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研究

2017-11-20曾庆兰杨惠青邓筱璇吴丽敏黄雪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20期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曾庆兰+杨惠青+邓筱璇+吴丽敏+黄雪兰

【摘要】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出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生活质量、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比对照组高,且SQLS量表各个方面(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不良反应)的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BPRS量表的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7.93%(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其主动配合康复训练,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BPRS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Method:A total of 11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quality of life,summary psychiatric scale(BPRS) score,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After 1 month of intervention,the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s of the psychosocial,dynamic and energy,symptoms and adverse even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lack of vitality and activation score(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nursing servi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whice was higher than 87.93%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gnitive level,make it take the initiative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but also help to build a harmonious nurse relationship,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Quality of life; BPRS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0.023

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1-2]。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仅重视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复发率的降低,人们更加重视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达到良好的状态,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3],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十分必要。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本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康复训练中,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出116例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为慢性精神分裂症,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59岁;(3)女性,病情反复复发,反复住院;(4)至少有1位家属作为监护人与患者一起生活;(5)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慢性躯体性疾病;(2)酒精使用者;(3)药物滥用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8例患者,年龄23~49岁,平均(33.8±5.4)岁,病程2~8年,平均(5.4±1.1)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20例,大专26例,中专及以下12例。观察组58例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34.5±5.6)岁,病程2~10年,平均(5.8±1.2)年;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8例,大专26例,中专及以下14例。此研究方案获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循序渐进地开展服药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能力训练等。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具体为:(1)成立品管圈。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成立品管圈,设定一名圈长和7名圈员,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2名。(2)确定品管圈主题。由圈长带领圈员通过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最终确定品管圈的主题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3)品管圈活动方式。圈长带领圈员接受培训,掌握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集合全体成员的智慧,明确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过程中的需求,并以鱼骨图的形式提出影响康复训练效果的原因、问题,从而制定具体的品管圈活动方案。如: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因素有:第一,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心理素质、专业知识能力、健康宣教活动开展情况等[4]。第二,患者因素。患者的认知水平低、不愿意配合康复训练、躯体因素、年龄因素等。第三,患者家属因素。患者家属对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视度及其文化水平都会对患者康复训练造成一定影响[5]。第四,环境因素。医院环境过分紧张、空间小等。(4)品管圈活动实施。第一,从护理人员角度实施。圈长、圈员更新思想观念,树立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观念,同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精神分裂症的基础知识、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患者心理变化知识等,提高全体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第二,从患者角度实施。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维活动偏离现实,无法理解客观事物,不承认自己有病,且对医护人员抱有敌对态度等,不能配合治疗护理等[6]。对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运用多媒体技术、讲座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健康认知考核,从而针对患者存在的认知漏洞等进行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服药、康复训练等[7]。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活动时,将健康教育内容细化制成具体的表格,在执行后由护士和患者签字,实现对健康教育的量化管理。圈长不定期的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同时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给予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将患者分入到不同的小组中,如:将患者分入到铺床组、打扫组、宣传组等组别中,然后在组内开展竞赛性的康复训练,给予患者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激发患者的积极性。第三,从家属角度实施。护理人员针对家属开展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水平,掌握照护患者的方法、注意事项等[8],要求家属多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给予情感支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在康复训练时,家属可以在一旁陪伴或是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多多鼓励、支持患者,从而增强患者配合康复训练的积极性、自信心。第四,从环境角度实施。根据患者康复训练方案以及患者病情特点,为患者选定合适的康复训练场所[9-10],同时做好病房、康复室等场所的清洁卫生,保证病房的整洁、安静,询问患者对病房环境的需求,尽量为患者营造居家式的病房环境[11]。适当增加患者会客的次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可以让家属带一些熟菜,改善伙食。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康复室的医疗设施,保证现有的设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为患者营造安全、便利的康复训练环境。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评估。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干预前、干预后考核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知识、康复知识、安全知识等的知晓水平,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越高)、生活质量(于干预前后采用SQLS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该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分成心理社会(15条项目)、动力与精力(7条项目)、症状与不良反应(8条项目)这三个方面,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采用BPRS量表进行症状的评估,分成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这五个方面,共18条项目,采用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反应病情越严重)、护理满意度(于干预1个月后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干预,两组知晓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QLS评分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症状与不良反应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两组BPRS评分对比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思维障碍、敵对猜疑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7.450,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具有迁延性、进展缓慢、社会功能逐渐衰退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对患者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2-13]。由于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患者经常需要住院接受治疗,故而患者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不愿意配合康复训练等,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14]。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因长期住院,其情感较为淡漠,从而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降低,一些简单的洗脸、洗澡、吃饭等生活自理项目都无法完成等,进而导致个人卫生状况较差,影响到患者的康复[15-17]。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康复训练十分必要,通过康复训练逐渐使得患者的思维方式恢复到正常范畴内,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endprint

品管圈活动是指工作性质一致、相近或是互补性的基层人员本着自动自发的组织品质管理圈,激发集体的智慧,通过团队的力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18]。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品管圈的应用通过提出康复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促使患者更好的接受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9]。通过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系统的、具体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理解程度,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20-21],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康复训练和治疗,而家属则能更好的照护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QLS量表各个方面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经品管圈活动下的康复训练,患者的情绪更加稳定,社会功能更好,生活自理能力更高。观察组BPRS量表思维障碍、敌对猜疑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思维活动更加趋近于正常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说明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宣教质量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8):101-102.

[2]于顺芳,黄海英,李燕芸,等.品管圈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宣传教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8):84-85.

[3]沈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173.

[4]程索华,孙燕萍.品管圈活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2):102-103.

[5]蒋冬华,刘易风.应用品管圈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6,29(14):354-355.

[6]张海娟,王丽娟,马莉,等.以护士为主导的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0):1565-1568.

[7]石贵凤.行为塑造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11):1549-1550.

[8]尚玮.品管圈活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4):1-2,39.

[9]游秋萍,侯璟,白静,等.系统康复训练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2):256-257,260.

[10]徐良雄,高卉,刘祖松,等.定期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448-1451.

[11]李卫东.综合康复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4,27(5):362-365.

[12]邱玉华.社会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及抑郁情绪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6):142-143.

[13]林连英.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6.

[14]郭建兵,马文有,张英杰,等.精神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900-902,907.

[15]张倬秋,江葳,李水英,等.以个案管理为基础的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济负担及家庭关系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6):393-393.

[16]冯艾群.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5):43-44.

[17]程闖,张新风.阿立哌唑合并康复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34-36.

[18]陶彩霞,李晨虎.品管圈活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9):2402-2403.

[19]吴丽媛,刘文广,王莲群,等.品管圈活动在慢性衰退期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23-925,926.

[20]任会.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1):106-107.

[21]郭献锋,伍小莲,李丽华,等.品管圈在防范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9):1740-17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管圈活动康复训练精神分裂症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