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亚:打造“双修”升级版争当建设美好新海南排头兵

2017-11-22王亦晴

今日海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亚市三亚全市

文|本刊记者 王亦晴

文明城市创建

三亚:打造“双修”升级版争当建设美好新海南排头兵

文|本刊记者 王亦晴

2009年,三亚历经17载努力,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这是我省首个“国家卫生城市”,既是荣誉和肯定,也是责任和担当,承载着广大市民游客更高的期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三亚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亚市把城市“双修”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载体,推进八大环境建设,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以实际行动扛起建设美好新海南的三亚担当。

推进“双修”永葆绿水青山,以优美环境引导文明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青山绿水,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三亚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国家住建部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5年以来,三亚以“双修”为抓手,实施山海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六大战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至2016年底,三亚修复抱坡岭、亚龙湾路口等8处受损山体,面积达23.7万平方米;修复2.6公里海岸线,累计补沙22.3万立方米,完成三亚湾15公里的原生植被保护和生态恢复。开展海水治污和珊瑚礁资源保护行动,对三亚河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10561栋、总面积610.8万平方米,是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的2倍多。把拆迁腾出的空地改造成公园绿地,叫停部分房地产项目改造成绿地等,增加公园绿地10多处,初步形成“一河九园”城市中心公园带。“双修”实现了让绿于民、让路于民、让景于民、让海于民、让田于民,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三亚的竞争力。

2017年,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严朝君带领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双修”升级版。一是工作要求提高。今年安排了42个“双修”项目,比去年18个增加了24个。二是将“双修”范围从城区延伸至全市。启动全市491个自然村的污水治理,完成33个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等。三是丰富“双修”内涵。将棚改纳入“双修”,启动33个棚改项目,计划拆违200万平方米,推进全市35个棚改项目,将惠及百姓十万多人。四是将“双修”与发展产业协同推进。推进亚特兰蒂斯、三亚新机场、文化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122个,计划投资551亿元。五是从硬件建设为主向硬软件并重转变。推进“创文巩卫”,提升城市文明程度。通过“双修”升级版打造,加快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设,让三亚生态更优、环境更美、城市更靓、实力更强、功能更完善、老百姓受益更多。

创新治理提升服务水平,以诚信环境践行文明

三亚是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著名旅游城市。据三亚市旅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三亚过夜游客达165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22亿元。三亚从游客最关心最关注的吃住问题入手,突出治理欺客宰客不文明行为,以打造良好的诚信环境推动旅游环境的全面提升,让文明旅游应成为这座城市最靓丽的风景。

一是加强诚信三亚建设。启动“诚信三亚”网络平台,定期发布“红黑榜”;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旅游市场整治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抓建设;开展诚信旅游服务巡访,对扰乱市场秩序、欺客宰客商业贿赂等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实行“一次性死亡”管理机制。

二是突出抓好海鲜经营整治。推动信息公开、透明,推进公平买卖、诚信经营,如在日常监管中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电子点菜系统,网上公布海鲜排档经营信息,同时开设了海鲜排档手机短信和微信咨询举报平台以及“三亚海鲜直通车”网络评价推广平台建设等。目前,海鲜排档电子网络监管模式正向其他专业市场进行延伸。

三是强化消费维权效能。2015年,三亚先试先行,创建了全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在旅游市场管理中形成了旅游警察支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执法部门“四位一体”的监管机制,在高压监管的态势下,旅游市场整体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旅游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数量从013年的159件,下降至2016年的1件,呈现“断崖式下降”,让市民游客的出行变得更舒心、更安心;同时,建成市民游客服务中心、开设了12345和12301全天候服务热线,推动全市旅游市场秩序逐步优化。今年春节黄金周,三亚2301旅游服务热线共受理旅游投诉510件,按时办结率100%,回访满意率94.59%。

四是大力推进文明旅游。今年初开始,三亚在各大景区景点旅行社开展“一分钟文明旅游引导”,通过这细小的一举一动,让游客如沐春风,体验到了优质的服务。今年月开始,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指导下,由三亚市旅游委和三亚市旅游协会评选出50家优秀旅游企业代表,广大市民游客纷纷为旅游企业投票,截至目前参与投票数已超过185万,浏览量达408万,在全社会掀起了争当旅游行业文明标杆的热潮。

创文巩卫打造幸福三亚,以全民参与激发文明

记者从三亚市文明办了解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三亚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共同幸福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美好新海南的“三大愿景”,以“创文巩卫”为抓手,积极推动全民参与文明创建。

一是加大投入,健全机制。2016年以来,三亚以“创文巩卫”为抓手,以全面提升城市卫生环境水平,打造良好的宜居环境为目标,动员全市人民共同扮靓扮美家园。安排4.17亿元用于道路建设、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破损路面和道路设施修补工程,对51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实施城市亮化工程,主城区和街巷装灯率100%,亮灯率达99%和95%。开展车辆乱停放、食品“三小”等九大专项整治,对查摆出来的7000多个问题进行精准整治。出台了《三亚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和《三亚市“门前三包”责任制试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0844份,将全市划分为858个网格,实现网格化管理。

二是领导带头,全民参与。三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率先垂范,带头干、坚持干,形成拼搏向上、奋发作为的合力。全市以最严格的考核,最严厉的问责,实现两个“确保”: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确保建立科学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三亚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来到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各单位干部职工参加环境整治,全市群众参与到这场环境卫生“保卫战”中。

三是深化群众性创建,推动志愿服务。2016年,开展三亚乡贤、三亚好人、最美三亚人、好家风好家训、美德少年、经典诵读等上百场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今年3月,先后启动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和深化22个窗口行业文明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动三亚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三亚国际化精品城市建设。同时,齐心协力,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目前,三亚市注册志愿者10万余人,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12%,注册团体246个,发布各类志愿服务项目2847个,累计服务总时长超过285万个小时,志愿服务的理念蔚然成风。如“七彩”志愿服务、候鸟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群众都融入到“创文巩卫”的工作中,成为三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蓝丝带海洋保护、新疆塔县支教、“大爱童心”“耳聪工程”等公益爱心品牌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和点赞。

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要求,三亚要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三亚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三亚的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的状态,补齐工作短板;举全市之力,全面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之城。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yq@163.com

猜你喜欢

三亚市三亚全市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