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研究
——以“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例

2017-11-21朱玉竹

关键词:气候导图思维

朱玉竹

(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 西安 710100)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案例研究
——以“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为例

朱玉竹

(陕西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 西安 710100)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阐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其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提出思维导图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师的有效教学以及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思维导图;地理教学;应用分析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大脑基金会主席”东尼·博赞发明的[1]。他将思维导图定义为一种“放射性思维”,是为改进线性笔记的不足而被发明的一种非线性思维工具。一般而言,我们认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人们发散思维,激发大脑潜能,使各种错综复杂的知识变得清晰可见,便于记忆与掌握。目前,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据统计,大约已有25亿人在使用思维导图,其全脑思考的方法、层出不穷的创意以及完整的逻辑架构已被应用到各行各业[2]。鉴于思维导图带来的思考“红利”,笔者突破传统教学的授课模式、探究如何成功的把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学过程,分析思维导图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单位,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一节为例,来阐述思维导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案例

2.1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必然要从基础的备课开始,那么用思维导图备课和用传统教案备课有什么区别呢?思维导图又是如何应用在备课中的呢?接下来笔者和大家一一探讨。再者,备课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学设计的撰写,为了改变传统复杂的手写教案的方式,笔者设计了简单明了的思维导图式的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的“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的教学设计流程。

图1 教学设计流程

此教学设计流程旨在帮助教师掌握本节课备课中的要点信息,虽然在教学过程分支上不是特别详细,但它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思路,允许教师的思维自由的发散,不局限于死板的固定的教学流程[3]。我们先来看看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一般来说在备课时即使教师把课上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进教案,在真实的课堂上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设计的来讲课,这样一来,教案就易流于形式;同时,教案的撰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现在很多的教师都加入了抄教案的大军中。而今天笔者要讲述的思维导图相比较传统的教案就更有实用价值。首先,思维导图虽然不同于教案那么详细,它只提供一个思考的分支点,给教师一种更加轻松、更加开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4]。需要注意采用思维导图的前提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完整的把握,对教学过程要有不同的备选方案,上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思维导图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同于教案,思维导图要在绘制之前花费时间较多,比如研究教材和章节内容等,然后快速的绘制即可。

思维导图应用到教师备课中,首先是教师对教材及课标的把握,仔细研读所需讲授的章节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教材等资料,透彻分析这一章节的各个知识点,并从授课内容中找到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内在联系;然后进行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最后就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了,对于教学的具体过程这块,在思维导图中的体现可能不尽完美,不会像教案那样详细到一字一句都写下,教学过程作为思维导图的一个主干分支,我们最好的做法是次分支上必须要有导入的方法,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导图中体现的只是关键字,具体的要教师自己明白应该如何操作。如图1的教学设计,里面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以及教材分析,还有教学过程等。思维导图重点是教师的思维要体现出来,思考的过程很重要。当然了,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学过程这块还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这块单独再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如图2所示,把教材上的知识点全部列出来,重点讲解与自主学习的部分都标示清楚。这样一来,教师对本章节的内容就能一目了然了,接下来就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实施。

图2 知识点思维导图

2.2课堂授课中的应用

2.2.1课件“联姻”思维导图

导入新课。PPT课件展示撒哈拉沙漠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景观对比图,让学生比较为什么两幅图的景观差异如此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受哪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学生通过预习教材,知道这是因为组成两地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不同,因此两地的景观不同[5]。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之后,教师顺势导入新课,什么是自然地理环境呢?继而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教师引出气候,此时向学生呈现图2思维导图,让学生宏观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2.2思维导图引出重点

讲授新课。如图2知识点的思维导图提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环境部分知识。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它们分别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可自行在书本上掌握,此知识点比较容易理解,教师不作过多的讲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接下来就是重点知识的学习,对于重点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教学,其内容是影响气候形成因子的分析,首先教师带着学生看课本,弄清楚气候是什么,只有了解了气候才能来分析气候的成因。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时期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地经常性天气的综合表现。那么影响气候的因子是什么呢?如图3所示,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的简单图示,此思维导图上有四副图片,引导学生判断分别代表什么?

图3 气候形成因子

让学生观察图片,自由发挥想象,这上面的每一幅图可以怎么表述。让学生自己思考,同时教师再配合着使用PPT课件,展示1月份时海南和黑龙江气候的差异,让学生对比着一起思考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影响气候的因子是什么?让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归纳,继而展示图3思维导图的太阳图片后面的分支,如图4所示。图4是气候形成因子中的太阳辐射的知识分支图,从导图中很清楚看出分析太阳辐射这一因子应该掌握的关键词是什么,结合教师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图4 气候形成因子之一

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一步步引导着学生看图说话,回忆旧知识,联系新知识。再次展示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图片,启发同学们从气候类型、环流形势以及气候特征角度分析它们的气候差异,并对季风的知识加以回顾[6]。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并展示图3思维导图的第二个分支大气环流,如图5所示。

图5 气候形成因子之二

在学生分析撒哈拉沙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差异之后,教师利用此思维导图为学生进行补充讲解大气环流如何影响气候的,并给出关键字让学生方便记忆。如此一来学生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关键字,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的就是利用老师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世界洋流分布图》,同学们分析哪些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洋流对气候又起到什么样的影响?继续展示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图片,它的的山顶为什么会白雪皑皑?播放动画看迎风坡和背风坡气候的差异。学生自行归纳总结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气候。如图6所示气候形成因子中下垫面因素,此导图清晰的诠释了下垫面的三个方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教师根据导图一一讲解,学生掌握起来更加轻松。以上是影响气候形成因子的三个重要方面,那么除了这些自然的因素外,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活动也对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排放废热、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地表环境等对气候产生作用。图6清晰的展示了课标要求掌握的影响气候形成的各大因子,学生可根据此思维导图对本节的重点进行回顾记忆。

图6 气候形成因子

最后,教师带着学生回到图2所示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举例学习气候对地貌、土壤、生物以及水文的作用,此部分教师依然可采用课件联姻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教学,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以及南极企鹅的图片,说明气候对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即可。

2.2.3思维导图总结新课

本节课的新课讲完了之后,教师需要对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学生一起再把知识梳理一遍,此时可用到的思维导图是图2和图6,应用图2的导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主要有哪些,然后由学生自己对每一部分的知识再做更为详细的回顾,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回想老师的讲课过程,学生回答的不全面的再由教师进行补充,所有的知识回顾完了以后,应用图6的导图再次加深学生对本节重难点的理解,图6的导图要详细一点,可以使学生有条理的去记忆重难点的知识,最终消化新知识为自己的内在知识结构。

2.3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讲授完新课,教学过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课后作业的布置,课后作业是反映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关键指标,因此这一环节不可忽视[7]。每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画一张本节课内容的思维导图,要求自己独立完成,有新的思路和想法,下节课从中选取较好的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并让学生简单说明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

3、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8],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才能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教师注意。

第一,合理适时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过程要把握好时机,结合PPT课件,授课前应展示的内容与授课中和授课后展示的区分开来,授课前的思维导图应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知识;授课中教师图文结合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思维,抓住时机展示思维导图,使学生思考的内容更加系统有条理,此时的导图应是关键字组成的各知识点的细化;授课后应用思维导图给以总结,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感知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另外,合理使用思维导图还需要注意的是内容的选择上,对于陈述性的知识,教师可更多的利用导图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但是对于程序性的知识,不仅需要导图辅助,还需要有视频、动画等结合来促进教学。

第二,正确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绘制体现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与思考,因此绘制之前教师必修认真分析教材、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选择合适的图片、颜色、关键字来丰富导图[9],使之呈现出简单清晰的思维过程。不仅教师要学会正确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绘制出属于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过程的导图,这样对于章节小结十分有利。

第三,持之以恒应用思维导图。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坚持应用导图,每一次都用心设计,把思维导图当作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贯穿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思维导图才能发挥其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丰富教师教学过程,简化教师课堂小结,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教师长期使用思维导图教学,能无形中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以自身的思维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久而久之,学生发散思维慢慢形成,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对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导图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记忆的速度。

4、结语

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10],为教师的备课、上课、课后小结等环节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将其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对传统的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据笔者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这部分的文献并不多,虽然思维导图研究出现的很早,但是具体到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因此笔者此次的案例研究对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的参考价值还是比较大的。

思维导图具有图文并茂、外显性以及个体性等特点[11],把它应用在地理教学中一方面能给教师提供一种新奇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对教学研究欲望更进一步,不断的发现,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它可以减轻学生线性而又复杂的记忆负担,激发学生对于知识表现形式的好奇感,从而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因此,学生在课堂接受老师思维导图授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绘制以加深其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所以教师也要给予学生绘制导图的要求及充分的时间,然后展示学生绘制成果,提出意见,让学生慢慢把绘制思维导图当作一种学习方法,保证学生主体性发挥,保证学生真正从思维导图中受益。学生一旦学会这种思维方法,对他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思维导图教学的研究及应用是具有巨大的潜能及使用价值的。教师一旦使用,就要用心并坚持下去,让思维导图的优点在教学中展露无遗。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思维导图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研究也是数量不多,已知的近九年的相关文献大约97篇,因此思维导图在地理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需要加快步伐,使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辅相成,发挥出思维导图的内在价值。根据笔者此次的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研究可以体会到一点,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虽然深厚,但是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很好的掌握其本质内涵,导致部分教师把思维导图和其他的各种框图混淆,这样一来,不但教师没有用好思维导图,学生更是不能领悟思维导图带来的发散思维的意义。综上所述,要想在教学中发挥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教师本身必须要具有较高的能力,为思维导图与教学的完美结合研究出新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努力。

最后,笔者也认识到,本文对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师教学中的研究的阐述依旧不够深刻,那么如何使思维导图更好的应用到教学中,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变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新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待广大的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的进一步努力。

[1]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23-35.

[2]王 琴.谈教师如何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教学[J].学术问题研究,2015:1-2.

[3]邹少华.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126-127.

[4]郭 斌.试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15,(22):79.

[5]张俊生.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06):164.

[6]袁 刚.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6,(03):6.

[7]陈君利.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6,(20):5.

[8]吴 燕.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6.

[9]张 颖.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3-6.

[10]胡继中.借鉴思维导图异课同构,促进单元模块高效教学——以高中地理鲁教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1):5-6.

[11]梅永华.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实践浅析[J].学周刊,2016,(1):40-41.

(责任编辑:王国红)

Acasestudyofmind-mappingintheprocessofgeographyteachinginhighschool—A case study on "Climate and its role in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ZHU Yu-zhu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 Colleg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 China)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through studies on some cases to analyze its influence in teaching and students' studying and to find out some problems whi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o this paper will provides new methods to teachers'effective teaching and students'high effeciency learning.

mind map;geography teaching;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G632.0

A

2096-3130(2017)05-0111-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5.026

2017—05—07

朱玉竹,女,湖北襄阳人,陕西师大旅游与环境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气候导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