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7-11-14张丹

中国经贸 2017年21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张丹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日益凸显。事业单位作为国家行政发展规划、社会公共事务和服务的承担者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也逐步引进了绩效考核这种企业管理的方法,这对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绩效考核的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分析了绩效考核在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政策环境形势,阐述了优化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运用策略,以此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事业单位;应用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及作用

绩效考核是依照绩效标准和工作目标,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对员工职工的工作技能、履职程度等进行评定,以此来实现既定组织目标。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通过精神及物质需求满足员工,协调控制单位员工思想行为,引导员工按照组织整体目标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内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得人尽其才,人事相宜,进而优化了组织结构,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贡献。事业单位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施行绩效考核管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绩效考核是完善事业单位组织管理的必要手段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事业单位人事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是事业单位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合理调控资金投入,使其获得更高投入收益,帮助解决事业单位效率低下的局面。而且能够有效改善以往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甩包袱”等诸多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完善事业单位组织管理。

2.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员工成长的重要驱动

绩效考核机制对于员工有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引导作用。绩效考核设立了与利益相关的工作规则,将人员的薪酬及晋升与实际工作表现密切关联,涉及到所有员工的切身利益,在无形中提升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驱使员工不断的提高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绩效考核通过福利保障、工作环境等因素,引导员工自我提高,追求进步,对员工的成长形成驱动作用。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绩效管理理念和认识

我国事业单位长时间来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多数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员工并非专业出身,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于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对绩效管理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至于许多事业单位依然沿袭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仅仅把人力资源管理认定为日常事务,始终是松散管理,更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往往是考核期将近组建临时考核小组,考核也仅仅是敷衍了事,严重影响绩效考核质量,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究其根本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深刻。这种传统观念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实现。

2.缺乏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中,多以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标准,综合评定事业单位员工的素质,但是在实际绩效考核工作中由于缺少具体的考核要素和量化指标,致使考核过于简单和笼统, 考核结果带有很大主观性,缺少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年终考核时,由于各期考核缺少科学的評定标准,使得年终考核与日常工作相脱节,各部门为应付考核敷衍了事,最终考核结果可信度不高,难以形成职工的工资、职位的变动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这种绩效考核方式不能起到促进激励作用,还将影响事业单位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健康发展,致使某绩效考核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3.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事业单位有了较大的分配自主权,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在员工的薪酬分配及晋升上工作和任职年限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对职工的绩效考核缺乏公平性和效率性,不仅无法全面真实的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使优异的员工得不到合理的绩效结果,同时会挫伤工作成绩显著的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无法通过考核机制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限制了职工创造性的动力和工作热情,同时也限制了优秀员工职业道路的发展,致使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优化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1.转化管理理念,加强相关培训

绩效考核机制对事业单位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深入学习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及绩效考核工作的意义,充分认识绩效考核机制对于促进员工管理及事业单位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将绩效考核机制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对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尤其是对内部的科室设置、人员管理制度、人员自身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做到改变事业单位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及传统的工作思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准确掌握人力资源的实时状况,为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推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2.建立科学考核体系,细化考核指标

我国事业单位数额庞大、种类繁多,绩效考核体系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进行改进时,要因地制宜,依据相关指导性文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别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而不是照搬其他单位的设计或是仅仅设计一些笼统、简单的考核原则。另外,在建设绩效考核体系时要注意将考核标准与工作岗位结合起来,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结合起来,把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将指标涵盖所有部门及岗位考核的各方面。使其能够体现各部门及各岗位工作的责任,为绩效考核提供量化依据,进一步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而确保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其公平性。

(1)建立以岗定薪制度,使不同岗位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激励。

(2)摈弃传统“唯学唯资”的做法,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分配及岗位调整挂钩,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

(3)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完善员工晋升渠道,提升员工对绩效考评重视程度,增强员工自身的危机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事业单位员工职业生涯实现有序发展,进而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4.加强沟通协调,强化反馈信息

强化绩效考核体系的信息反馈工作,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发现自身制度体系的不足,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和方案完善实际的管理工作内容。因此, 事业单位要加强绩效评估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建立评估反馈机制。进而全面地了解待考核者的工作情况, 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帮助其了解个人工作与组织目标的差距,改进工作方法,同时,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的部分。因此,事业单位想有序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深入认识,建立科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在事业单位内部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员工间沟通协调,增强考核工作的准确度和可信度,从而实现绩效考核的真正目标,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进而帮助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克林格勒、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杨丽敏.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J].中国市场,2014,48.

[3]侯汶佳.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 ,06 .endprint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