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分析①

2017-11-21王驰仲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硬化

王驰仲

(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分析①

王驰仲

(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4-01~2014-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梗塞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住院的77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非梗塞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 结果:脑梗塞组患者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与非脑梗塞患者动脉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塞组患者动脉斑块中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无斑块比例与非梗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脑梗塞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和无斑块比例与轻度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类型具有相关性,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脑梗塞;相关性分析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国内老年脑梗塞患者人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脑梗塞是临床上危险性最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多好发于老年患者,该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较快以及病情凶险等临床特点,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1]。临床研究报道,心血管疾病常见的病理学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临床特点主要为受累动脉病变由血管内膜开始,并存在各种病变情况并存,如局部有复合糖类和脂质聚集,钙质沉着和纤维组织增生,动脉中层不断退变等[2]。近几年来文献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脑梗塞疾病中一个重要危险因素[3],为进一步了解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和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防治老年脑梗塞疾病的发生, 本文选取2014-01~2014-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梗塞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住院的非脑梗塞患者作为非梗塞组,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类型比例以及不同病变程度的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类型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4-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梗塞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住院的77例非脑梗塞患者作为非梗塞组。脑梗塞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61~79岁,平均(65.1±2.4)岁,并发疾病包括高血脂者10例、高血压者16例、糖尿病者12例、冠心病者14例,其余4例合并2种及其以上;非脑梗塞组患者中男51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64.8±2.6)岁,并发疾病包括高血脂者16例、高血压者22例、糖尿病者19例、冠心病者16例,其余4例合并2种及其以上。两组患者上述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脑梗塞患者动脉硬化斑块类型诊断方法

所有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均采用VIVID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美国GE公司生产)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7~10)MHz,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体位,对其颈动脉窦部、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处等进行探查,测定血管内膜和中膜厚度(IMT),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类型和数量。诊断标准:正常的颈动脉内膜较为光滑和纤细,血管壁具有典型的“双线征”;内膜增厚指IMT为(0.9~1.3)mm,斑块形成指IMT在1.3mm以上。根据斑块组织超声影像学和病理学基础特点将其分为软斑块、硬斑块和混合斑块。参照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重度(评分为31~45分)、中型(评分为16~30分)和轻型(0~15分)。

1.2.2 治疗方法

脑梗塞患者对并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予以烟酸、硝苯吡啶扩血管,对于进展性脑梗塞患者予以尿激酶溶栓,必要情况下实施血管手术以及血管扩张成形术。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患者颈内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

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85.7%,48/56)与非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16.9%,13/7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41,P=0.0000)。

2.2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患者不同动脉硬化斑块类型比较

脑梗塞组患者动脉斑块中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无斑块比例与非脑梗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脑梗塞组和非脑梗塞组患者不同动脉硬化斑块类型比较

与非脑梗塞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不同病变程度的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类型比较

中重度脑梗塞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硬化和无斑块比例与轻度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变程度的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类型比较

与轻度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复发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同时也是国内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4]。虽然临床学者对缺血和缺氧性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机制尚未统一,但多数临床医务工作者均普遍认为血流动力学、颈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是引起缺血和缺氧性脑血管疾病的基本患病机制,在发病过程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以及栓塞脱落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研究认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上脑梗塞患者常见的一个危险因素,多数脑梗塞患者是因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不断发展所引起,国外文献报道,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梗塞患者人数占到所有脑梗塞患者人数的(19~35)%[5]。所有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和脑梗塞之间的关系对提高脑梗塞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颈动脉包括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动脉分叉处等管壁出现IMT增厚,内膜下脂质聚积、管腔堵塞或狭窄、斑块形成等。文献报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复杂多变,目前临床上存在血小板聚集、脂肪浸润、平滑肌细胞克损伤、血栓形成以及脂蛋白修饰等不同学说,其中血流动力学末梢低灌流和血栓栓塞学说获得广大临床学者的公认[6]。临床研究报道,由于颈动脉起始段和颈总动脉分叉处脂质较易沉积,且血液流动缓慢,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般常出现在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和颈总动脉主干也常见,这可能与血管内血液切应力相关。国外研究报道,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塞的一个主要因素,斑块主要包括硬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斑块等。由于斑块表面粗糙,尤其是壁龛处或溃疡斑块均是脑血管栓子的好发处,而暴露的血管壁肌层较易诱发血管壁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过程,斑块的性质和数量随着病情和病程发展变化有关,一般情况下软斑块发展变化较快,容易发生脱落和出血,脑梗塞发生危险性明显增加;硬斑块较为稳定,危险性相对较小,未见并发症发生。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塞相关,然而其相关的程度与不同脑梗塞亚型之间的关系也不相同[7]。有文献对脑梗塞不同亚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能提高脑梗塞发病风险,然而脑梗塞发病风险和颈内动脉斑块出现的部位无相关性,但是随着病变处斑块数量的增加脑梗塞发病机率也不断增加[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与非脑梗塞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梗塞组患者动脉斑块中混合斑块、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无斑块比例与非梗塞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脑梗塞的出现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相关性。本文研究还发现,中重度脑梗塞患者混合斑块、软斑块、硬化和无斑块比例与轻度脑梗塞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类型具有相关性,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有关。

[1]王耀,朱启云,李光布. 74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2015, 13(5): 854-856

[2]蔡敏,马璟曦,罗春阳,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2, 41(7): 656-657, 660

[3]罗萍,王丽霞,朱好辉,等.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4, 31(2): 289-291

[4]焦岩,徐江涛.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 重庆医学,2012, 41(6): 550-551

[5]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 25(1): 54-56

[6]申丽红,梁小乐,高旭光.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 16(3): 237-239

[7]罗国刚,韩建峰,王琳,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 9(3):123-127

[8]肖文,李仓霞,薛海龙,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 11(3):266-268

王驰仲(1982~)男,河南安阳人,硕士,主治医师。

R743.33

B

1008-0104(2017)05-0158-02

2017-04-12)

猜你喜欢

脑梗塞颈动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