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腾冲:“赤脚导师”引领乡村教师素质提升

2017-11-09姜琪

云南教育·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赤脚腾冲导师制

姜琪

腾冲市属于高原山区,校点分布点多面广,辖区内有235所小学、21所初级中学、9所完全中学,在校学生99 907名,教师6 182名。其中97%的学校都分布在农村,27%的小学属于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教学以包班制为主,也因此造成教师往往难以抽身参与培训。而即便参与了培训,先进地区专家、名师所传授的经验又受主客观条件制约,常常难以在受训教师所在的山区农村学校生根。如何让乡村教师的成长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让每所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为此,腾冲市积极构建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实施导师制,深入乡村学校指导教师教育教学,促进乡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早在2012年腾冲市实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之时,就从全市优秀教师中遴选一支既有本土教学经验和理论基础,又能帮助乡村教师解决教育问题的“赤脚导师”团队。“赤脚导师”既是教师,又是全面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人员,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教师,在边境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承担着需求评估者、培训者、检测及评价者、协调者、资源服务者、咨询者和引领者等等多面角色。在2015年腾冲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时,全市再次遴选了160名优秀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成立腾冲市国培送教下乡县级导师团队,构建导师团队送教下乡工作机制,全面支持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一、导师制的具体内涵

以导师制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

传统的教师培训和送教下乡活动要求教师离开工作岗位接受培训,这种培训是一次性的,培训对象惠及一所学校,关注中心学校,关注优秀骨干教师,关注核心科目,培训者大多是外聘专家。而导师制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接受培训,培训后接受实时的指导,校际之间可以实现互动,培训重点关注村小及教学点,从薄弱处入手,关注薄弱教师、薄弱学科,培训者是具有本土经验的本土专家。

导师的主要工作是经常性地到学校开展即时的、现场的、有质量的培训,使乡村教师经常性地获得专业支持和指导,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有质量的教学,使乡村学生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下校前,导师接到下校任务后,围绕“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去,去做什么,要得到什么结果”等问题,做准备工作。在学校,通过教师档案分析、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分析教师需求,制订指导计划。下校后,对培训指导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图2)。

二、“赤脚导师”的故事

从城镇小学遴选的“赤脚导师”,他们将自己在城里的教学经验通过培训、课堂示范移植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的过程中,经历失败与挫折、成效与经验,这是对传统教师培训的一种重新审视与反思。

边境山区农村学校迎来“赤脚导师”,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如腾冲腾越镇一完小聂正艳老师所记叙的那样——

从一节失败的语文课说起

仲夏时节,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腾冲荷花镇羡多完小(一所以傣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在听了他们的一节语文课后,由我示范一节低年级的识字课。做了简单的准备之后,我信心满满地走进教室,没想到,课堂表现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教学中没有一个人举手,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听不到,当我要求学生用“青草”造句时,竟没有一个学生会说,无奈之下,我只好利用简笔画引导,终于,有一两个学生开口了,但其余学生却无论怎么也不开口说话,我用尽各种方法——鼓励、表扬、引导、批评……学生还是睁着迷茫的大眼睛望着我,不说话也不举手,课堂气氛显得那样的压抑、沉闷。

九月份,我再次来到羡多完小,再次走进原来那个班级。这一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尝试着把活动带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采用让学生自己做动作来直观理解动词的教学方法(后来我才知道那就是“TPR”,Total PhysicalResponse,全身反应法)。整个课堂在学生的表演中灵动起来,后面的说话训练也水到渠成,所有学生都纷纷举手,并且都能流利表达,还写出了通顺准确的句子。

三、导师制的实施成效

导师制在腾冲实施以来,共培训教师35 775人次,基本实现了学科全覆盖、教师全覆盖。在“赤脚导师”的引领下,腾冲每一个角落的乡村教师都获得了培训机会,教学中急需的问题和困惑得到导师的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变,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大批骨干教师成长起来,有4名教師评为“永昌教学名师”“云岭教学名师”。腾冲的导师制经验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宣传,在第十六届国际教育比较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腾冲猴桥镇育英完小的李晓敏老师在“述说自己的成长故事”中写道:“这次国培送教我们聆听了两节高质量的数学课,也在导师团队的带领下玩了很多小游戏,让我看到了TPR教学法的神奇之处,于是内心深处总渴望尝试。新学期伊始,我上一年级的数学,班上男孩子很多,课堂太过活跃,注意力又不够集中,于是想起国培时玩过的小游戏,便把这些游戏带进课堂。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致不高时,我就适时地让他们玩个游戏。一来二去,孩子们爱上了课堂小游戏也爱上了数学,看着他们上课时闪闪发光的小眼睛,我的内心充满了幸福感。”

蒲川乡曼东完小的鲁家艳在培训日志中写道:“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幸走上讲台上了一节课,借此接受参加培训的全体教师和导师的批评指导。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诸多不足。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几节课,也不止一个报告,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

四、发现与反思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教育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如生源流失、教师倦怠、教学质量提升的困境等。对乡村教师的培训要基于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乡村学生生活情境、乡村社区情况、乡村学校资源配备情况、教师编制、学习培训情况等。“赤脚导师”是在当地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虽然存在城乡差距,但大多数有农村从教经历,对农村的教育情况比较熟悉,所掌握的有关培训技术和方法能把课堂内容和农村环境联系起来,为乡村教师提供适用于农村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实用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培训方法的改革创新,改变以往“满堂灌、满堂电”的模式,采用参与式培训及互动教学模式,除了达到课程目标外,还应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参与式学习技能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其培训成果需要通过校本培训活动来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给予乡村学校持续地支持和帮助,如不定期地入校指导、搭建交流平台、给予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评估反馈等。

总之,腾冲实施导师制模式以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教育的指导和引领,对教师的培训更加关注“农村”针对性,能够一竿子插到村小和教学点,并且关注农村学生的急需问题,是近现场、近常态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脚腾冲导师制
赤脚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腾冲:慢一点,更幸福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赤脚行者
夏日踩土地,更加“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