:大雨、细雨和暴雨,细雨可以从下雨地点、雨中的人、景物等角度来发散,不同的地点、人、物又会有完全不同的形态、场景、心态……一个命题作文就可以衍生出如些多的写作内容,每个人获得的发散点的数量、类型、内容都不一样,为写出个性化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训练,围绕训练要素,发散点越多,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习作的个性、语言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就越容易实现。同时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现象,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endprint

三、通过“软着陆”关注怎么评

传统作文的评价方式最终都是以冷冰冰的数字来定论作文的优劣,缺少情怀,显得缺少温度。对于习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冰冷的数字严重打击了孩子写作的热情。因此,应改变评价过程,改善评价结果,让每一次评价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1.突破“主题第一”的评价标准

作文评改轻内容,重表达,更多关注的是文章有无表达真情实感,立意是否新颖,谋篇布局是否得当,如果以上几点都做得很好,即使主题有偏差,也同样算是一篇好作文。

2.关注评价过程的落实

首先,在点上利用好每次的日记、周记、练笔,在面上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讲评、批改,其中自我批改非常关键。其次,重视读者意识的开发。设置“百家坛”专栏,每次习作后,把全班学生的习作都呈现在教室的展示栏中,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以读者身份对其他同学的文章进行修改,并给予适当奖励。经过全班交叉式修改,每篇文章都被改得“面目全非”,但是这一过程恰恰是学生思考如何写作的有效途径,修改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样写、评、改三位一体,效果显著,全方位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3.搭建多元的评价平台

首先,利用网络平台,如网络群、QQ空间等平台。鼓励学生写网络日志,体会写话的乐趣。也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日记接力等新奇有趣的写话创作,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其次,坚持一周一期的“青草地”班级作文报刊发,可以是综合刊发,也可以出“小作家”专栏,这些平台的提供,给学生习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儿童作文为我们展示了广阔自由的天地,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纯净的童眼观察生活,用纯真的童心融入生活,用细腻的笔触描繪生活,真正让作文教学走在关爱儿童健康发展的大道上。

参考文献

[1] 周一贯.“儿童作文”教学论[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2] 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5.

[3] 薛法根.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0.

[4] 张军.也谈日记与作文教学[J].写作,2013(Z2).

[5] 吴英.构建以评价为主导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J].读与写,2012(10).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儿童评价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留守儿童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六一儿童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