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补偿机制研究

2017-11-23杨志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补偿体育锻炼

杨志强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补偿机制研究

杨志强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加快新农村物质建设的同时,如何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素养,特别是体育建设观念等,成为目前思考的重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受到经济、意识、场地等方面的制约,严重阻碍了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因此,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结合社会学、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就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完整的补偿机制,以期提升新农村下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体育健身;补偿机制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城市地区,无论是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是在文化等软件方面,其丰富程度都要高于农村地区。如通过相关的数据调查发现,城区居民在体育健身理念方面要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同时在体育健身方面,城市的健身场馆、健身内容等也要明显好于农村。对此,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平等享受社会改革成果,让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也可以参与健身,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也加大了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是,与城市体育设施的投资相比,其投入的力度还不足,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效果还不明显。为此,这些因素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一定的补偿,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和城市在体育健身方面的均衡发展。

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的制约因素

第一,经济收入带来的制约。对我国农村地区来讲,大部分都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同时,其在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方面都存在很多的局限。而正是这种局限,导致农村体育发展也相对比较缓慢和滞后。因此,要改变农村体育开展的现状,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广大的农村居民加入到体育健身队伍中来。而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应拓展发展的思路,通过增收的方式,并最终让健身能从现在的“输血”状态变为“造血”。

第二,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健身理念、场地和经费。观念决定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在广大农民传统认知中,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器械锻炼更是玩物丧志,更认为平时进行高强度的劳力劳动早就胜过稀松平常的体育锻炼。从整体上看,农民普遍存在着体育锻炼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而这些陈俗陋习制约着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个制约农民体育锻炼的因素是经费,要促进农民体育锻炼活动就需要经费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体育锻炼经费大部分都是依靠农村自筹的方式,而国家给予的拨款则显得非常少。由此,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体育受到严重的制约。再者,农村体育锻炼事业的开展落后,还与其体育场地的紧缺以及锻炼设施的缺乏密切相关,农村因其土地用途的特殊性而难以在建设体育锻炼场馆的思想上达成共识,锻炼器械更因交通、资金等原因难以添置,多数有体育锻炼意愿的农民只能选择在田间地头进行锻炼,一些小的农民体育锻炼团体则选择在学校操场、晒谷场等空旷处进行锻炼,在这些场地进行体育锻炼,一则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再者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其产生的噪音等问题还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长远来看是不可取的。

第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力度不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农村体育锻炼事业的开展迎来了契机,随着国家对民生、民主等问题的逐渐关注,一切有利于民生的活动都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一切有益于农民民主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推进农民体育锻炼事业的开展无疑是一件关乎民生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自然也受到政府和农民的广泛关注。对此,政府部门专门制订了体育健身计划,并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普及率要超过30%,每一个乡镇都要配备1—2名社会指导员。但是,部分人员对“农民健身工程”的认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认知还停留在“听说”或者是“不知道”的程度上。由此看出,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的推行还需要长期宣传,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对该工程的宣传不够,导致很多居民不知道,进而严重地制约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

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补偿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思路

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存在的制约问题,必须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补偿,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该健身工程的发展。对此,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制进行构建,具体(见下图)。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补偿机制构建办法图

(二)补偿机制具体构建

1.补偿机构。所谓的补偿机构,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农民体育加深工程的经费问题,这是基础,也是关键。而要解决该问题,还需要各个机构和部门的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经费来源。而笔者认为,要解决该问题,一方面,需要将农民体育经费纳入到县级财政预算中,加大对农村体育的补偿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省体育彩票中心、企业等的作用,通过从体育彩票中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农村体育发展。另外,除上述的两种方式以外,保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良性循环,还需要自筹经费,这是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输血”到“造血”的最后一个环节。

2.补偿对象。农民是农村体育健身工程补偿机制的主要针对对象,要实现农民全民参与体育健身锻炼活动中来的目标,可以讲究方式方法,通过先带动青壮年开展体育锻炼,以先运动起来的一部分农民带动其他人一起参与步骤进行。

3.补偿内容。(1)健康观念的补偿。农民传统观念中多体育锻炼的认识是不够的,一些地区还对体育锻炼怀有抵触情绪,要推进农民体育锻炼事业的发展,首要任务就是为农民灌输体育锻炼与健康的相关观念,并为农民进行健康检查,扭转农民重病才就医、无病就健康的落后思想。(2)场地设施的补偿。针对农村体育发展中、场地和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的共享利用,通过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从而加强对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在对学校场地进行选址的时候,也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布局,从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地区对体育设施的使用。另外,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通过在村委会等比较集中的场地布设体育设施,从让农民尽早地参与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当中。

4.补偿方法。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补偿,在方法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恰当,要充分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因此,在选择补偿的方法上,可以借助农村的节假日、集市和农运会等。其中,节假日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非常关注,也具有很强的文化氛围。因此在这个氛围下,大力提倡体育健身运动,对促进体育健身的普及是极好的机遇。如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可以在农闲的时候,多开展体育活动,并将体育寓于娱乐之中,最终促进体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其次,通过集市的方式,大力宣传和推广体育健身工程,如通过组织国民质量监测车开赴农村,并通过海报的形式对其进行宣传,达到提升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的目的。最后,则通过举办农运会的方式,如在每个镇定期举办一次农运会,带动农民参与农村体育的热情。

5.补偿的项目。补偿项目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地域环境内的不同群体、民族、性别等因素都影响着农民对补偿项目的需求,因此,补偿项目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以农民的真实需求为目的,落到实处。(1)民俗的项目。农民因其特定的生长环境与文化基础而对高技术性的体育锻炼项目难以胜任,因此,在选择农民体育锻炼项目时应当以民俗项目为主,在传统的拔河、荡秋千等项目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高技术性项目。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如乒乓球、篮球等,则在组织的同时,还需要对增加体育专业人员的数量进行指导。(2)竞技的项目。竞技项目对锻炼者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一些易于学习与掌握并且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热爱的竞技项目可以在农村进行推广。针对当地人口结构和季节、气候开展相应的竞技项目,例如在北方的冬季可以开展滑雪、雪地足球等竞技项目,既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也符合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节约场地的同时顺应民心。(3)娱乐的项目。娱乐性项目一般讲究趣味性和团体性,较适合儿童与妇女。当前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扭秧歌等娱乐项目就非常适合在农村开展,这类活动仅仅需要一块不大的空地与适当的音乐即可完成。而针对儿童则可以举办放风筝大赛和组织丢手绢游戏。

三、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建设方向,深入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就必须要结合农村体育发展实际,从内容、方法、项目、对象和机构等角度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补偿,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

[1]林学梅.英语翻转课堂促进幼师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刍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1):74-75.

[2]姚燕芬,潘建华.准男幼师职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职教通讯,2013,(17):67-69.

[3]李勇,萧楠,卢清.当前我国公立幼师招聘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139-142.

G812.42

A

1673-291X(2017)34-0025-02

2017-04-10

杨志强(1984-),男,陕西宝鸡人,讲师,从事体育产业研究。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补偿体育锻炼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比亚迪集团扶贫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解读补偿心理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