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分析①

2017-11-21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颌面负压颈部

李 明

(远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远安 44420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分析①

李 明

(远安县人民医院,湖北 远安 444200)

目的: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6-12于我院就诊的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磺胺米隆冲洗能够有效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药物冲洗

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口腔、颜面、颌骨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吞咽困难以及张口受限等,同时会导致脑、肺部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有效应用抗生素、及时切开引流处理感染并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2]。本文观察分析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6-12于我院就诊的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符合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诊断标准,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男34例,女22例,年龄26~64岁,平均(47.42±3.94)岁,平均(8.89±1.72)d;对照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29~67岁,平均(47.93±4.06)岁,平均(8.75±1.64)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均征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及患者的同意,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具体为:患者全麻,在CT检测下确定脓腔位置,切开脓腔,分离皮下组织或者组织间隙,排除脓液,用碘伏与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按照创面大小修整负压封闭材料后置入脓腔,切口处引出引流管并固定,另一端与引流瓶连接,缝合切口。术后8h开始负压引流,负压60kPa,每隔4h关闭负压,采用醋酸磺胺米隆溶液5~20mL灌冲,20min后,采用生理盐水50mL冲洗脓腔。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治疗,具体操作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WBC、CRP、PCT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56,(%)]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BC、CRP、PCT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BC、CRP、PCT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中,1例败血症,并发症发生率1.79%;对照组中,1例心力衰竭,2例纵膈炎,4例败血症,并发症发生率1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644,P<0.05)。

3 讨论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会波及患者的颌面皮肤、黏膜、筋膜、脂肪、结缔组织、肌肉、神经、血管、淋巴结及涎腺,由于人体颌面存在筋膜间隙,感染侵入会破坏脂肪与结缔组织,波及邻近几个间隙,形成了弥散性蜂窝织炎[5]。若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败血症、中毒性休克或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早期有效的诊断治疗是关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有效缩小创面,消灭死腔,刺激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康复时间,具有冲洗简便、引流高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疼痛等特点[7]。磺胺米隆是广谱抑菌剂,可以迅速渗入创面及焦痂,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烧伤后继发创面感染[8]。

本文观察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WBC、CRP、PCT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9,10]。

综上所述,采用以负压封闭引流为主的脓肿切开术联合磺胺米隆冲洗能够有效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姚宏,曹健,杨林,等.小切口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对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6):511-513

[2]潘璐璐,方一鸣,林崇翔,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6):405-408

[3]王磊磊,赵洪增.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经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5):117-118

[4]章功杰,陈松军,郑珉,等.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探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4):393-396

[5]蒋锐平.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76

[6]董青山,郭家平,李志进,等.颌面颈部深部化脓性感染的微创负压引流方法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9):554-556

[7]刘学源,李金兴,赵宏伟,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下肢挤压伤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1):89

[8]李长波,翟饶生.VSD联合外固定架治疗下肢GustiloⅢB、ⅢC型骨折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37(6):114,116

[9]Orlandi R R, Kenndy D W. Revision endoscopic frontal sinus surgery.Otolaryngol[J].Clin North Am.2011,34(1):7-90

[10]Koreas G B,editor.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 cal results[J].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3,10(12) :73

李明(1979~)男,湖北远安人,本科,主治医师。

R781.9

B

1008-0104(2017)05-0172-02

2017-06-28)

猜你喜欢

颌面负压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