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丝进化论

2017-11-14张斯絮

中国青年 2017年5期
关键词:追星偶像榜样

文|张斯絮

粉丝进化论

文|张斯絮

从2005年“超级女声”引入粉丝文化算起,不知不觉已逾十年。

古人有“看杀卫王介”、“掷果盈车”,80年代亦有“追星族”,为何这十年的粉丝文化蔚为壮观,尤为引人瞩目?

用一个关键词回答:权力崛起。

2014年,鹿晗的一条微博以上千万条评论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时隔一年,这一数据突破了一亿条。此前,新浪微博最多只能显示9999万条评论。是在“鹿饭”们的反复呼吁下,微博修改了系统后台。

2015年11月8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屏幕播放着TFboys成员王源的庆生图片,他被“汤圆”们誉为中国首位登上时代广场的00后艺人。此后,这块“世界第一屏”成为各家粉丝的必争之地。

2016年,当人们已然对花式应援屡见不鲜,年底又冒出个“虹桥一姐”,这位1998年出生的姑娘常年以蹲守机场追星为业。当上百张她与明星合影的“集邮”照被公布上网,娱乐圈炸了锅,把是否被她“蹲”过定为衡量明星是否当红的标尺。

“虹桥一姐”或许只是偶然现象,但由此透露的是,近年来,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力量对比,以及他们在娱乐圈的地位悄然发生着转变。

曾几何时,追星仅仅止步于远远的仰望,或许在超女时代,粉丝能为偶像投上一票便志足意满,但如今,他们要通过打榜、收视率、票房、购买力全方位参与造势与偶像共命运,甚至,想成为那种决定游戏规则的人。

制定规则并非易事。如何做到一呼百应?粉丝群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站子。社交网络时代,注册一个微博帐号就能建站,但运营站子需要的能力越来越强。

有的赴前线拍图,有的提供高质量音视频资源,有的写热血文案,有的用日报更新动态,有的追踪明星时尚,也有不少专注于做公益。偶像一有活动,全员发动。

如何在应援“竞赛”中独占鳌头?要有财,也要有才,开得了脑洞,打得通关系,不夸张地说,这里面的水,有点“深”。

怪不得,竟有媒体单位在招聘广告中赫然打出,做过粉丝团高层的年轻人优先考虑。

时至今日,从商家、媒体,到经纪公司、文化学者,都知道“得粉丝者得天下”。然而,在大众舆论的评价体系中,粉丝依然是幼稚、反智甚至脑残的刻板形象。

记者曾采访过多位在心底里深以偶像为荣的粉丝“大大”。他们有人一再要求记者在撰文时采用化名,谈起个人经历自称“入坑”;有人不敢向父母、同事坦露自己的追星行为,他们担心在现实生活中暴露自己的粉丝身份,方芳说“一个国家公务员爱追星,说出去太耻了”!

这种粉丝心态会不会让人心酸?每个人都可以有爱好。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种运动,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位偶像,即粉丝心中的榜样?毛泽东还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当“向榜样看齐”成为一种类似“出柜”般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了?

前不久,《中国青年》在微博上发出公告《我有酒,你有故事吗》后,接到来自云南丽江的18岁女生小李的私信。半夜12点,她想找中青君聊聊。

小李介绍自己从小性格比较内向,过去和家人都不怎么讲话,但在喜欢上TFboys之后,心里阳光了很多。让她困扰的是,同事们竟几次当面讲出TFboys的黑称“掏粪男孩”,当晚同事聚会散场后,她便迫不及待想倾诉苦恼。

小李想不通:“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这三个男孩,为什么会对他们产生如此大的偏见?”或许,这体现了粉丝文化中的另一种典型心态。

不可否认,“掏粪男孩”不雅称号最初的发明人存在某些主观恶意。然而对于更多的路人而言,随口一说,不过是无意的调侃罢了。

解读“粉丝”这个音译词的原意,所谓fanatical,本身就是狂热的意思。正因为太过狂热或沉溺,所以会把关于偶像的琐碎小事无限放大。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太易触礁,有的人会伤到自己让人怜悯,而激进分子甚至一言不合就开撕,至于吗?

在粉丝权力全面崛起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已经成长进化十年而来的新粉丝?每个年轻人该如何用好属于你的粉丝权?

猜你喜欢

追星偶像榜样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偶像报
我们班的追星风
编辑部追星日常
我的偶像
我追星的那些年
出卖偶像
偶像们都恋爱了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