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理论研究

2017-11-27孙若凯

冰雪运动 2017年1期
关键词:后备竞技冰雪

孙若凯,刘 陈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理论研究

孙若凯,刘 陈

(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冰雪项目资源的全面开发与整合利用,将为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注入强心剂。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存在冰雪体育赛事较少、基础薄弱、后备人才培养失衡、运动员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完善冰雪项目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冰雪竞技体育与冰雪群众体育的一体化转变等一系列的相关对策,为促进我国冰雪项目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冬奥会;冰雪项目;理论研究

1 引言

回顾历史上,各届世界性的大型比赛举办权的申办,实质上是一个优势对比的过程,主要是体现在各个申办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间的竞争与角力[1]。奥运会的举办对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北京夏季奥运会为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我国夏季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不仅加大了人民群众对冰雪项目的关注度,更会对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我国各项冰雪项目的发展。

我国地处北半球,较大的南北纬度是中国气候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东北地区气候相对寒冷,冬季较长,冰雪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冰雪项目的发展。然而,根据东北地区东北雪域运动资源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其主要以体育旅游的名义,开展冰雪活动,并不真正用于冰雪项目的开展[2]。举办冬奥会对冰雪运动的资源开发与资料的深度整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3-7],也为我国冰雪项目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2.1 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现状

我国于1980年第一次参加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92年第一次在冬奥会获得奖牌,于2002年首次突破以往的成绩,获得了历史上第一枚冰雪项目的金牌。从此中国在冰雪项目方面开始爆发性的突破。尤其是2006年的第20届都灵冬奥会,我国参加了短道速滑等共计9个冰雪项目,并且最终取得了11枚奖牌,其中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5枚的佳绩。值得可喜的是我国在男子冰雪项目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也为后续我国在冰雪项目上的持续优势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部分冰雪项目在冬奥会中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但夺牌项目较为集中,距冰雪运动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

竞技水平的高低是用来考核一个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水平与普及能力状况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于我国的冰雪体育运动来说,奥运会的奖牌数量与质量是检验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体育大国,夏季奥运会中国队在奖牌上常常位列前三的位置。然而在冬奥会上的排名却不尽如人意,可见中国队在冬奥会的竞技项目方面并不占据优势。自1980年新中国首次参加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开始,到如今为止,中国队已经参加了10届冬奥会,其中也获得了一些成绩,共计夺得53枚奖牌,其中金牌12枚、银牌22枚、铜牌19枚。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中的优势项目,在中国队所获得的53枚奥运奖牌中,短道速滑项目包揽了30枚奖牌,占总奖牌数的56.6%,其中包含9枚金牌,13枚银牌,8枚铜牌。其他奖牌主要集中在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也逐渐实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同样,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值得兴奋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冰雪项目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重要的是冰雪项目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与优化[8]。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将是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重要转折。

2.2 制约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因素

2.2.1 有关冰雪运动的赛事较少

虽然每年都有一些国家级、省市级的冰雪运动赛事举办,但没有像CBA联赛、中超联赛这样形成职业化,没有相应的俱乐部,进而限制了群众基础的壮大以及相应的经济收入[9],导致运动员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参加国内比赛的机会较少,无法在比赛中进行锻炼,导致大赛经验较少,也无法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的竞技水平。

2.2.2 国内冰雪项目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首先,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开始接触冰上或雪上项目的时间较晚,而且多数是从其他项目转过来的。比如自由滑雪空中技巧类项目的运动员有很多是从体操或者蹦床项目转到雪上项目的,虽然勤奋刻苦的训练能够弥补一些不足,但在一些项目的难度,平衡性方面还是与国外冰雪项目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10]。而且,我国在冰雪运动场地的资源开发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冰雪项目对环境和场地的要求比较高[11],在国内能够符合条件的地区也仅限于东三省等地。而我国多数冰雪运动场地多出于盈利的目的,赛道的建造只适用于普通冰雪爱好者,适合运动员的专业性场地较少,现有的冰雪运动场地无法满足冰雪运动员对场地的需求,像雪橇、高台滑雪等专业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场地资源更是少之又少。虽然近几年我国开展雪上群众娱乐行活动的滑雪场地逐渐增多,但能达到专业的训练及比赛场地还是比较欠缺,既能开放给群众又能承办比赛的雪场更为紧缺,在场地的使用及利用方面还是远远不足。

2.2.3 参与冰雪项目的运动员少,选才压力大

与球类、田径、水上项目等一些夏季运动相比,冰雪项目的选才只能受限在东北地区寻找有天赋的运动苗子。以高台滑雪为例,目前国内只有吉林省开展了系统的训练,运动队中男队员20人,女队员10人,而且能进入国家队的男女队员更少,分别是10名和4名[12]。与国内屈指可数的人才数量相比,一些欧洲和北美国家早已将冰雪运动列入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大纲。在冰雪上玩耍已成为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广泛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因此,每当有重大比赛前,会把那些水平较高、具有发展潜力的冰雪爱好者送入专业的俱乐部进行专业的训练,并且会取得不俗的成绩[13]。反观国内传统的选拨和训练方式都是较为落后的。

2.2.4 “重训轻教”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我国现有体制下后备人才的培养遵循三级培养模式,通过一级少年体校选拔优秀的运动员至二级省体工队,然后再次选拔至三级国家体育队。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冰雪体育运动员的数量与质量均达不到预期。除此之外,我国对冰雪体育运动各方面资源的投入有限,对运动员的培养又出现“重试训练轻视教育”的现象。加之,金牌至上的观点导致后备人才的培养制度和机制发生变化,教练员求成绩心切导致后备人才培养过于仓促,导致培训效果差,后备人才能力低,而且更容易引发伤病。冰雪项目储备人才匮乏在我国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导致现阶段优秀运动员的储备表现出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储备人才系统处于失衡的水平。

2.2.5 冰雪项目运动员保障体系薄弱

我们国家运动员在训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仍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因此我们更需要保障他们的教育、医疗等各项权利,关注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解决他们就业问题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实际上,我们国家冰雪体育项目的管理存在“重在发展,轻视保障”的情况,保障制度仍不完善,冰雪项目运动员的保障制度仍缺乏规划,后备人才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运动员社会保障程度低,后备人才保障系统没有建立,因此冰雪项目后备运动员枯竭。

3 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举措

3.1 加强冰雪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

若想冰雪项目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不得不开阔视野,举社会之力,加大力度促进学校冰雪体育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提高对冰雪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加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学生投身于冬季体育运动行列[14]。十一届冬季奥运会以后,东北地区政府将亚布力的所有滑雪资源设施向学生开放,并且在寒假期间给予优惠,无需置疑这也会推动冰雪项目的全面发展[15]。在我国现有的社会机制下,要积极探索冰雪项目的发展方法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16]。转变后备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方法,为我国冰雪项目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合理的培养模式。

3.2 完善冰雪项目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冰雪项目运动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冰雪运动行业具有投资高、风险高、周期长与不确定度高的特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建立起相应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如社会保险、残疾保险、工作安置和福利等,并进一步完善这种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冰雪项目运动员的体育热情,并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成为冰雪项目运动员,为我国冰雪项目储备越来越多的潜在后备人才,实现冰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3 实现冰雪竞技体育与冰雪群众体育的一体化转变

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自从1995年颁布“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大战略之后,不仅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奋勇夺牌,我国更是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热潮,唤起了全民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然而我国的冰雪群众体育仍远远落后于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因为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仍是制约我国冰雪群众体育发展的一大因素。要想实现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更应充分重视冰雪群众体育的发展。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再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看作两个独立不相关的个体,而应该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看作一个整体,不能单单考虑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跨越式发展阶段,要努力实现冰雪竞技体育与冰雪群众体育一体化的转变,通过冰雪群众体育的普及来间接提高冰雪竞技体育的发展。

3.4 加快实现冰雪运动功能的多样化

目前,我国冰雪项目的各种资源开发仍远远不足,难以满足我国“后奥运时代”构建和谐体育发展的需求。构建和谐体育的关键是加强竞技体育的多样化,用以满足群众逐渐增长的多元体育文化需求[17]。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与分析辩证冰雪运动各个功能之间的关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竞技体育单一发展的传统观念,发挥冰雪运动的带动作用,巩固与加强冰雪项目在整个体育事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地位。

3.5 优化我国冰雪项目布局

如今我们不仅仅要保证各种世界级比赛中的奖牌数量,同时还要关注奖牌的含金量,优化项目布局此时就变得至关重要。根据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优势项目、潜力项目与新兴的冰雪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发展战略的定位,使得我国的冰雪项目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改变现有基础实力薄弱、整体水平一般、夺牌项目集中的局面,突出重点,分清层次,统筹与优化我国冰雪项目的布局。

4 结语

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不仅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世界对我国冰雪项目发展的认可,因此我们要借助冬奥会这样一个世界性的体育平台,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申办冬奥会是我国体育史上光荣的里程碑,既带动经济发展,扩大消费,更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给冰雪项目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冰雪项目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和强劲动力,同时也使得我国在由一个体育大国转变为体育强国的过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马旭.“申奥”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刺激效应[J].冰雪运动,2015,37(4):68-72.

[2]焦爱丽,李月铮.黑龙江省滑雪度假旅游市场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07,29(2):79-82.

[3]鞠明海.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5,37(1):90-93.

[4]黎映宸.黑龙江省冰雪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2):80-83,96.

[5]王倩颖.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持续发展的经济策略[J].冰雪运动,2015,37(2):76-79.

[6]宋大维,王忠.京冀地区滑雪旅游产业现状与经营策略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14,36(6):64-69.

[7]翟金英.我国滑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2):85-88.

[8]李宗浩,肖林鹏,江立峰,等.后奥运时期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报,2009,43(10):12-20.

[9]赵晶,闫育东,张亚楠.冰雪情,申奥梦: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6(7):8-11,37.

[10]谭祝平.我国参加冬奥会成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8):92-95.

[11]安妮.我国冰雪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124-127.

[12]张伟,田郁玫.我国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策略[J].冰雪运动,2014,36(2):42-45.

[13]宋国良,韩洪侠.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冰雪运动,2012,34(2):89-92.

[14]刘丽朋,刘巍.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07,29(6):48-51.

[15]赵凤英.以大冬会为契机推动哈尔滨社区体育建设[J].冰雪运动,2008,30(2):53-33.

[16]姜龙江,张卫新.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冰雪运动,2013,35(1):79-83.

[17]王诚民,郭晗,姜雨.申办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53-56.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of ChineseW inter Sports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W inter O lym pics

SUNRuo-kai,LIUChen
(Sports Science SchoolofQufu NormalUniversity,Qufu 273165,China)

The Success of bidding for 2022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as a boostwill further advanc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nd integrated utilization ofChinesewinter sports resources.With themethod of literature,the paperanalyzes the currentsituation and restricting factorsofChinesewinter sports.It finds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less winter sports competitions,the weak foundation,the imbalance of reserve personneldevelopment,the imperfectsecurity system for the athletes.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healthy,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of Chinesewinter sports,it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related measures as follows: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winter sports reserve personnel,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winter sports athletes,actualize the integrated transformation of winter competitive sportsandwintermasssports.

WinterOlympics;winter sports;theoretical research

G811.212/G80-051

A

1002-3488(2017)01-0009-03

2016-10-12;

2016-12-14

孙若凯(1992-),男,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篮球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后备竞技冰雪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花与竞技少女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