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电动起立床排痰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影响

2017-11-16陈万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21期
关键词:深层体位电动

陈万芬

(湖北省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 鄂西北工伤康复中心,湖北 襄阳 441000)

深层肌肉刺激仪结合电动起立床排痰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影响

陈万芬

(湖北省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 鄂西北工伤康复中心,湖北 襄阳 441000)

目的观察运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结合电动起立床对气管切开带管入院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后对拔管的影响。方法将119例带管入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在有氧雾化和电动起立床体位下,分别结合DMS深层肌肉刺激和振动排痰(观察组)和手叩击排痰(对照组),比较两组对后期气管拔管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60,P<0.05)。结论运用DMS结合电动起立床对带管入院患者的排痰方法优于手叩击结合电动起立床,有利于尽早成功拔管,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深层肌肉刺激仪; 电动起立床; 气管切开; 拔管; 排痰护理

Deep muscle stimulation instrument; Electric upright; Tracheotomy; Extubation; Expectoration care

气管切开已成为神经外科、ICU等科室急救的重要举措之一。随之而来的继发肺部感染制约了气管套管的拔除,致使带管入院的患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排痰护理除抗炎、化痰治疗之外成为协助拔管重要手段[1]。我们对近3年来带管出院患者使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美国)结合电动起立床对这类患者进行排痰护理,观察对拔管的影响,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康复中心带管入院的158例患者,排除出血倾向、胸部及胸腰段椎体骨折未愈合、肺大泡、肺结核、液气胸等DMS治疗禁忌症、体温正常或接近正常、血象正常范围、肺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病灶,但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和听诊肺部啰音影响拔管者,共纳入119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脑外伤术后73例,脑卒中术后46例;两类中持续植物状态7例。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设计法分组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男4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72±11.23)岁;带管病程(59.285±9.61)d。对照组男4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22±9.73)岁;带管病程(55.285±11.31)d。两组在病程、性别、年龄及带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临床治疗 两组均行气切型雾化器低流量有氧雾化,不行抗感染治疗。雾化药物为生理盐水10 mL,盐酸氨溴索30 mg,2次/d。对体温、血象正常,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维持一周者换小一号套管,每日消毒更换套管内套管2次。

1.2.2康复治疗 经入院时康复初期评估、入院后中期评估,针对个体拟定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心理咨询、针灸等康复。

1.2.3排痰护理

1.2.3.1对照组 采用电动起立床体位引流和叩击法排痰,具体方法:患者侧卧于电动起立床上,调节床面倾斜角度30°~45°(头低足高),固定带有效固定。护士五指并拢,掌心空虚呈杯状,以腕部为支点,左右手轮流叩击与肺段相应的特定胸壁部位,进行有节律的由下往上、由外往内沿支气管逆行走向叩击,频率80~100次/min,左右两侧交替侧卧,每侧15 min/次。

1.2.3.2观察组 采用DMS结合电动起立床利用深部肌筋膜松解和胸廓振动原理体位排痰,2次/d。具体操作:体位同对照组。手持DMS,先沿腰骶部上侧方竖脊肌向项颈部方向推进进行松解深层肌肉和深部肌筋膜(胸腰筋膜),重复操作5 min/次。力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再从肺底胸背部对应处肋间隙横向向胸前推进,纵向沿支气管分支走向逆向推进,重复操作10 min/次。左右两侧交换,每次总时间30 min。操作过程中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对不能咳出者辅以吸痰器口腔吸痰,同时严密关注患者咳嗽、咳痰、脸色等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序多分类资料采用Ridit分析[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拔管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拔管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气管切开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但也导致肺部感染率攀升。据文献[1,4]报道,气管插管肺部感染率为61.8%~85.7%,反复肺部感染成为拔管延迟、失败最重要的原因[5]。故如何提高排痰护理效果,为气管切开患者争取早日拔管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辅助排痰主要是体位引流加手叩击排痰、吸痰器吸痰[6]。龙耀斌[7]运用电动起立床改良了传统的体位引流,结合手叩击、震动排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研究[8]在运用起立床的基础上用物理振动治疗仪G2000排痰,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翻身叩背体位排痰。我们运用DMS结合电动起立床排痰护理的总有效率达96.7%,明显优于传统手叩击排痰效果(P<0.05)。

DMS是深部肌肉刺激仪,主要用于松解肌筋膜、整脊缓解疼痛和姿势矫正、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淋巴回流、减少乳酸堆积、加速损伤后修复、组织变软或激活等。其原理是产生高频率(60 Hz)的振动,使呼吸道内黏液和代谢物液化、松弛后排出。同时,DMS的击打能促进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纤毛向咽喉定向摆动,加强了排痰力度,从而减轻肺部感染,DMS的物理治疗作用通过对胸壁及竖脊肌等肌肉筋膜的刺激能提高和改善呼吸肌的功能,改善肺的通气功能,增加肺活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健康状况[8]。DMS的使用,也避免了人工叩击排痰存在的强度、节律等不可控的弊端,也减轻护士劳动强度。电动起立床是康复科基本设施,依其床面倾斜角度的灵活可调性,调节患者的体位,可让病灶始终处于高位,有利于引流。近来电动起立床被一些学者运用到体位排痰护理中[7,9],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呈现出取代传统的体位排痰之趋势。本研究表明,DMS结合电动起立床在排痰护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1] 肖蓉蓉.气管切开患者获得性肺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4,19(24):62-63.

[2] 刘嵘,白瑞华.Ridit分析的SPSS实现[J].中国卫生统计.2004,21(4):236,238.

[3] 朱林燕,王导新.气管切开在需要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6):77-80.

[4] 郑佳坤,赖素勇,陈墨蕊,等.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571-573.

[5] Call M S,Kutcher M E,Izenberg R A,et al.Spinal cord injury:Outcomes of ventilatory weaning and extubation[J].J Trauma,2011,71(6):1673-1679.

[6] 李帅.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106-107.

[7] 龙耀斌.电动站立床在气管切开患者体位排痰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1):69-70.

[8] 郭君,郭钢化,李哲,等.合理安排排痰训练时机对气管切开患者开发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9):734-737.

[9] 凡国华,朱蓉蓉,王继兵,等.综合康复训练在防治气管切开术后病人肺部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69-471.

陈万芬(1970-),女,湖北襄阳,专科,主管护师,科护士长,研究方向:康复护理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7.21.033

2017-06-06)

猜你喜欢

深层体位电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电动自行车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纯电动重卡展会遇冷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MINI 电动概念车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