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
——基于超量恢复与竞技状态的视角

2017-11-27费普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超量竞技状态机能

费普胜



关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
——基于超量恢复与竞技状态的视角

费普胜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一直以来争议不断,超量恢复理论是其训练效果的表达也是其生理学基础,竞技状态理论是其核心内容也是其生物学基础。从超量恢复概念辨析、运动与机体的变化、超量恢复机制及其评价;竞技状态概念及属性辨析、训练与比赛、竞技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超量恢复与竞技状态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主要从超量恢复和竞技状态视角进行系统阐述,力求能为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若干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梳理提供可能性的参考。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超量恢复;竞技状态

前言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一直以来都是没有停止的争论的热点问题[1],该理论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教授提出,专著被译成近40种语言随后被传播入全世界范围的多个国家进行学习和研究[2],但由于目前赛程赛事数量的调整(主要受项目推广和竞技运动商业化的驱使[3])即整体上的比赛数量增加,导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不能完全吻合的指导运动员训练周期参赛的赛程安排,以致很多理论研究者和运动实践者对此产生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目前传统周期训练理论存在了以下几点劣势:第一,比赛数量增加,周期较长,运动员无法形成多个所谓的“最佳竞技状态”阶段;第二,长时间基础训练,机体疲劳积累,过度负荷可能给身体恢复带来风险;第三,准备期较长,训练安排导致运动员训练效果存在兼容矛盾;第四,局限于世锦赛和奥运会的重大赛事准备,对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指导上针对性较弱[4,5,6]。

基于运动分期理论本身而言,超量恢复理论是其运动训练的效果表达也是其生理学基础原理,竞技状态理论是其周期训练的核心内容也是生物学基础。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在更长一些时间的跨度内,如几个月至一年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同样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7]。为此本文基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中的争议性问题对所涉及的超量恢复理论和竞技状态理论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梳理,从而探讨并缕清其各自的内涵,希望对分期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提供必要的可能性参考。

1 超量恢复

1.1 超量恢复概念辨析

上世纪中期,前苏联学者雅姆帕里斯卡娅通过电刺激的方法,对冬蛙运动后肌糖原储备恢复的情况进行测试,根据肌糖原变化现象的情况首次提出了“超量恢复[7]”的概念。1972年雅克夫列夫根据人体负荷后的肌糖原储备恢复出现的特性,将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能力产生的影响作用的机制归结为“超量恢复[7]”。

我国体育院校运动生理学教材中提到: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该现象称为超量恢复(over-recovery)或超量代偿[8]391。

在特定的一次的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机体承受一定负荷(相对机体而言,模糊的负荷)的刺激,在身体生理机能极限承受范围之内和之外的负荷刺激下,机体一旦接受外界负荷的刺激,身体的机能内环境的能源与能量物质开始进行消耗和合成。理想状态下,即机体接受在生理机能承受范围内的负荷刺激,训练安排过程中,内环境物质消耗和合成同时进行,此时消耗的速率比合成的速率更快,于是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内环境中能源物质的消耗以及代谢产物的生成,从而使机体生理机能产生疲劳,此时人为控制来停止外在的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即暂时结束训练计划,给予机体休息时间用以恢复调整。即刻机体内环境物质消耗基本结束,而在抗阻力训练或耐力训练后,休息时能量消耗会增多[9]14,随后内环境合成占主导地位,于是在训练后的特定时间内,机体生理机能整体水平超出了原有水平的某段时刻的状态,人们称其为“超量恢复”。但对“超量恢复”的概念理解进行更深层的认识时,国内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此是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性,目前集中在如下若干问题:

1.1.1 关于超量恢复过程中“量”的问题

当然,假设给予机体的负荷强度是机体承受范围内的刺激时,以上所述超量恢复理论固然成立,如果施加刺激的负荷强度超出机体生理极限承受的范围内时,由于量变可引起质变[10],如果存在长时间机体承受生理极限范围以外的较大刺激时,机体机能便不是简单的生理机能的暂时下降,而是可能会引起机体生理结构中的运动损伤和慢性隐性疾病的产生,且不是简单的机能水平指标呈现出的下降现象。

(1)“量”与负荷。如何看待超量恢复理论中恢复的量的问题,通常理想状态下负荷刺激越大超量恢复越明显,也就是要求刺激量较大,但不是过大[11]156。并非较大就是最为理想的,应根据运动员自身生理情况和恢复能力而定,较大意味着恢复时间较长不利于二次负荷强度的刺激,在交替进行高强度与低强度的训练[9]15,还有利于在低强度刺激时给高强度的刺激后身体机能疲劳的积累留下了足够恢复的时间和空间,这种方式的刺激和高频次的低强度刺激同样都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生理机能。一旦施加所谓适宜负荷的强度与量,需要对每名运动员个体的生理极限机能代谢负荷阈的把握,适宜负荷是对于具体运动员机体机能而言。在训练中,如果不能把握运动员个体负荷阈和机体恢复能力的话,只顾着成绩的提高而忽略训练消耗与恢复过程的必要性,那将很有可能产生运动员生理机能的方面的“爆胎[7]”现象。

在传统周期训练理论中,根据各阶段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变化的示意图[12,13]可以得知,各个阶段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动态变化趋势的。基于某次训练课,机能接受适宜的生理机能承受范围内的负荷刺激,然后机能在恢复阶段产生超量恢复现象。整个超量恢复现象中“超量”的到底是何种物质?结合周期训练理论,机体生理机能能源物质形成“超量”,给训练比赛中提高了竞技能力提供的可能性。超量恢复其实就是量的刺激带来质变的变化,每一次的负荷应激都是机体在适应过程中的整体调节。超量恢复一次的恰当性需要权衡,超量恢复的对象具体是什么?在哪个方面的恢复和超量?

(2)量与物质。机体代谢过程中,势必会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与物质的分解,最常见的物质是糖类、脂类、蛋白质,由于负荷训练过程中机体进行着消耗和合成的过程,在随后恢复阶段出现超量恢复现象,各种物质的合成分解都需要对应酶的参与[11],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就是机体在恢复过程中,酶类[14]的含量增加、活性增强导致整体机能水平出现短暂的提高现象。本质上,身体机能在接受一定负荷的刺激后已经发生了相对的质的变化了,超量恢复中的“超量”的量本身可以理解为机体相对的良性的质变过程。

1.1.2 关于超量恢复过程中“恢复”的问题

机体“超量恢复”的过程中的恢复现象,仅仅通过肌糖元代谢数据来反映整个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的适应机制是不恰当的[5]。超量恢复现象所表现出来的肌糖原储备只是瞬时超过或者瞬时低于原有水平,其绝对平均值并没有超过原有水平,所以,传统超量恢复现象不能反应机能能力的提高,只是有利于机能保持原有运动能力的水平[15]。

(1)适应与提高。超量恢复中,机体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变化,在适宜范围内机体产生某种程度上的适应,这种适应不是机能能力的直接提高,而是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保持原有运动能力的水平。恢复过程中的超量的现象客观存在,机体由于变化其体内酶的活性增强,给予机体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的帮助,能源物质在恢复合成中由于酶的增强,相应物质能源也在短时间增加,而对于运动训练中,提高运动竞技能力这与机体本身对机体内部机能的能源物质的利用率上存在了直接的联系。如一个人的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的关系很类似,肺活量指最大深吸气后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而最大摄氧量人体肌肉群参加运动,能力达到人类极限水平时每分钟所摄取的氧量,这里肺活量的绝对值虽然给最大摄氧量提供了基本条件但尚不能反映人的通气供能和最大氧的利用率[8]。这里提及的恢复物质能源提高的超量并不等于机能能力的相应提高,跟机体利用率存在直接关系。能源代谢适应中,其中,涉及对适应的代谢途径调控的改变,它可以提高能源能源物质利用率,这种适应变化是通过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重要基础[11]163。

(2)恢复与适应。结合周期训练理论中竞技能力在某个阶段的不断提高的趋势得知,是由于机能接受负荷刺激后,通过休息调整恢复,机体自身对训练效果进行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超量恢复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叠加效应,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在超量恢复阶段,其生理机能(存在某些生理机能下降,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客观存在)各个指标的变化中,不断接受适宜负荷的刺激,形成一定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不是简单的某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适应,而是整个系统中所有指标直接间接的耦合[19]形成的适应。在适应的条件下,施加一定量的负荷强度让机体接受新的应激源,产生新的适应,宏观上是一种整体机能能力提高而形成所谓的“叠加效应”,实质是机体本身内环境之间产生的复杂繁琐的耦合适应,即质的变化。

(3)恢复与时间。人体系统为非线性的开放系统[16],如体育课(中小学为40或45分钟,大学为90分钟)、大众娱乐健身、训练课(一天若干个小时,像以前刘翔是2小时大强度的刺激)等之间的间歇时间长短并不符合超量恢复原理恢复的逻辑的要求,但是超量恢复现象依旧存在。各种“超量恢复”示意图[8,11,12,15,17]其然并非现实实际情况的极致反映,通常给定的“超量恢复”示意图都是短期的提高效应,而不是实际现实中机体的长期积累的过程效应[5]。示意图本身的呈现是帮助读者和学者认识和理解其过程的,而并不是绝对的实际本质的展示,物理学磁场中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磁场线的呈现,其并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而是较多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去理解和认知所对应的科学假设,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其现象而已。

对于没有针对比赛的运动训练,如体育课等,此时对超量恢复的理解,更侧重练习效应中的“痕迹效应[17]37”,从负荷安排上的轻描淡写到机体超量恢复程度上的若隐若现,在时间、内容、强度的安排上并没有强调机能能力的提高目的,通过参与过程能够产生即刻效应、痕迹效应,多次的痕迹叠加与适应是机体本身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的主要依据。

1.1.3 运动平台与超量恢复

很多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出现“高原现象”,一般1~2年左右[12]345-346,出现成绩停滞甚至下降,导致这一原因可能与训练效应自然减弱有关[12],如果用超量恢复来解释,身体机能可能已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质变,因为在训练中追求运动员的成绩的时候,忽略和运动员本身身体机能的目前阶段的生理极限,急于求成,最终有可能导致生理承受负荷爆胎[7]的现象。另外可能是长时间对负荷变化刺激形成机体完全适应,基于最大强度与最低强度交替不当所致也存在可能[9]16。如何调整训练的负荷强度对身体的刺激,是确保机体机能突破运动员平台的可能性屏障。

不同性质的训练负荷,其能源物质基础不同,也必然影响到能源物质的恢复。不同运动项目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也不同[18]。在身体机能方面,各物质能源超量恢复的时间存在的差异性,其次如何提高超量恢复中的能源物质的利用率来达到机体竞技能力的提高,这是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竞技能力它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还有运动智能。这一种综合能力的提高,中间容易产生“木桶效应[18]”,即往往某一种子能力不足的限制,导致整个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不到应有竞技水平的发挥,出现成绩停止不前。但利用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效应[13]可以将自身的优势去弥补自己的不足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扬长避短”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达到较好的表现结果。但是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去打磨。

1.2 运动训练与机体变化

随着竞技商业化赛程、赛事的变化趋势,参赛频次的增加,运动训练周期中的机能恢复由最初的被动恢复转化为现有的主动恢复,目前赛前采用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物理疗法、运动性手段、中医手段、心理疗法、非类固醇类抗炎药、营养策略等[8,9])促进运动员恢复能力的提高的可能性。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主动恢复中恢复的干预手段,在主动恢复中不可忽视运动员精神因素和心理因素的恢复,因为运动中枢疲劳时提高了大脑血清素,从而导致疲劳[9]12,心理因素也是因为精神上的疲劳加重而间接导致。运用超量恢复原理最终目的是为了运动员能够在训练、比赛中提高运动能力保持竞技状态。而且通过调整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可以有效控制超量恢复现象的产生的发展。用以帮助和检验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训练效果。

针对项群特征体能速度类和快速力量类项目,准备期应该强调训练时训练的“强度”,量大而强度低的刺激只能对慢肌纤维产生刺激,而对快肌纤维刺激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按照肌肉纤维收缩速度和代谢特征,可将肌肉分为快缩-糖酵解型(FG)、快缩-氧化-糖酵解型(FOG)和慢缩-氧化型(SO)[8]。根据典型的速度性和耐力性的运动员肌纤维对比,不难看出其间有明显的差异。针对肌肉纤维类型比例上的这种差异,到底是运动训练导致的结果还是先天自然选择的结果,目前尚无定论[8,19]。“遗传决定论”认为通过后天训练肌纤维比例的是不会变化的,然而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某些因素和特殊环境的变化刺激可以引起肌球蛋白重链(MHC)表型的变化[8]。换句话说,肌纤维的转变是绝对的和有条件的,而不变是相对的。

为此,假设耐力性和速度性项目安排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的训练不得当,机体接受刺激导致机体内部能源物质发生变化,引起机体肌球蛋白重链(MHC)表型的变化,可能出现耐力性运动员的肌肉耐力性减弱,导致原有肌纤维比例产生变化,部分的慢肌纤维转化为快肌纤维,相反,速度性运动员可能出现爆发力下降,快肌纤维转化了慢肌纤维。

超量恢复过程中能源物质的消耗与恢复具有异时性[20,21]特征。根据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基础和运动性质对机体的需要,可把运动时机体供能系统划分为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三个供能系统,其中主要能源物质是包括CP(磷酸肌酸)、糖类、蛋白质(酶)、脂类[11]。超量恢复过程中,激素也参与代谢,如皮质醇、睾酮等。其中,各种激素恢复过程也存在时间快慢差异。

运动训练对机体进行负荷强度的刺激时,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了代谢产物。其中,有磷酸肌酸(PCr)分解而来的无机磷酸盐(Pi),它是导致肌肉产生疲劳的主要原因[9]13。氨,是引起中枢疲劳的原因之一。自由基可致细胞和组织损伤,对人体有害,这些物质的消除需要时间的缓冲[11]158-159。如果恢复时间不足导致机体内积累过多,将对机体后续接受二次训练负荷刺激产生重要影响。早期超量恢复原理是建立在动物刺激的肌糖原变化现象上,然而机体恢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类能源物质存在恢复时间和代谢产物消除时间的不统一性,所以在判断超量恢复如何接受最佳时段的二次刺激存在较大难度。

另外从一种整体角度上看,整个超量恢复其实是机体酶(物质代谢的催化剂[11])的代谢供应与消耗过程,然而机体内各种物质酶的化学反应速率存在时间上的不统一性,此外通过相关实验得出,超量恢复与酶量的关系[14],没有计算出酶的指定阈值或范围便不能较好的控制训练强度和负荷量来帮助机体进行“超量恢复”,以未能给予机能形成理想机能储备来创造更好的成绩提供最佳的可能性。

神经元动作电位在细胞层次上并不满足于超量恢复“训练”原理,而且作为反例,笔者认为原理视人体为复杂开放性耦合体,不应该认为任何部位机能都绝对遵循的思想,人体机能本身就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有机功能性的耦合复合体,从整体性上去审视其并无较大障碍,机能变化确实存在具有部分与其现象的反例(比如体重减轻,安静时心率降低等),但是并不能否认本现象与原理的客观存在性。

1.3 超量恢复的机制及其评价

超量恢复针对运动员个体而论,当然存在生理机能恢复能力的差异性,因为身体机能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必定每个人恢复的时间段上是绝对不会完全相同的。超量恢复相对特定能源物质本身的时刻问题也是即刻的,而不是较长时间段的,只是在某个时间时刻上存在超量恢复生理生化指标数据的波动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运动负荷刺激后,机体骨骼肌中线粒体数量、体积等开始增加,导致体能合成酶的速率增加,以致整体生理机能水平出现短暂性的提高现象,为运动员机体适应负荷提高训练质量提供可能性。

如果在前次负荷后机体的超量恢复阶段再次施以负荷,会使机能水平不断提高[22]。是否应该考虑运动员个体的机体适应性和内环境物质恢复的稳定性的问题?

利用超量恢复指导运动训练,那必须得遵循生物机体的适应性,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适宜刺激下,让机体内环境代谢充分适应其负荷给于的刺激,一段时间后再在此基础上调整训练的安排,循序渐进,让内环境充分得到适应和产生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而且也让机体本身(物质能源以外的心理因素)适应这种强度,而并不应该直接理解为在前次的能源物质超量恢复阶段施加负荷机能水平就能提高,这样忽视了机体的整体性和机能疲劳积累的特征。理想状态下,机体内环境形成超量恢复时,人体机能整体水平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存在物质能源以外的人为主观因素可能下降,如心理、精神状态因素等。所以,机体适应训练负荷中带来的超量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考虑,而不是完全按照生理生化的变化指标去按部就班的指导训练。

从超量恢复现象到超量恢复原理,整个过程机体内环境进行着生理学、生物化学同化(合成)与异化(分解)作用。在物质能源贮备超过原有水平,从而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如肌肉中(与肌肉形态结构、肌纤维类型(快肌与慢肌)、肌肉横桥数目及酶的活性关系[23])肌纤维面积增大相对肌肉力量增大,肌纤维横切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并非肌肉力量随着肌纤维的增粗、肌肉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如健美先生并不都是大力士,他们的肌纤维面积很大很美,但是在爆发力上与举重运动员和投掷运动员相比,肌肉面积和力量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24]。此时是否有必要考虑物质能源贮备基础上的生理机制即机体利用能源物质能力的变化是否存在一致性。

在机体利用能源物质利用率基础上与超量恢复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超量上并非绝对一致,生物对于外界环境需要时间适应,何况是负荷的刺激。适应需要空间和时间做保证,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给予机体内能源物质的相互耦合和调整,仅仅在恢复阶段的时间调整是不够的,因为机体内各能源物质和机体本身的调整不可能都在某一时间段得到充分的恢复,这是超量恢复理论所未提及的,为此如果冒然进行二次刺激势必会导致机体某种程度上的疲劳积累或者能源物质利用率上存在滞后性现象,这样不利于运动员训练时竞技能力的提高和保持。

超量恢复评价指标并非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繁琐的机体生理系统的整体评价。而且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恢复的速率均不相同,整体呈现出一种非平衡状态下的平衡状态。在此,整个合成和消耗的过程中,各种能源物质酶相互制约和影响,形成了相对稳定状态下的耦合性整体。

大鼠[7]、蛙类[25]作为实验对象,实验意义与人的关系,其能否客观反映人的特定需要,这是不能完全反映的,某种程度上可能可以,毕竟从动物的思维和心理特征与人并论有较大差异性。以人[26]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赛前减量去判断各项指标的变化特征来研究其中超量恢复现象那不是更严谨些。人可能是主动从容地接受运动训练,而动物大鼠、蛙类却是被动接受。可以这么认为主动行为是具备认同感,而被动存在一定的对抗性,本身人体存在内环平衡的调节机制,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等,当心理活动产生变化时,神经调节便会影响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比如说,人神经紧张的时候,体液随之变化导致心跳会加速等。利用相差甚远的非同类动物的这样的实验数据对于严谨的科学性和表现性上存在较大漏洞。通过实验只是相对性的作出反映而不是绝对性的可以进行论断,否则这样就太武断了。

2 竞技状态

周期训练理论的突破口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发展[27]。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核心发展的内容是竞技状态[2],前苏联学者马特维耶夫认为竞技状态[17]指的是运动员在每个训练大周期的一定条件下获得成绩的最佳(最好)准备状态。竞技状态表现了运动员对获得成绩的最佳准备程度的各个方面(组成部分)—身体、心理、运动技术和战术方面—的和谐统一。

关于竞技状态暂且可以理解为人体机能不断通过运动训练适宜的刺激,形成比赛需要的竞技状态,竞技状态具有周期性和时相性特征,是自然生物性节律所形成的具有波动性变化的状态特征,是为了最好的完成比赛为目的的准备状态。

竞技状态涵盖各个方面的准备程度,所以其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如果说竞技状态是一种最佳的准备状态?那么比赛中,如果出现非最佳的准备状态,那么竞技状态就不是竞技状态了?那比赛后就没有竞技状态?竞技状态仅是准备状态?竞技状态仅限于大周期?

2.1 竞技状态的概念及属性辨析

竞技状态是一种最佳准备状态,论其准备状态是针对比赛而言,竞技状态本身脱离比赛便毫无意义,所以用最佳准备状态比较合理。在探讨竞技状态的最佳的时候,更多的强调其对象是针对比赛而言,如果比赛时处于非最佳状态的话,那么提及竞技状态便意义不大了,这是训练周期中实践者可以人为调控的,非最佳即人为失误。竞技状态针对比赛而言,所以强调赛前,定义中所说,即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其特殊的含义,而非绝对极致的表达。定义中还强调训练大周期,其实是在暗示竞技状态的生物学特性,其发展过程表现为形成、保持和消失[12]355,具有节律性和时相性。

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状态,叫做竞技状态[13]101。通常运动训练中状态的种类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一般状态(训练状态)、赛前状态、比赛状态、竞技能力状态[28],其实是各自外界条件、要求不同的特定情景下的某种具体状态。

一般状态即训练状态,是机体在承受负荷训练时表现出来的特定状态即即刻状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中心理承受在此时最为放松,因为缺少比赛氛围和比赛对手的压力的影响因素,心理因素较为模糊。比赛状态即整个比赛的状态,包括赛前、赛中、赛后的状态,是机体自身完全融入整个比赛全程氛围中的一种表现状态。赛前状态、赛中状态、赛后状态最为重要的是赛中状态,因为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将自己的训练效果充分的发挥展现出来并取得理想的成绩。赛前状态是运动员比赛前表现出来的状态,通常与赛中状态紧密相连,拥有良好的赛前状态才有可能在赛中状态中表现出来很好的发挥,赛后状态是赛中状态的延续,随着比赛的结束运动员自身的心理调节,最终恢复平静。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项目中,我国田径教练孙海平将刘翔的最佳竞技状态段调整到整个奥运项目比赛日程中。从新闻录像的画面可以看出刘翔当时完全融入比赛的状态,赛前状态表现为专注、冷静、自信,包括与孙指导的对话,结合比赛出发前眼神中的“杀气”,此刻他的比赛只有10个栏,外界环境(对手、裁判、灯光、观众及呼声等)似乎在头脑中是模糊的,表现的非常专注。比赛中刘翔的技术发挥几乎完美,过程中神经兴奋点也几乎达到极值,以致通过终点后,赛后状态的神经兴奋点出现较强的延续,刘翔居然跑到了弯道标枪投掷区,幸好被裁判员阻拦的下来。赛后采访中,讲话略带的语无伦次,可以看出刘翔本人还是处于一种兴奋激动的状态。

通常教练员对具体运动员状态的描述都可推测为一般状态即训练状态[27]。在教练员视域里运动员的状态通过训练客观的表达出来,然后带到大赛比赛前,运动员本身在赛前的自我描述的状态一般都是比赛状态,因为比赛状态是直接针对比赛而言的状态,只有运动员本身才是最为清晰和最具备最深切的感受,也就是一般比赛中所提及的:还没进入状态的状态(强调比赛已经开始)。竞技能力状态当然可以理解为:运动员一般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定状态,强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表现能力。通常所提及的比赛型运动员和训练型运动员,这里可以解释为,比赛的复杂氛围激发运动员情节[29],比赛型运动员在在赛前专注顺利进入比赛状态,比赛时表现较强的竞技能力状态,训练型运动员在训练时表现较强的训练状态,但是比赛时由于环境和氛围的变化,导致运动员无法调整自身而进去比赛状态。

竞技状态不同于训练状态,训练状态是训练中体现出来的状态,即训练结束时训练状态便消失,而竞技状态是一个周期性的状态特征,不是随着训练、比赛的开始或者结束而产生和消失,而是在某个训练周期内一直存在的高级状态。周期理论是以竞技状态为前提下演变而来的,但是它属于社会属性,因为人为设定,主要体现在比赛赛程的安排,而周期训练的安排的合理性完全取决于人为对竞技状态生物特性的遵循程度。训练程度状态同竞技状态也不等同,训练程度状态强调的是训练的程度,而竞技状态是运动员本身波动性的复杂状态,与训练程度不是一一对应的绝对关系。

竞技状态与以上几种状态相比,竞技状态本身是上位概念,即参加比赛状态的上层建筑[30]。竞技状态是具有生物节律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是需要宏观去理解,竞技状态本身脱离比赛谈其竞技状态便毫无意义,它具有节律性和时相性特征,所以说只有把它的最佳竞技状态时间段调整到对应的比赛中去,才是较为有意义的。竞技状态是贯穿整个训练周期中的一种不同其他状态的高级状态,不会因为比赛的随时开始而同步出现,并不会因为比赛中断而立刻消失(运动员比赛中受伤,可谓竞技能力状态暂时丧失,但是竞技状态依然存在),节律性与时相性特性限制了竞技状态出现的时间和规律,在一切的周期训练安排中,我们必须遵循竞技状态的节律性变化特性,而不应该人为臆断的私自改变。在周期训练比赛安排上,尽量让竞技状态的最佳段与面临比赛的时间段的时间上让两个时间段尽量吻合,然后积极调整运动的比赛状态,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运动员取得理想成绩而提供可能。

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都反映人的某些属性,不可分割,竞技状态不可超越竞技能力独立存在,而且脱离比赛谈竞技状态便没有任何现实意义[28]。竞技能力属于生物体本身,竞技状态属于生物节律,两种不同的概念和范围。竞技能力的发展虽具有非同步性[16],但是竞技能力的发展并不影响竞技状态的形成。而对于运动员个体来论,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不容分割。竞技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竞技能力的发挥和表达,竞技能力并不直接影响竞技状态的变化,任何经历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个体,不管竞技水平高低都会具有自己的竞技状态特征,但是二者还是有一定的联系,当运动员竞技能力较低,竞技状态较好时,运动员也会正常发挥或超长发挥出自己的原有水平,但是当运动员竞技能力较高,竞技状态较差时,运动员便无法正常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可能出现“克拉克”等现象。

2.2 训练与比赛

通过调整负荷刺激的强度和负荷量,利用机体“延缓传导[2]”现象,延长竞技状态时间。竞技状态动态变化和负荷安排的动态变化,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竞技状态具有周期性节律,在安排负荷动态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竞技状态的时相性特征,而不是通过延缓传导来延长竞技状态,迫使竞技状态的变化与负荷动态变化形成联系,这样违背了生物性节律,容易对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和发展造成可能性的损伤。

针对竞技状态而言,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比赛。只是传统训练,即使具有较好的训练状态也是无法最终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安排合理的负荷强度,来调整竞技状态和比赛的需要。比赛训练法[12,13]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训练方法,即以赛代练[28]。

在训练过程当中,为了调整参赛队员或队伍的竞技状态,有时安排适当的比赛,增加训练的强度,提高训练的质量,其中以以赛代练,通过比赛发现众多自身问题,事后针对性更强的调整训练方法和手段,适应比赛的节奏去进行训练和安排,以及帮助运动员调整竞技状态去准备更重要的比赛需要。以赛代练,通过比赛来进行代替性的训练,毕竟纯粹性的训练和比赛是有区别的,通过比赛代替传统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为了就是更好的从训练中走向比赛的过渡期以适应正式比赛的节奏。以赛代练和以赛带练都是为了调整竞技状态,将训练的状态转化为比赛的状态,来适应比赛的节奏和通过比赛发现问题,检验竞技状态的水平以及如何调控较好阶段性的竞技状态水平去完成更大型的重要赛事。

就竞技状态而言,可以这样理解训练与比赛的关系,调控和发展竞技状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比赛,而通过训练发展竞技状态和竞技能力,但是运动员比赛状态也需要相对应的发展,这就少不了比赛训练法来适应比赛的需要,运动员参加一定频次的比赛是需要的,只有了解对手和现场气氛的情况下,积极作出心理调控并且形成适应,在比赛时才会更好的进入比赛状态,只有在比赛状态、竞技能力状态和最佳竞技状态都调控的比较理想的同一时间段时,才有可能帮助运动员创造出理想的成绩。

在训练与比赛中,竞技状态可以进行调控[31],竞技状态形成与发展本身有着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在稳定因素上,通过赛前减量[9]152来调控,而不稳定因素包括人为心理、思想、精神等因素的调控,如何让竞技状态得以呈现,其中心理准备以及激发情节[29]都是其涵盖在内的主要不稳定因素,这些通过自我暗示或者语言激发等一些心理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周期的训练安排应遵循竞技状态的节律,在大周期内,当重大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竞技状态可能开始出现消失,此时不应对机体进行安排负荷的刺激,待机体恢复调整后,形成一个新的竞技状态时才能给予相应的负荷强度刺激,否则只会加重机体的疲劳,可能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伤害。

2.3 竞技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对于竞技状态指标的理解,马特维耶夫[17]认为:完全反映它的主要指标是运动成绩,因为运动成绩象一个聚光点,整体性地反映了运动员对获得运动成绩的准备程度的各个方面。

运动成绩[13]的决定因素有:分别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和比赛结果评定的行为。竞技状态到底能不能用客观的运动成绩来反映?从竞技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对称与非对称[32]的关系,运动比赛成绩能否作为研究竞技状态变化的参数?

首先,竞技状态具有周期性生物节律的特征,运动员可能由于竞技能力、意外伤病、其他状态等因素的不良,都会导致整体水平发挥不佳,有时并非竞技状态不佳。当田径运动员参加径赛项目比赛时,由于天气等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如场地湿滑导致运动员比赛中退,此时运动员并未取得理想的成绩,而此段时间他的竞技状态可能是最佳阶段。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半决赛中,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的意外摔倒且未能完成比赛,导致最终取消比赛资格,而此时的他难道无竞技状态而言?2011年韩国大邱世锦赛上,100米决赛项目中,牙买加飞人尤塞恩博尔特由于自身原因抢跑,难道博尔特100米项目没有其竞技状态?而随后的200米决赛比赛中,以19秒40获得冠军。运动成绩并不是绝对的竞技状态的主要反映指标。外界不可控因素太多,运动员无法意料的意外伤害事故以及项目本身规则的限制。

其次,某种程度上运动成绩只能作为竞技状态变化的参数,当然,这需要运动员参加大量的赛事,并取得相对应的运动成绩[17]454,而这些成绩也只能仅仅作为竞技状态变化的参数,而不是完全反映的主要指标。如果将运动成绩作为竞技状态的完全反映的指标,那么这个命题成立的基本条件可能是,运动员参加每一次比赛取得成绩时,身体机能和状态基本接近良性方面的极限,如比赛投入状态,竞技能力发挥、心理因素调整状态等等,但是每次都做到这些并且极致这是不可能的。

再次,对于田径、游泳、举重等等能用时间、距离、高度和重量等数据来衡量的可以某种程度上作为参数指标。如果是球类、体操类等对抗得分或者裁判评分的项目,那成绩数据就存在较大的模糊性,因为这些项目所取的成绩人为因素比较多,不能客观的反映其真实的水平。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项目运动成绩都与竞技状态对称。不对称的项目难道就无法用指标来判断其竞技状态的变化?当然可以,但是相比较而言,比没有具体运动成绩数据作为参数的项目要复杂很多。3超量恢复与竞技状态的关系

周期理论中,超量恢复原理是其生理学基础,竞技状态是其核心内容且具备生物学特性。周期理论中竞技状态的调控离不开超量恢复原理的生理学基础,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可能导致超量恢复的时间存在差异[31]。在训练中通过赛前减量,利用超量恢复原理来调整赛前运动员竞技状态。

竞技状态不会自发的产生和消失,通过超量恢复原理来提高和发展竞技状态,但是并不是无限制的提高和发展,因为竞技状态本身具有时相性和节律性特征,当竞技状态处于消失过渡期的阶段时,这时无法进行发展和提高,直接负荷势必加重了身体的负担,需要给予时间机体自身恢复调整,然后等待下一个“新”的竞技状态周期性形成之前开始进行发展并建立新的竞技状态。也就说竞技状态的形成依赖超量恢复原理,没有超量恢复的能源物质的提高,机体自身的竞技状态无法产生。而竞技状态是针对比赛而言,超量恢复针对机体能源物质代谢而言。

在周期训练中,超量恢复和竞技状态无时无刻都暗含在训练过程中,针对超量恢复原理,训练中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可以在不超越机体生理极限的范围,施加相应的负荷量和强度,当负荷强度相对越大,超量恢复现象就越明显,所需时间也就相对越长。对于超量恢复现象的产生,人为可以根据需要在规定机体负荷承受范围去做些许调控,即通常训练负荷刺激的手段和方法相对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而言,种类是变化多样的,可以人为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出及时针对性的调控。而竞技状态则不同,不能因为人为将项目赛事的紧凑安排用来主动调整比赛频次,人为如果拉长或者压缩竞技状态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周期的特定时间是不可取的,这样违背竞技状态的节律性特征而参加比赛是不妥当的做法。竞技状态因比赛而存在,其特有的时相性和周期性的生物特性,并不能因为人为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在安排运动员参加赛事的频次上一定得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状态发展的特点、心理因素变化及具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能力的情况。

[1] 刘大庆,张莉清,王三保,茅洁.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03):1-8.

[2] 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05):3-11+33.

[3] 陈小平.“以赛代练”议[J].体育科学.2006,26(5):1.

[4] 陈小平,梁世雷,李亮.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及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年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体育科学,2012,32(2):3-13.

[5] 陈小平.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J].体育科学,2001,21(6):43-46.

[6] 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9+51.

[7] 石坤.“超量恢复”与“爆胎”训练理论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31(6):91-94.

[8]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391.

[9] [美]图德·邦帕,[美]格雷戈里·哈夫.周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李少丹,李燕翎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10] 曹锦飞.唯物辩证法与运动训练若干理论述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2):96-100.

[11] 张蕴琨,丁树哲.运动生物化学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56.

[1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7.

[1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1.

[14] 张茹伦.对“超量恢复”的质疑[J].体育与科学,1995,(6):7-9.

[15] 骆建.对运动训练中超量恢复现象与超量恢复原理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6):9-11.

[16] 李赞,熊焰.非同步性发展视角中的运动训练分期[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1):136-139+144.

[17] [苏]列·巴·马特维耶夫.体育理论与方法[M].姚颂平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37.

[18] 张宏磊,刘建立,王凤阳.运动训练“平台”现象与超量恢复理论的再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7):88-90.

[19] 王健,朱祖祥.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变[ J].人类工效学,1997,3(4):46-50.

[20] 李国强.耗散结构理论对“超量恢复”学说的再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1):107-109.

[21] 熊茂湘.运动训练中运用超量恢复理论的再思考[ J].体育科学,2002,22(2):59-60.

[22] 侯桂明,贡新烨,岳建兴等.对周期训练机能的叠加效应与超量恢复原理的审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16-118.

[23] 王广虎.超量恢复与超量恢复训练原理的审视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2):87-91.

[24] 速度与肌肉:快肌纤维VS慢肌纤维[EB/OL].2016-4-16. http://www.jianyumei.com.cn/NewInfo.aspx?page=1&ID=284.

[25] 席玉宝,王少军.从超量恢复原理到系统科学原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97-399.

[26] 郑晓鸿.应激、超量恢复既适应-疲劳学说发展述评[ 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2):91-93.

[27] 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 J].体育学刊,2004,11(3):128-130.

[28] 张卫强,叶国雄.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探讨[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9):44-49.

[29]卢峰.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思考[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42-46.

[30] 郭可雷.《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2-115.

[31] 唐智明,阎运运.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科学调控[J].体育学刊,2001,8(4):34-36.

[32] 刘建和.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70-73+85.

Considerations on Issues Concerning Periodical Training Theo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Over-recovery and Competitive State

Fei Pusheng

Periodical Training Theory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issue. Over--recovery theory is not only an expression of periodical training theory, but also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it. Competitive state theory is the core of periodical training theory, which is the biology basis of it. Concepts and attributes analysis of over—recover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petitive state and sports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over compensation and competitive state, etc.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ver—recovery and competitive state,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s of issues for sports training cycle theory.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 periodical theory; over--recovery; competitive state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育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5jcjy004)

费普胜(1988-),男,湖北黄梅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广东 韶关 512126 Basic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guan 512126, Guangdong, China.

G808.1

A

1005-0256(2017)05-0038-6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5.019

猜你喜欢

超量竞技状态机能
心流体验对于运动员体能超量恢复的研究综述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这样做,轻松赶走坏情绪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体育竞技状态的特征及其形成规律
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特征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
用加法自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