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雪地画制作选修课程的理论研究

2017-11-27谢明晔王凤强

冰雪运动 2017年1期
关键词:雪地冰雪应用型

谢明晔,王凤强

(黑龙江工程学院 公共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雪地画制作选修课程的理论研究

谢明晔,王凤强

(黑龙江工程学院 公共体育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冰雪选修课程质量,增添校园冰雪文化元素,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对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引入雪地画制作选修课程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雪地画制作课程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选修课程的内容与课程资源,适合在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雪地画制作课程能充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雪地画制作课程还能够为高校校园增添新的冰雪文化元素与冰雪景观。

雪地画;冰雪文化;体育教学;选修课程

英国艺术家西蒙·贝克(Simon Beck)在2004年雪地徒步行走,创造出了美丽而壮观的大型雪地画作品。2012年黑龙江工程学院体育游戏选修课程的师生们开始在课堂上创作雪地画作品,并计划将雪地画制作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雪地画作品特点是面积巨大,画面可以是学校的校徽标志、体育项目的标识、卡通人物形象、自然景象等等。其内容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为寒冷的北方冬季校园增添了新的雪地美景。雪地画制作是具有丰富冰雪资源的北方新的大众与校园冬季娱乐活动项目。

1 雪地画的定义

雪地画是冰雪季节在平整开阔的自然雪地上开展的平面图形设计与制作,其作品具有艺术性,极具观赏价值,整个制作过程是一种新型的大众冬季娱乐运动项目。

英国艺术家西蒙·贝克(Simon Beck)利用雪地徒步行走达到健身的目的,并在行走的过程中创造出巨幅雪地画作品,也在克服寒冷环境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耐寒能力。黑龙江工程学院的谢明晔老师带领选修课学生从2012年开始在校园的足球场地先后制作了四幅直径超过30m的雪地画作品,分别是校徽、射艺、篮球、人物。成为了校园内冬季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在雪地绘制棋盘,用雪块制作棋子,来一场雪地大象棋比赛,将冰雪游戏与棋类游戏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是雪地画制作的一种特别的形式。随着雪地画项目的开展,将会有更多的活动形式涌现出来。

2 雪地画的特点

2.1 雪地画具有艺术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天然的冰雪生态环境资源,经常能够创造出美丽壮观的冰雪景象,如冰雕和雪雕等,这些冰雪符号就够构成了人与自然共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北方特有的冰雪文化。

作为黑龙江省最具有代表性冰雪文化符号的雪雕和冰雕,是人们利用自然的雪和冰作为创作材料,按照预定的模型和图形雕刻成精美、壮观、形象逼真的艺术作品。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冰雪节是中国最大的冰雕与雪雕等艺术作品展出的时节。著名的哈尔滨太阳岛雪雕艺术博览会上,曾经不断创造出雪雕吉尼斯世界纪录。雪雕制作过程需要先把大量的雪堆积成大块的塑形材料,然后雕刻者用工具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形状进行雕刻,再塑形,最后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雪雕具有独特的洁白、庞大、细腻之美。如果说雪雕的美是圣洁的,那么冰雕的美更具晶莹剔透,胜过美玉。冰雕更具雕刻艺术与技巧,在哈尔滨的兆麟公园与冰雪大世界,每年冬天会聚集全世界最顶级的冰雕艺术家,创造出完美无瑕的冰雕艺术品。近几年,在雪博会上出现了雪墨画艺术,将雪作为画纸,在雪块上绘画作品。雪地画制作是利用大面积的雪地进行图形设计,按照预定效果图形清扫或者踩压雪地,从而达到艺术效果,过程更具体育性。因此,雪地画与雪雕、冰雕、雪墨画一样,都属于北方寒冷地区所特有的冰雪文化,是一种创新的大众娱乐冬季体育文化项目。

2.2 雪地画具有体育性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们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雪地画制作就具有这种体育特性。雪地画制作是一种新型大众冰雪娱乐运动项目,非常适合在北方校园内开展,尤其是体育场地资源丰富的大学校园。制作一幅网球场大小的雪地画需要20名同学3个小时的时间,整个过程同学们要耗费大量的脑力与体力劳动,在此期间心肺功能得到了锻炼。不仅如此,雪地画制作也培养了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需要默契的团队合作,从设计到实施过程,都要求成员之间分工协作,精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幅高质量的雪地画作品。各高校足球场是举办校内雪地画竞赛最好的场所,同学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院系组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则进行作品制作与评比,达到竞赛的娱乐效果。

3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雪地画制作选修课程的意义

3.1 雪地画制作课丰富了高校冬季体育课程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冬季体育课程在近些年发展较迅速,大学生可以自主进行网络选课,在选择冬季体育课程时,有了更多冬季体育项目与空间可供其选择[1-2]。诸多如滑雪,滑冰等冬季项目在经过竞技体育软式化改进后,更加适合大学生群体在课堂上进行。冰雪的阻力是提高学生下肢力量最好的方法和手段[3]。雪地行走本身就是一种抗阻力运动;光滑的冰面是培养学生平衡能力的最佳条件,可以让学生体验陆地上达不到的速度感受;冰雪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体育课程有着锻炼学生适应寒冷环境的特殊特性,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御寒能力和预防疾病,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对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冰雪项目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冬季体育冰雪课程也仅仅只局限于滑冰、滑雪课程。由于冰雪运动项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些项目对器材和场地要求严格,而且费用昂贵;有些项目涉及到安全问题不能开展;有些项目又受师资、授课时间等条件限制而无法开展[4],因此高校冬季体育课程设置单一,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5],造成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冬季体育选修课程大多只开设了滑冰课,少数高校开设了滑雪课的现状。

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明了高校学校体育教学发展方向与原则[6]。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体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课程项目应该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与地域特征选择运动项目,进行课程安排;并应结合学校自身师资、器材和场馆设施等不同资源情况确定课程内容。针对目前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冰雪体育选修课项目较为单一的问题,在校园里开展雪地画制作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雪地画制作操作简单,对器材要求不高,尤其是黑龙江省高校自然与场地资源丰富,尤其适合雪地画制作课程的开展。随着第一场雪的到来,各个高校的运动场都被大雪覆盖,洁白一片。传统冬季室外项目滑冰、滑雪等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物资才能开展,雪地画制作只要有“雪”这一自然资源便可以在校园内顺利开展,雪地画制作可以依靠徒步行走,也可以利用工具器材,不论依靠什么来制作都可以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学生在雪地画制作过程中既达到了健身目的,又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设计图形与画面过程极大发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选修课程的发展,丰富多彩的冰雪项目选修课也更多的走入大学校园[7-12]。高校开展雪地画制作选修课程将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冰雪文化爱好者,甚至是冰雪文化人才[13]。黑龙江省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和冰雪文化的发展需求,需要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冰雪复合型人才,从而促进黑龙江省冰雪事业更好的发展起来。将雪地画制作课程作为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冬季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黑龙江地区的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和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3.2 雪地画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团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名成员都是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的熵值越低越能发挥整体的机能,说明系统各个部分协调统一,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和谐融洽,越能促进团队整体的力量[14-15]。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在理解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基础上,能够为团队目标积极发挥个人的能力和特长,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在达到团队目标的同时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雪地画制作过程需要提前根据场地大小与环境等因素,设计出图纸模型,并且根据团队人数进行分工布置。每一名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务需要完成,在过程中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与才能。为了达到预定的团队目标,每个成员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合作完成工作。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学的集体生活需要学生们具备群体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雪地画制作课程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供了平台。每名同学都是雪地画制作团队的一员,制作精美的作品展现给大家,需要每一名成员付出自己的努力。负责清雪的同学是团队中的蓝领角色,整个过程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负责设计的同学是团队中的白领角色,肩负着整个作品的艺术设计任务;负责摄影的同学在整个过程中记录团队的活动过程等等。每一名同学都需要克服个人的价值取向,服从团队的价值。在负责设计的同学完成工作之后,负责清雪的同学们听从指挥,尽快将场地的雪按要求清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家互相理解,信任共同完成精美的雪地画作品,促进了成员之间的交流,让同学们体验了团队作业过程,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多数是汽车制造、土木工程、测绘等生产一线,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校期间的团队工作体验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具备了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更好的融入新的团队,积极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个人优势和作用。

3.3 雪地画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自主创新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是雪地画设计者必备的核心能力,冰雪艺术的创作本身就需要创造性和创新性。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雪地画制作课程恰到好处的提供了学生施展创造新事物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发挥创新意识,展现创造性思维能力。符合应用型教育教学培养人才课程设计原则和理念,完全适合在应用型本课院校开展。学生可以代表自己的团队参加校内外雪地画制作大赛,从事、组织、完成比赛过程中使实践操作能力迅速提高,实现自我综合能力的锻炼,让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有所运用,并实现创新应用。在与其他团队和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制作雪地画需要创编图形或者模型,绘制图纸、比例尺,实地测量,施工,布置分工等多项实践工作任务,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步都会影响到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因此,雪地画制作课程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中是完全可行的,实现了体育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学新模式改革的进程,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专业知识得以在不同领域发挥,大大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3.4 雪地画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认识美、欣赏美、评价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即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他们的审美能力,这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及社会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漫天飞舞的雪花,银装素裹的大地构成了北国特有的风光。雪本身就是大自然创造的艺术美景,雪地画是建立在这一自然景观基础上的艺术升华。制作雪地画过程,不仅仅是体能的提升,更是创造美的过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审美能力主要途径体现在艺术创造与欣赏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以美的规律和美的理想去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上积极的充满正能量的一员。

3.5 雪地画课程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各项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雪地画制作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雪地画所呈现的内容和自身所具有的冰雪文化都是校园文化重要体现。在欣赏雪地画内容过程中,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审美观点和角度,相同的是所有参与制作与欣赏雪地画的师生们都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的产生一所大学的内在文化向心力和凝聚力。校园雪地画是校园文化的一个缩影,能够促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缓解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陶冶情操,美化生活。校园主题的雪地画将深深印刻在每一名学生的脑海中,成为母校的一个缩影,更是青春的一次印记。

4 结语

雪地画依托于自然的雪地景观,通过制作者的精心设计与制作,绘制出完整的巨幅冰雪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雪地画的制作过程既是一次脑力与体力历练的过程,又是一次艺术创作的过程。它的创造和发展为冰雪文化填充了新的元素,为冰雪运动增添了新的适合大众的娱乐项目。

雪地画制作开发了新的高校冰雪课程资源,丰富了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学选修课程的内容,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雪地画选修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特征,为高校校园增添了新的冰雪文化元素和冰雪景观。雪地画才刚刚开始走入黑龙江省大学校园,各个环节都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与实践验证。在力求广泛开展的同时,应注重师资的培训,课程的建设,教材的编著等教学条件的满足。让雪地画在北方的大学校园得以普及,为北方高校的校园增添景色,为广大学生提供创造美的平台,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1]袁红.北方普通高校冰雪运动课程的开发与建设[J].冰雪运动,2006(3):96-98.

[2]薛红.黑龙江省冬季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探析[J].冰雪运动,2002(4):82-83.

[3]刘忠武,王永祥.冰雪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王美男,王洋.东北地区高校开展冰雪教学的有利条件、存在困难及对策[J].冰雪运动,2010,32(1):70-74.

[5]甄子会,李江.东北三省普通高校冬季公共体育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8,30(4):80-83.

[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2002-08-06)[2016-09-30].http://ty.whpu.edu. cn/4.htm.

[7]李慧茹.新课程理念下北方冬季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7,29(2):63-64.

[8]孙宏伟.高校冰雪运动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J].冰雪运动,2007,29(2):68-69.

[9]卢庆华,赵晓翠.以大冬会为契机推动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教学的发展[J].冰雪运动,2007,29(1):7-8.

[10]王晔,孟光.对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冰雪运动,2006(5):58-60.

[11]刘天悦.滑雪教学课作为北方普通高校冬季体育课的可行性分析[J].冰雪运动,2006(2):29-30.

[12]黄明.对我国北方高校冰雪课程设置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2)115-118.

[13]唐敏,高文智.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5,37(6):74-76.

[14]谢明晔.从系统论角度研究篮球比赛中团队合作的必要性[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6.

[15]刘岩.普通高校冰雪体育俱乐部教学研究[J].冰雪运动,2007,29(1):42-44.

TheoreticalResearch on Introducing the OptionalCourse of Snow Painting in the App 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XIEMing-ye,WANGFeng-qiang
(Public PhysicalEducation DepartmentofHeilongjiang Instituteof Technology,Harbin 150030,China)

It'simportantfor improving thestudents'comprehensivequality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improve thequality of ice-snow optionalcoursesand toadd the elementsof ice-snow culture.With themethodsofliteratureinformation,investigationand interview,thepaperhasa theoreticalresearch on introducing theoptional courseofsnow painting in the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in Heilongjiangprovince.Itthinksthatthecourseofsnow paintingcan enrich theoptionalcourse'scontentand resource of college physicaleduc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in Heilongjiangprovince;the course can fully improve theundergraduates'comprehensivequality suchasinnovationability,teamwork abilityand aestheticabilityandmeetthe reform goaland requirementof college physicaleducation;the course can add new ice-snow culture elements and landscape in college campus.

snow painting;ice-snow culture;physicaleducation;optionalcourse

G807.01

A

1002-3488(2017)01-0038-04

2016-10-29;

2016-11-14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91)。

谢明晔(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

猜你喜欢

雪地冰雪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雪地上的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雪地给我拍照啦
高桥:崛起中的“雪地靴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