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全域旅游 建设旅游强县

2017-11-18谷永强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水浒全域旅游

谷永强

推进全域旅游 建设旅游强县

谷永强

近年来,郓城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紧紧围绕打造“水浒故里”旅游目的地品牌,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坚持全景化打造、全产业融合、全领域覆盖、全社会参与,实现了全域旅游发展的良好开局。郓城县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入选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一、突出“三个着力”,构建旅游大格局

一是着力强“点”,做大做强旅游景点。一方面,强力推进东溪湿地、水浒旅游小镇和彭湖音乐小镇三大项目建设,引领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努力把水浒好汉城打造成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把宋江湖、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打造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拓展提升唐塔、夏公馆等现有景区,加快推动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是着力优“线”,优化升级旅游线路。依托日兰高速公路和鲁南高铁,开通开封、菏泽、郓城、曲阜、临沂到日照的传统文化经典旅游线,打造“东有曲阜学文,西有郓城习武”的旅游格局。强化水浒故里旅游线,加强与梁山、阳谷、东平等水浒旅游景区的联合,逐步实现一票通,打响好汉郓城品牌。

三是着力扩“面”,推进乡村旅游连片发展。按照每个乡镇打造“一村两点”的要求,筛选资源基础好,有发展前景的10个乡村旅游点,重点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促进乡村旅游实现质的飞跃。创建省级旅游强乡镇3个、旅游特色村7个、示范村1个、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农家乐15处、精品采摘园6处。

二、突出“四个注重”,打造旅游大品牌

(一)注重规划引领,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全力构建“一城两带三区四镇”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先后编制完成全县旅游产业、城区旅游、乡村旅游发展3个总规,水浒好汉城、九天玄女庙、黄河人家、印象水浒4个详规,水浒旅游小镇、彭湖音乐小镇、黄泥冈景区、宋江故里宋家村、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和自驾车营地6个概念性规划,东溪湿地旅游度假区规划正在加快编制。围绕旅游产业发展,统筹谋划交通、市政设施、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把旅游元素融入全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全过程。

(二)注重宣传推介,提升水浒旅游品牌知名度。坚持“一分资源,两分策划,三分打造,四分宣传”,讲好郓城故事,唱响水浒旋律。投资400万元,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好汉郓城”主题形象广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组织开展了“万元买您一句话”旅游宣传口号征集活动,成功举办了水浒好汉城古建摄影大赛;在日兰高速和济菏高速显要位置设立大型宣传牌12块,制作了好汉郓城旅游形象宣传片。联合19省31个县市成立了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联盟,参加国际旅交会等文化旅游展会26次,赴开封、曲阜等地开展精准旅游推介活动36次,成功举办中国(郓城)好汉节和山东省武术大会等节庆活动20余次,大幅提升了水浒旅游的影响力。

(三)注重市场主体培育,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投资1亿元,成立了郓城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整合土地、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资源,全力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水浒好汉城三期、南湖公园、北沙河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开工,跃进河、宋金河生态治理工程主体竣工。宋江湖景区、鲁西南战役纪念馆等景点初具规模,东溪湿地旅游度假区纳入中欧城镇化务实合作重点项目。

(四)注重要素保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县星级旅游饭店达到7个、购物商店12个、厕所131处。开发水浒系列旅游产品22种。新修改造了35条城区道路,打通12条丁字路,新建9座跨河景观桥梁。27条城区道路命名融入文化元素,新增城区道路旅游标识163块,优化了旅游公交线路和站点,新上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公共自行车1100辆。今年以来,游客达到243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15.5亿元。

三、突出“五个强化”,发展旅游大产业

(一)强化城乡协同发展。一方面,做大做强核心景区。以水浒文化为核心,积极打造水浒旅游小镇、水浒好汉城三期、印象水浒和水浒故里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形成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旅游龙头;以东溪湿地旅游度假区为引领,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以鲁西南战役纪念馆提升为依托,带动红色旅游;以宋金河、跃进河、北沙河治理为抓手,打通环城水系,实现游船通航,策划包装《水浒印象》大型旅游演艺项目,打造夜游水浒古城旅游产品,拓展两日游。另一方面,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农业、农村为载体,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主打农家餐饮、农家住宿、农事体验,发展精致特色农家乐;以生态农业为重点,建设休闲农业观光园;以桃花节、梨花节、采摘节等活动为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业节庆活动;推进特色旅游乡镇、旅游特色村、星级农家乐、开心农场创建活动。

(二)强化“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做好“旅游+文化”文章。充分挖掘水浒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等郓城文化底蕴,举办以中国(郓城)好汉节为代表的旅游节庆活动,彰显“好汉郓城”主题形象。二是做好“旅游+商务”文章。建设水浒风情街、红星美凯龙风情商业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加大水浒兵器、桃木制品、民俗工艺品、郓城古筝、好汉食品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快城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做好“旅游+工业”文章。发挥烟郓盖业工业旅游点的示范作用,以水浒酒厂和酒类包装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深化工业转型,发展工业旅游。四是做好“旅游+体育”文章。发挥全国“武术之乡”的优势,继续举办郓城会盟等武术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体育产业、健康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五是做好“旅游+互联网”文章。整合公安、交通、通信、气象等部门公共资源,建立全县旅游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努力实现数据分析精准、信息服务共享、应急处置及时,发展更加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

(三)强化旅游交通体系。提升改造济董路东段、德商路南段、郓苏路、沿黄路,新建龙台路北段,打通旅游环线丁字路,提高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旅游特色村的通达度;升级改造县城到水堡、黄泥冈、李集、程屯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旅游专线公路建设,打造城乡绿道;完善高速公路、国省道、主要旅游公路及景区景点道路交通标识;开通直达梁山、阳谷、东平的旅游交通专线和通往旅游景区的公交车;新建县交通枢纽,加快各类停车场、公交候车亭和新能源有轨电车工程的规划建设。实现特色小镇和重点乡镇农村公路户户通、城乡公交村村通,全力打造城乡旅游便捷交通。

(四)强化旅游公共服务。开工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加快智慧景区建设,规划建设自驾车营地,在高速、国省道、车站等重要节点,设立全域旅游游客接待站;在汽车站、火车站、智慧广场、唐塔广场、南湖新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加注重旅游底层设计,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和旅游购物,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水平。继续做好“水绿花文”四篇文章。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加快南湖公园建设,综合治理跃进河西段等城区水系,把活水引入城市。加强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五馆两中心”。完成公共场所厕所升级改造,在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聚集场所,新建旅游厕所。在主要交通路口、广场、绿地,设置雕塑、亭廊、小品等文化标识,擦亮水浒文化城市名片。

(五)强化旅游电商平台。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聘请国内高端专业人才,搭建集网上体验交流、产品展示、食宿预订、游客投诉、网络支付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电商平台,加快建立智慧旅游体系。加强旅游营销与外事、外经贸、外宣联动,加快旅游网站建设和微信、微博平台搭建。通过召开推介会、新闻发布会、电商平台、与国内知名旅行社合作等多种形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施精准营销,真正让游客记住郓城、想来郓城、必来郓城。

(作者为郓城县人民政府县长)

猜你喜欢

水浒全域旅游
梦回水浒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旅游
张恨水《水浒人物论赞》之品味及思考
《水浒》求疵录二则
《闲看水浒》里的黑暗江湖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