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①

2017-11-21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对胸腔积液IL-6、IL-8和hs-CRP水平的影响①

尤英霞,黄庆红,闫莎莎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并探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对胸腔积液IL-6、IL-8、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04~2017-01收治的78例结核性胸膜炎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胸腔穿刺后注入地塞米松和尿激酶,对照组39例在胸腔中注入尿激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腔积液IL-6、IL-8、hs-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34/39)、66.67%(26/3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地塞米松;尿激酶;结核性胸膜炎;疗效

结核性胸膜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指结核杆菌及其自溶产物、代谢产物进入超敏感机体的胸膜腔导致的胸膜炎症。研究表明,IL-6、IL-8、hs-CRP的过度表达于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1,2]。以往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多采用抗结核药联合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临床疗效欠佳。本研究中,笔者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来自于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8例肺结核胸膜炎患者。按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划分组别,即观察组39例,包括男21例,女18例,年龄22~75岁,平均(48.5±2.8)岁;胸腔积液情况:单侧26例,双侧13例;对照组39例,包括男23例,女16例,年龄24~77岁,平均(50.5±2.9)岁;胸腔积液情况:单侧27例,双侧12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均衡性高(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HRZE/4HR为基础治疗方案,每间隔1d即实施胸腔穿刺,抽出胸腔中的积液,每次抽液总量<1000mL,直到胸腔内积液抽完为止。对照组:本组患者在胸腔内注入0.9% 20mL氯化钠注射液与20万U尿激酶的混合液。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5mg地塞米松,以0.9% 20mL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注入胸腔。疗程:4周。

1.3 检测指标与评价标准

检测指标: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胸腔积液中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标准: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胸腔积液完全吸收。(2)有效:不需要继续抽液,患者症状已有显著性改善。(3)无效:胸腔积液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胸腔积液增多,有持续恶化倾向。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7.18%(34/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n=39,%)

2.2 IL-6、IL-8、hs-CRP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IL-6、IL-8、hs-CRP水平变化情况

3 讨论

结核病胸膜炎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本病以白细胞浸润、胸膜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强为病理改变,随着疾病进展,可继发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表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伴胸腔积液,而胸腔积液的发生因结核性胸膜炎所致[3]。感染结核杆菌后可激活机体中的细胞免疫,从而是胸腔内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介导胸腔内的炎症反应。IL-6、IL-8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前者可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T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研究表明,结核杆菌感染能够促使机体分泌大量的IL-6,尤其是在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IL-6的水平较高[4]。IL-8可诱发炎症反应,既往研究证实,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中IL-8的水平有显著性提高[5]。而hs-CRP则是急性期的反应蛋白,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外周血及其胸腔积液中的表达较高。尿激酶是从健康人尿中或人肾组织培养中获得的酶蛋白,其作用是将患者胸腔内的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而纤溶酶的作用是清除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网状黏连,减轻胸腔积液中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的作用,从而起到减轻胸腔黏连的程度。而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其作用机制是降低胸腔内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介质以及过敏介质的释放,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胸腔积液的渗出及吸收[6]。不仅如此,地塞米松还能抑制感染结核杆菌后发生的变态反应,避免大量纤维蛋白沉积子在胸腔积液中,从而减轻胸膜肥厚黏连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hs-CR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说明两者联合用药可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说明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的临床疗效更显著。综上所述,临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胸腔积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1]白党强,周瑞.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6):74-75

[2]赵洪丽,顾秀英,王淑艳,等.6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1):72

[3]李广德,程小星.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5):104-108

[4]胡静.地塞米松与尿激酶联合应用于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6):890-891

[5]杨庆仁,汪建平,胡建鹏,等.尿激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0):162-163

[6]张务敬.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在早期黏连性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5):2838-2840

[7]王学娟.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早期粘连性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53-55

尤英霞(1974~)女,河南南阳人,硕士,主治医师。

R561.1

B

1008-0104(2017)05-0091-02

2017-03-16)

猜你喜欢

胸膜炎结核性尿激酶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加用激素的疗效观察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