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①

2017-11-21任玉红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瑞滨卡培控制率

任玉红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河南 新乡 453000)

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分析①

任玉红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河南 新乡 453000)

目的:分析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10~2016-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个人的意愿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比组32例。对比组采用长春瑞滨治疗,实验组采用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64%、46.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6.7%,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7.5%,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药物应用有效率与安全性值得肯定。

卡培他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临床效果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够清晰,早期诊断与辅助治疗尽管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但是仍然是造成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晚期乳腺癌患者难以治愈,临床治疗多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主。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卡培他滨为主的化疗药物开始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得以应用。本文将2015-10~2016-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临床治疗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践观察。通过临床实践研究发现,一线治疗用药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应用的效果理想,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10~2016-10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7~81岁,平均(55.12±3.15)岁。23例患者出现肺转移,15例患者出现肝转移,14例患者出现骨转移,13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组织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58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按照患者个人的意愿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比组32例,组间各项基础资料、临床症状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分组研究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在穿刺病理、影像学检查后发生复发性转移。(2)患者预计生存时间高于或者等于3个月的患者,KPS评分≥70分。(3)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检查均符合化疗的相关标准[1]。(4)一线治疗采用卡培他滨与替吉奥治疗,患者无药物应用禁忌证[2]。(5)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治疗。

1.3 治疗方法

对比组采用长春瑞滨(国药准字H20113485,广州白云山汉方现代药业有限公司)治疗,长春瑞滨25mg/m2,静脉滴注[3]。实验组采用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123425,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卡培他滨2500mg/(m2·d)早餐、晚餐后30min口服,连续治疗1~14d。休息7d后,3周为1个周期。

1.4 评价标准

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完全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治疗后病灶完全消失,治疗结束后4周疾病仍然未复发,即代表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病灶面积减少30%及以上,患者维持治疗4周仍然没有出现复发情况,则表示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病灶面积减少低于30%,但是患者维持4周治疗后未出现新的病灶或者持续扩大,则表示疾病稳定。患者治疗后病灶没有减少,或者患者出现病灶面积增加的情况,则表示疾病进展。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各项资料的对比与计算,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采用%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与对比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对比

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64%、46.8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6.7%,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7.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比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对比

2.2 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且近些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存在复发、转移等不良反应,危及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接受4~6个疗程的一线治疗且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者控制后,可以选择继续实施维持治疗,进而进一步控制患者疾病的发展,延缓患者疾病进展速度,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晚期乳腺癌患者长时间带瘤生存,临床治疗的主旨在于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紫杉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是当前临床治疗晚期浮现爱的常用药物。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科学选择适宜接受化疗的患者,明确药物的疗效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科学选择晚期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药物。

长春瑞滨与卡培他滨均为当前临床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常用药物,长春瑞滨的药理作用主要为与微管蛋白融合,使之能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胃管出现阻碍。长春瑞滨属于周期性特意药物,药物浓度高于12nmol的时候,能够阻止G2~M期,药物治疗效果比较突出,能够快速改善乳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4,5]。长春瑞滨对轴突微管的亲和力较强,能够诱发神经毒性,故而其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不可忽视。

卡培他滨是一种能够在体内转化为5-FU的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氨基甲酸酯类药物,能够有效避免细胞分裂,发挥干扰RNA与蛋白质合成的效果。卡培他滨是当前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晚期原发性癌症治疗药物,比如转移性乳腺癌、原发性乳腺癌、直肠癌以及胃癌等等。临床治疗中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消化系统常见的不良反应包含恶心、呕吐等。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多见于老年患者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含感觉麻木、无痛感或者疼痛感,皮肤肿胀或者出现皮炎等。心血管不良反应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且临床症状多不严重。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定期为患者实施肝功能损伤。由于卡培他滨的毒副作用比较显著,对胎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应用于妊娠期妇女中。

卡培他滨临床治疗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身体素质、机体功能等科学调整药物应用剂量与药物应用方式。针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通过卡培他滨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不需要对肝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药物剂量调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儿童患者等,尚未进行卡培他滨药物动力学研究。但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较于年轻患者,其对卡培他滨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将会显著提升,故而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

本次临床调查实践研究中,实验组与对比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64%、46.88%,且实验组疾病控制率为96.7%,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87.5%。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方面,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低于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数据对比结果证明卡培他滨在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上述观点,卡培他滨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控制效果比较理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药物应用有效率与安全性值得肯定,建议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维持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闫石,孟庆威,蔡莉.卡培他滨与铂类在晚期乳腺癌一线二线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1(21):42-47

[2]罗海涛,邹静荷,古伟光,等.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联合化疗有效的复发转移三阴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5,24(18):3357-3359

[3]张艳芳,牛春莲,张春珍,等.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05(15):402-404

[4]岳健, 马飞, 张灵小,等.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或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 2013(21):1304-1308

[5]于理想, 余之刚. 多西他赛联合长春瑞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1, 38(3):199-202

任玉红(1969~)女,河南新乡人,本科,副主任药师。

R737.9

B

1008-0104(2017)05-0128-02

2017-04-19)

猜你喜欢

瑞滨卡培控制率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长春瑞滨诱导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SKOV3凋亡及降低端粒酶活性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长春瑞滨单药与联合铂类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