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审视谚语翻译

2017-11-14苟洁

现代交际 2017年21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谚语翻译

苟洁

摘要:谚语是民族语言的百科全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风土人情,民族谚语的翻译工作自然备受重视。当代翻译理论学派林立,观点各异,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翻译观点对现代翻译理论影响深远。“功能对等”是其理论核心,本文将以奈达的翻译理论解读谚语翻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 谚语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1-0046-03

谚语是民族的明镜。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将谚语形容是民族“天才、机智和精神”的体现。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谚语既反映了民族文化间的共性,也表达出某一民族文化的特性。以英语和汉语而言,谚语是那些在普罗大众之间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背后埋藏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民族文化。谚语是人们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国内的英汉谚语翻译研究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许多的翻译学者十分重视谚语的翻译研究,而且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果。张培基是英汉谚语翻译研究的成就者之一。对于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根据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基础,曾给出十三个翻译方法,例如直译,意译,借译,省略翻译等。在谚语的翻译过程中他也很看重两种不同谚语文化的各自语言特点。邓炎昌,生于美国,受教育于美国。后回国从事英语翻译研究工作。他就曾表达过自己关于英汉谚语翻译的观点,他认为“英汉语多亏了文化对对言的特征形成谚语之间的巨大差异”。这是汉语谚语很难翻译成英语的主要原因。而国外的翻译主要注重四个共性,即表述上的理论性,结构上的完整性,目的上的针对性以及内容上的创建性。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如何适当翻译英汉谚语是一个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问题。[1]翻译中应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既有助于保留原谚语的原汁原味,又可以科学严谨地给出谚语译本,让译入语读者了解其他民族谚语本身所带有的语言魅力。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奈达首先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形式对等。随后在其《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提出动态对等。为了防止读者对“动态对等”的误会,也为了突出各“功能”的对等的重要性,奈达将“动态对等”发展为“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是指进行翻译工作时不要求死板的文字对等,而是两种不同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它包含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在谚语翻译中,为了实现功能对等,我们首先需要实现语义上的对等,翻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信息的内容。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翻译首先在意思上,其次在风格上。用接受语再现源语的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应信息。所以在翻译在过程中首先应该追求语义对等;其次,我们应该实现风格上的对等,即使译文风格和原文风格相适应,在翻译过程中应做到:译文在风格上与原文里的表达方式、人物身份相对应,力求做到恰如其分,达到语言风格的对等。[2]语言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文化背景、逻辑思维、句法结构、思想内涵等。这一差异尤其体现在不同语系的语言之间。这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特点限制了翻译的进行。与原文绝对对等的译文是比较理想化的翻译追求,在实践之中是很难做到的。奈达还在其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对于译文优劣的评价标准:译文的优劣与否、准确与否要取决于译入语读者对原文所给出的信息的了解程度,也就是说将译入语读者的感觉与原文读者的感觉进行比较,看两者是否相似。而对于英汉谚语翻译来讲,“功能对等”原则指导下的译入语让读者透过英语谚语的字面意思,理解谚语背后的深沉含义。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的可行性分析

功能对等理论一直遵循着等效原则,也就是奈达特色翻译理论中的一条——读者反映论。在翻译史中,英国翻译家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中也蕴含着读者反映论的味道。泰特勒在自己的文章《优秀的翻译》中指出了何为“优秀的翻译”,该如何给其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文中所言:“优秀的翻译”就是把原文的语言优秀之处完整地转化到译本语言之中,让译入语读者可以和原语读者一样欣赏这种“美”。并能清楚地领悟到和原作读者一样“美”的感受。这同样是读者翻译论在泰特勒翻译原则的一种体现。真正优质的译本可以突破语言社会、文化差异的界限从而给出一个和原文同等的效果。这个效果的决定权取决于译文读者。德国翻译学者考尔在其《Art of translation》(《翻译艺术》)一书中用效果相等一词来称呼这种现象。里厄则用“同等效果原则”将其正式命名。我国的翻译界中,也曾有学者对“等效”进行过比较细致的探讨,深入的思考。清朝洋务派翻译理论家马建忠,在其给皇上上书的文章——《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的“善译”论就带有很强的“等效”意味。文中指出:夫而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在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茅盾就曾演讲过:“用另一种不同文化语言,把原文的思想内容之中的艺术之美表达给读者,当读者读到的时候可以和原作读者具有相同的感受,甚至是和作者进行精神上的水乳交融,这种译本就可以成为等效的翻译”[3]。在这些翻译家中,里厄是第一个将“对等”“等效”上升到一个理论的原则的人。奈達的翻译理论受其影响极大。功能对等理论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译者很大的发挥空间,根据译者个人对原文的思考做出调整,让译文更加符合读者口味,传递原作的信息是翻译的最终目的。以奈达的功能对等传递原作,作为谚语翻译的理论依据,使谚语译文让本国读者所接受的信息与原谚语使用者接受的信息最大限度的相同。外文中的spring up like mushroom是雨后蘑菇的意思,引申为生长很快的意思。翻译时考虑到文化上的不同,我国译者多将其译为雨后春笋,用我国常见的笋来代替蘑菇一词,也可以指事物的迅猛发展。这样一来本国读者读到来自原文的信息的感觉就是:某事物迅速发展。这与原文读者的感受是一样的,用这个例子来解释功能对等和谚语之间的联系再清楚不过了。

以功能对等理论审视决定将原文直译或意译时,除了要注重功能对等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也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必然存在的。狭义的直译或意译,会使译文在文化内涵上“瘸腿”。[4]运用功能对等论时,不可以忽视文章的“不可译性”。文化之间的差异的大小决定了“不可译性”的程度。如果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钻牛角尖,往往会陷入文化曲解的漩涡,致使读者误解原文内容,从而造成一种文化误会。例如:我国的学者在翻译《红楼梦》的时候,将其翻译成《Dream of the Red Chamber》。在这里功能对等的“不可译性”充分展现出来,很多学者在对《红楼梦》进行翻译的时候,过于专注于“红楼”二字。“红楼”二字在我国有三种意思,装饰华美的楼房;女儿家的闺房;娼妓的住所。在此书中三种意思都有,如果单单将“红楼”二字理解成红色的楼房进行直译,就是钻了翻译的牛角尖,理解狭隘。而在欧美国家普遍获得认可的一种翻译就是根据《红楼梦》的最初的名字《石头记》将其借译成《Story of stone》。不仅如此,另一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被翻译为《Romantic of Three Kingdoms》,不得不说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之中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个“三个国家的罗曼史”或“三个国家的传奇史”也是当下各派比较认同的标准译名,但其中有一种声音,主张将其翻译成《The Game of Power》,也就是“权利的游戏”。认为这样才能反映出三国之间为了权力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历史演义,这里的Game就作为演义来讲,反映出作者期盼和平,通过这部小说嘲讽当权者的态度。所谓的权倾天下不过是过眼云烟。这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想法。“不对等”翻译比较趋向于意译,但是只有这样辨别出“不可译性”,略去形式的对等,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对等,使读者真正地了解原文思想,这才是功能对等的实际用处。endprint

三、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谚语的翻译

直译和意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式,也是翻译时比较普遍的研究对象。在采用功能对等理论审视谚语的翻译时,我们多数情况下会采用意译方式,因为我国文化之中含有大量俚语或成语,将英语俚语意译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加注重保存原语的含义,而不是过于拘泥于刻板的字面翻译。

(一)直译法

直译是要求同时保持原文内容和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它是英语谚语翻译中最简单、最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方法之一。当我们采用直译法来翻译英语谚语时,仅将源语言的意象转换成译入语的意象,语言的结构也不用多大变化。

例1:All roads lead to Rome.

这句话直译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意译有时也用“长安”“北京”来代替“罗马”。这一点来源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罗马是意大利现在的首都也是历史上的古都。而长安和北京也分别是中国的古都和现如今的首都。它们从古至今都是各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很显然采用直译不仅遵循了原作的结构,同时运用最简单的翻译方法译出了原作的意思,让读者一目了然。展现了功能对等的第二原则,注重信息的传递。

例2: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这句话译为“时不我待”,它的翻译主要还是以直译为主,如果意译为“岁月无情”,虽然没有遵照表面的死板对应,却也达到了功能上的对等。通过这个翻译不难看出英汉两民族对于时间的看法和认知是基本相同的。与时间相关的还有:Time is money,即时间就是金钱。

(二)意译法

各民族语言里多彩的成语、俗语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与艺术性。由于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因此对待相同动物的说法或描绘也不尽相同。其中不乏掺杂了各民族对待事物不同的情感态度、生活习惯、行为看法。当这些谚语出现在翻译领域的时候,对接受不同的文化的人们来讲,所表达的寓意也有所不同,甚至是处于对立面,翻译时译者要采取“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注意到这次俚语、俗语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同时也要注重原俚语的反映含义,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感受,使译入语读者了解到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并深刻地体会到原著的表达情感与原作读者趋于一致。

例1:Do in Rome as Rome's do.此句的字面意思是在罗马就按罗马人的方式办,意译为我国的古代成语:入乡随俗。关于罗马的成语还有: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此句意思是罗马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引申的含义是人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要轻言放弃。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经常将其意译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翻译在文化上来讲更加明确地传递了原谚语含有的信息,更加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以上地名谚语时,都仔细审视出原语的“不可译性”,采用意译方法,并没有逐字逐句翻译,而是想办法还原于所表达的含义,功能对等视角下注重原语信息的传递,避免了陷入翻译的盲区。

例2:Love me, love my dog.

这句话的意思是:爱我就要爱我的狗。如果这样翻译,就会令不了解西方文化的中国读者产生误解。但是我国传统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爱屋及乌。这种意译文,正好可以与上面的西方俚语进行对应,既方便我国读者理解,又符合功能对等的信息传递原则。

例3:All dogs have their days.

这句话想表达出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他的得意时刻。这里的day不是日期的意思,而是指代機会,当机遇讲。所以这句话的本意是赞美一个人转变很大,积极上进。每当译者在翻译文本中遇到的时候会将其翻译成我国古语中的一个经典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古语出自《三国志》的记载,是当时一句对吴国将军吕蒙的赞美,赞美他放低姿态,追求更高的境界。将这个外来谚语意译成我国古代经典成语,充分发挥了功能对等的原则。

例4:Rats desert a falling house.

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屋塌鼠先溜。将其意译翻译成:树倒猢狲散。保留了原谚语的本身含义,也更加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审美,加深理解程度。

四、结语

谚语的翻译不是说一下子就可以完成,多数情况之下,我们会采用意译方式,但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的翻译方法,都必须尽量靠近原文和读者的需求。以功能对等视角审视谚语翻译,更加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中的特色文化,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形式。而英汉谚语的翻译既要有科学的严谨,又要有艺术的独特魅力,集两种美于一身,方能让谚语译作再现原文之美!

参考文献:

[1]温洪瑞.英汉谚语文化对比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6-61.

[2]A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尹俊峰.浅谈英汉翻译中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J].财经界,2008(3):271-272.

[4]徐雅婧,乔宇.意译还是直译——浅析英汉谚语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8):86-87.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谚语翻译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The Delivery of the Sense of Humor in the Translation of Jokes in Friends
谚语趣画
谚语趣画(一)
24节气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