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共建共享健康海南

2017-11-22韩英伟

今日海南 2017年8期
关键词:全民卫生海南

文|韩英伟

全民共建共享健康海南

文|韩英伟

健康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强省富民的重要标志。实现健康长寿,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共同愿望。2016年8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10月25日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今后十四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对保障人民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4月,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健康海南”“引进培育健康产业集群,推动医疗健康产业跨域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养生健康岛”,将我省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5月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颁布了《“健康海南2030年”规划纲要》。近日,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结合海南实际抓好落实,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推动海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省卫生计生系统将抓住机遇,积极打造卫生计生事业与产业升级版,为提升海南国际化水平提供健康基础与保障。

“全民健康”——党和政府情之所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两项重要战略任务,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意义重大,内涵深远,任务艰巨,是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我省卫生与健康领域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推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发展,构建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实现了“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和“村村有卫生室”目标,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优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态势,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身体素质持续增强。2015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7.3岁,2016年我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8.97/10万、6.22‰和9.14‰,达到全国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并提前实现国家目标要求。如今,海南早已成为著名的健康岛、长寿岛、无疫区和养老宜居、健康度假的天堂,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省人民群众健康问题仍较突出,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如供给资源短缺、服务质量偏低、结构不均衡、卫生健康等发展模式粗放、人员结构不合理,深化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健康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仍需进一步增强,亟待从战略层面统筹协调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全民健康是健康海南建设的根本目的。建设健康海南,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要覆盖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其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特别关注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有效改善健康公平。要覆盖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确定慢性病、重大传染病、妇幼健康等若干优先领域,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干预,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绿色发展”——健康海南建设总基调

“绿色发展”是健康海南建设的前提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全面开展卫生、文明城市(镇)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检测评估制度。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巩固大气、水体、森林质量,把海南建设成为绿意盎然、更加令人向往的生态岛。

全面开展卫生、文明城市(镇)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划控制。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加强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行政村生活淡水设施覆盖率力争达到50%。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带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到2030年,全省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国家卫生城市数量实现海南全覆盖,把海南乡镇、农村建设成为各自文化特色突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适合居民生活养生(老)的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大力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乡镇。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海南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群众健康协调发展。针对当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编制实施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发展规划。广泛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工程,提高社会参与度。重点加强健康学校建设,加强学生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等相关政策。开展创建健康城市、健康乡镇、健康社区、健康村庄、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工作,加快示范工程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示范点,形成广泛开展创建的良好局面。到2030年,创建达标一批符合国家健康标准的单位。

全面推进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建设。构建全域生态保育体系,严格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持续保持蓝天、青山、绿水常在的全国一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形成“生态绿心+生态廊道+生态岸段+生态海域”的生态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全国唯一的省域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持续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着力建设美丽海南,大幅提升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平。在“十三五”时期打造净化、美化、亮化、彩化的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

“共建共享”——实现健康海南基本路径

全面推进健康海南建设,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调动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环境治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和减少伤害,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态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共治局面。大力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造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大力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宣教,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努力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政府层面,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发挥主导作用。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预警机制。健全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体制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改革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建设综合性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加快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妇幼健康保障水平。加强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治理、全民健身、健康教育等方面部门联动。整合城乡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健康医疗保障体系。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流通体制改革,增强群众医改获得感。

社会层面,要积极参与建设与推动。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推动医疗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等深度融合,配套发展第三方支持服务,打造一流医疗旅游品牌。放宽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产业、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医养结合、医药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等健康服务新业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推行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落实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居民层面,要发挥健康的主体作用,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从健康促进的源头入手,强调个人健康责任,通过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培养居民塑造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形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引导居民科学合理膳食,全面开展控烟限酒,促进人群心理健康,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推进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健全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

总之,推进健康海南建设要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省情,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推进全民共建共享,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作者系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本文责编/王亦晴 邮箱/jrhnwyq@163.com

猜你喜欢

全民卫生海南
全民·爱·阅读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智取红领巾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卫生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