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

2017-11-21卢静

社会观察 2017年9期
关键词:金砖动力利益

文/卢静

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

文/卢静

金砖国家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合作群体,一直备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上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出现了不同的认知,反映出不同的分析视角。全面把握国际社会的认知,对推动新形势下金砖国家可持续合作有着积极意义。

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不同认知

总体来看,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问题出现了悲观派的动力匮乏论、乐观派的动力充足观和观望派的动力不稳定说三种不同的认知。

(一)悲观派的动力匮乏论

持悲观派观点者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从金砖国家的内部异质性和竞争性、合作机制的不成熟、集体身份的缺失,以及金砖五国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等方面,认为金砖国家合作动力不足且阻力明显。

首先,金砖国家内部突出的异质性和竞争性对其合作阻力明显。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差异;二是经济关系的竞争性;三是双边关系中仍存在不信任感、矛盾甚至潜在冲突。其次,金砖合作机制的不成熟与不完善使金砖合作动力不足。金砖合作机制自成立之初就存在着目标和功能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并且,论坛式合作使其法治化程度也不高。此外,金砖国家合作的不同机制间还存在职能重叠、分工不明等问题。再次,集体身份的缺失制约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国家存在的内部异质性以及明确集团标准的欠缺,使其面临集体身份缺失问题,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的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金砖国家形成共同身份的难度。最后,金砖五国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对其相互合作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普遍呈现疲软和增长减速态势,这也深刻影响到金砖国家合作。

(二)乐观派的动力充足观

持乐观派观点者主要来自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他们从金砖国家利益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合作机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以及金砖共识的形成等方面,认为金砖国家合作动力十足、前景光明。

首先,共同的国际战略诉求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巨大动力。金砖五国均是各自所在地区的大国和领导者,有着强烈的全球抱负。金砖国家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可能实现其国际战略利益。共同的国际战略诉求仍将是推动其开展相互合作的巨大动力。其次,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使金砖国家经济合作潜力巨大。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大国,均面临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并且,金砖国家之间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具有较高同构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稳定呈现出很强的协动性,经济关系具有显著互补性和比较优势。这使得金砖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潜力巨大。再次,合作机制化建设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国家合作十多年来进展顺利,合作机制建设和网络关系稳步推进。制度化合作使得金砖国家在各发展领域不断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最后,金砖共识的形成成为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要助推力。“金砖”已经从外在的身份标签转化为内生的共识,有助于金砖国家的进一步团结与合作。

(三)观望派的动力不稳定说

持观望派观点者在国际社会中广泛存在,他们对金砖国家未来合作前景持走着瞧态度。他们认为,金砖国家在继续寻求并扩大共同利益、有效管理内部事务、保持合作机制生命力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能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也使其合作动力存在不稳定性。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作为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物,能否在后危机时期保持生命力仍有待观察。尤其是在后危机时期,国际环境已发生了一些不利于金砖国家合作的变化,在新形势下,金砖国家面临着如何相互认识、如何对相互关系进行有效管理的问题。此外,共同利益是金砖国家合作的基础,但五国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甚至竞争性利益,金砖国家能否将共同利益置于各自特殊利益之上、坚持求同存异推进合作,尚有待观察。

综上所述,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者的心态和意愿。乐观者看到的是金砖国家间的共同性和互补性,强调金砖国家合作的有利因素和所取得的成绩;而悲观者则看到金砖国家间的差异性和竞争性,强调合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友善者希望看到有着美好前景的“金砖”,从而唱响金砖国家合作;而敌视者眼中则更愿意看到褪色的“金砖”,唱衰金砖国家合作。作为金砖国家成员,我们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金砖国家合作,同时采取切实行动推动它走得更远。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所持的不同心态和意愿,也反映出不同的分析视角和思维逻辑,并客观地揭示了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复杂性和合作进程的不确定性。

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不同分析视角

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知反映出了权力政治、利益和谐、身份政治、功能“外溢”和全球治理等不同分析视角。了解不同的分析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

(一)权力政治视角

权力政治视角是国际社会分析金砖国家合作的一个重要视角。从该视角来看,金砖国家有着共同的强烈政治诉求,即增强国际权力,特别是增强国际体系中的制度性权力和话语权。这种强烈的政治诉求推动着金砖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在国土幅员、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和增速等方面的庞大规模与突出表现,使其在国际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当前的国际体系制度架构并没有使经济实力已经增长起来的金砖国家拥有相应的制度性权力,金砖国家要求在全球治理中有更大代表性和政治话语权。所以,金砖国家合作的“最大动力源于地缘政治”。

权力政治视角使我们看到推动金砖国家合作背后的强烈政治诉求。然而,金砖国家对权力的诉求必然导致与现有权力主导者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关系,使守成大国能够包容和接纳金砖国家,是国际社会需要考虑的重要现实问题。

(二)利益和谐视角

从利益和谐视角来看,国家间利益具有互补性和协调性,合作能实现优势互补、各方获益。金砖国家内部虽然存在差异性甚至竞争性国家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可以通过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协调机制,实现各方利益和谐。

在经济方面,金砖国家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各不相同,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金砖国家间经贸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共同的政治利益使金砖国家有可能超越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差异进行协调与合作。因此,金砖国家一直努力建成“塑造新的国际关系和合作范式的可靠的、建设性的集体”。

在利益和谐视角下,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充足、前景乐观。但也应注意到,随着环境的变化,各行为主体对国家利益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在现实中,难以保证合作方始终追求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所以,如何建立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各方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三)身份政治视角

从身份政治视角来看,金砖国家的国际地位决定了其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和行动目标,并建构着自我身份,这种身份认同推动了金砖国家合作。

金砖国家因共同的国际地位而拥有共同的世界新秩序愿景,一种观点认为“对全球资本主义不公正的强烈不满情绪”会使金砖国家“通过联合形成反霸联盟,进而追求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世界秩序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砖国家“并不是真正努力为世界秩序的现代性或其他意识形态而斗争”,其反霸权、反体系的宣传远不是倡导极化对抗和利益对抗,而是努力构建一个更大、更均衡的全球资本主义。

身份政治视角使我们看到身份认同对金砖国家合作的推动力。但“身份”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呈现出来的,金砖国家的身份认同必然造就一个“他者”的存在,这也自然带来了“他者”的阻力,影响着金砖国家合作。

(四)功能“外溢”视角

从功能“外溢”视角来看,金砖国家在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功能性合作会产生“溢出”效应,使别的部门也产生合作需求,从而推动更多部门间的合作和联合。

金砖国家合作的基础和优先方向是经济金融领域,而经济领域合作产生了“溢出”效应,使金砖国家合作向经济发展、政治安全和社会文化等领域的诸多议题全面扩展。金砖国家合作领域的扩展也扩大了彼此合作空间,提升了合作潜力,并推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功能“外溢”视角有助于解释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制度化合作能够在该制度诞生的有利条件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继续推进。但由于缺乏对金砖国家行为的社会能动性和国际结构性因素以及二者互动关系的分析,难以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予以充分解释。

(五)全球治理视角

从全球治理视角来看,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的需求与金砖国家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能够解释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加强全球治理是大势所趋。而国际权力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使得改革现有全球治理机制、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金砖国家的“人口规模、GDP、军事力量、外交影响力等因素,使其有能力在联合国等多边国际场合表达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利益和关切”。国际社会也认识到,“全球峰会如果没有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参与,将失去合法性和包容性。金砖国家也认为有义务在全球安全、反恐、气候变化等重要国际问题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出声音。因此,作为新兴大国和全球利益攸关者,金砖国家有能力、也有义务为应对全球挑战作出贡献,在做好自身事情的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全球治理的分析范式,有助于提升金砖国家的合法性。但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平衡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是金砖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国际认知看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着力点

全面把握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各种认知,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认识水平,也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既需要努力塑造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与环境,营造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的良好国际舆论氛围,也要在不同的分析视角中寻找金砖国家新的合作增长点。

(一)讲好金砖故事

在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是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需要我们讲好金砖故事、传播好金砖声音。为此,我们要突出以下三点:

第一,利益交汇点。金砖国家一直积极努力扩大金砖国家内部及与世界的利益交汇点,编织更大、更紧密的利益网络,打造互利合作新模式。一方面,金砖五国具有共同或互补性利益,特别是在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使其利益交汇点增多,经济合作空间巨大。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金砖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高度交融。与此同时,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也扩大了金砖国家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交汇。因此,金砖国家可以通过扩展和深化利益交汇点,努力构建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情感共鸣点。当前由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引起的世界秩序重构,导致各种混乱无序现象的出现,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秩序的忧虑。金砖国家崛起于现行国际体系框架之下,是当今世界秩序的受益者,因而会坚定维护现行世界秩序核心原则和价值理念。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挑战也已将金砖国家与世界各国联结成利益交融、休戚与共的整体。金砖国家将继续致力于积极建设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第三,经济新增长点。金砖国家发展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从整体和长期趋势来看仍表现出色。在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背景下,金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二)创新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合作进程是合作机制演进的过程,而制度的演进表现为制度创新,正是制度创新推动了金砖国家合作。

在短短十余年发展历程中,金砖国家通过制度创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增加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随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成立,金砖国家合作的组织化和机构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实践是制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金砖国家已不再是金融危机背景下“抱团取暖”的合作机制,它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会最终发展成为什么样的国际力量,不同的分析视角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此不同的期待、怀疑与忧虑,也说明金砖国家自身面临的身份困境问题。因此,金砖国家合作的制度创新要从解决自身功能定位入手。全球治理视角为此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金砖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治理,在能力所及范围内承担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国际责任,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合法性,同时也为创新合作机制提供了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权利与责任,实现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统一,怎样建立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将金砖国家合作打造成更大范围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等,都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实现。

(三)推进共识行动

行动是价值的体现。人们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识和判断,不仅受各自认知心态、分析视角和思维逻辑影响,也来自于对金砖国家合作实际行动的观察。事实上,金砖国家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共同行动体现的。

作为一个内部异质性突出的新兴大国合作群体,金砖国家保持长期共同行动的基础是共识。共识以差异为前提,其形成建立在承认差异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经过行动者反复的沟通和理性的取舍所形成的一种结果。金砖国家正是因为内部差异性才更需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沟通、多方协调,形成并扩大共识,从而推动合作。从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共识,到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的共识行动;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共识,到一系列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行动计划,以及建立金砖国家知识产权、贸易促进等合作机制;从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的形成,到共商、共建、共赢、共享的全球治理新思路;从三亚峰会开始制定金砖国家行动计划,到果阿峰会109条共识和行动纲领的达成,金砖国家历次领导人峰会都是一个形成共识并共同行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相互间信任的过程。因此,凝聚共识、共同行动,使金砖国家成为一个行动共同体。

综上所述,把握国际社会对金砖国家合作动力的认知,有助于我们找到新形势下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着力点。为此,我们不仅需要讲好金砖故事,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而且要积极创新合作机制,推进共识行动,将金砖国家建设成更大范围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推动金砖国家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摘自《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4期;原题为《金砖国家合作的动力:国际认知及其启示》)

猜你喜欢

金砖动力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I Love You, Dear China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窑里金砖的演绎
阳光动力
动力船
创新合作为金砖国家增色
汪建中“股市黑嘴”利益链的终结?
把美好的想像转化为动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