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2017-11-11韩晨霞

神州·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变通比赛小学生

韩晨霞

摘要: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数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口袋里的零花钱罢了,所以数学学得再好似乎都不影响正常生活。久而久之,这门功课就被淡忘,因而就学不好了。所以应当从培养兴趣开始。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

1.纠正习惯,培养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贪玩厌学的状况经常发生。他们的精力往往只集中在头 15 分钟或20 分钟内,后半节课基本走神干别的或者自己在下面玩耍。对感兴趣的内容往往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这可以说是小学生最明显的一个心理上的特征,假如教师不能正确让数学教学内容成为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那么教学成果就不会由进展,陷入学生不爱学、无心学,教师没有动力和劲头去教书的恶性循环。同时,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会造成小学生们心理上厌倦,阻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只有精心设计问题才会激起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模拟一个问题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让学生深入其中,在这种情境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数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是生活的模型,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可以将数学理论形象和生动化,采取有效的激趣改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理论的具体情景化,来让学生自动提取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中吸取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比较线段的长短"时,先做夺旗比赛游戏,引入新课.请两个学生到本课堂教室后面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目标是谁先拿到讲台上的红旗为胜。规定一人走直的,另一人则从后门出经走廊进前门到讲台。游戏开始后,走直路的同学很快就夺到了红旗。马上就有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教师马上问:"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那应该怎么做才公平?"。这时学生会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

3.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4.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5.发散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也是尤其重要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1 诱导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

5.2 诱导变通。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5.3 鼓励独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性的表现。尽管小学生的独创从总体上看是处于低层次的,但它却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应满腔热情地鼓励他们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与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通比赛小学生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选美比赛
比赛
数学变通
最疯狂的比赛
我是小学生
刻舟求剑
拥抱改变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