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之福建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研究

2017-11-06张菲菲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周宁鲤鱼习俗

张菲菲

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重要特征。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是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和谐产物。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现存于福建省宁德周宁县浦源护鱼习俗,是传统民间风俗在东南沿海的重要遗存之一。最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加强,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表现形式方面,而对文化空间的研究几乎空白,因此研究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这一文化空间,对于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的概念,加强文化空间的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化空间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类型。目前,对于文化空间(cultural spaces)概念的理解还比较模糊。起初文化空间这一概念往往是与文化表现形式一起出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提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后,UNESCO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中对文化空间又给出了表述,文化空间可以确定为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区域,但也可确定为具有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这种具有时间和实体的空间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是文化表现活动的传统表现场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文化官员爱德蒙·木卡拉认为:“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的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空间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的特征,而不能简单地将划入地理的范畴。

二、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

周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鲤鱼溪就位于周宁县城以西五公里的浦源村内。周宁鲤鱼溪的护鱼习俗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拥有独一无二的鱼塚和鱼陵,是国内唯一的鲤鱼文化的古村落生态保护区。2005年,周宁浦源护鱼习俗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改名为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

(一)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自然地理空间基础

周宁浦源村的自然地理空间环境是鲤鱼溪护鱼习俗这一文化空间得以存在的基础。鲤鱼溪所在的浦源村是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鲤鱼溪发源于紫云山麓,至西向东奔流而下,到达浦源村口时地势渐缓,流速减慢,穿村而过,全长六百多米,最宽处十米左右,最窄处约三米左右,深不过一米。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浦源村虽然经历了战乱和灾荒,鲤鱼溪的鲤鱼仍能在村民的保护下世代繁衍。

(二)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历史文化传统

周宁浦源村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历史印记,在护鱼习俗上体现的就是鲤鱼文化的传承和独特的鱼葬仪式。浦源村奉行人鱼同乐的传统,村民历代不捕食鲤鱼。溪中的鲤鱼相传是浦源郑氏祖先在宋代南迁而来时,为了保障安全,防止水源污染,遂在溪流中放养鲤鱼,不但净化水源,而且防止外人投毒,一举两得。后来,为了保护鲤鱼,族长神化鲤鱼称其是金瓶峰上三位仙姑的化身,安置鲤鱼仙姑塑像。从此鲤鱼被当地人尊为神鱼,受到历代村民的关爱,形成人鱼同乐的奇妙人文景观。目前,溪内就生活着近万尾的鲤鱼,色彩斑斓,不惧人类,来往穿梭。

一旦溪内鲤鱼死去,村民们将举行独特的鱼葬仪式。全村男女老少倾巢而出,老者们身着古装聚集至鱼塚(鱼塚位于鲤鱼溪下游鱼塘边的土丘,这是全国唯一的鲤鱼墓)。首先燃放爆竹,敲响锣鼓,由当地司仪宣布鱼葬开始;老死的鲤鱼置于铜盘放在祭台上,村民们净香、上酒、跪拜;德高望重者一名宣读祭文;最后葬于鱼塚中,点香烧纸钱,场面隆重。这种鱼葬仪式类似于为逝去的亲友下葬,这些习俗既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有一定的迷信思想存在。通过这种方式,当地人民希望能够得到神明的庇护,保护一方平安。从一定程度上看,护鱼习俗也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反应。

(三)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社会心理积淀

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是地域神灵信仰文化所形成的社会心理积淀的表现形式。福建的宗教信仰由来已久,各个地区几乎都有自己的神明崇拜。八闽通志中说,“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将鲤鱼奉为神明,将葬鱼仪式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民间习俗。村民们的鲤鱼崇拜寄托着对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护鱼爱鱼的社会心理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更好地保持历史的原真性和风貌的完整性,鲤鱼溪的鲤鱼才能够不断繁衍生息,中华鲤鱼文化才能得以完美延续。

三、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保护思考

文化空间依存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而存在,具有活态性、传统性和整体性,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保护或开发都是以尊重其特点为前提的。

(一)活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是活的生活文化,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活态性”,即“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通过身口相传来延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成效显著的日本建立“人间国宝制度”,对“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技艺或技能的持有者进行认定并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技艺传承人培养方面,建立起政策引导、全民重视、学校教育、儿童自觉参与的立体式教育模式,使“非遗”保护代代相传。借鉴日本经验,鲤鱼溪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引导,从宏观层面制定保护政策,创造外围环境;保护鱼葬礼仪传承人,明确其地位,并提供物资补助,加强鲤鱼文化继承者的教育和培养,使护鱼习俗后继有人;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当地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保护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土壤不受破坏等。

(二)本土性保护

鲤鱼溪护鱼习俗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的环境息息相关,既包括了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包括了文化条件。护鱼习俗的保护是根植于当地的自然和历史的,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成为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如果将其简单复制搬往异地,就犹如东施效颦,脱离了当地环境,必然散失了原有的韵味,对其真实性也造成了损害。因此需坚持本土性保护,可在当地设立鲤鱼文化中心、人鱼同乐体验区;保持文化真实性的前提下,适当的进行鱼葬仪式展演;保护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使鲤鱼溪护鱼习俗具有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韵味。

(三)整体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它的保护不能停留在片面的保护一个个“文化碎片”,而是要保护其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对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而言,整体性保护需要从生态整体性和文化整体性两方面入手。生态整体性保护包括了对护鱼习俗以及传承者、当地的自然环境、当地居民的保护;文化整体性是指对当地的文化传统进行完整的、整体的保护,并非是单纯的保护鲤鱼文化,还包括了当地一些信俗、祭祀礼仪、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保护。在实际操作中整合、协调好创造者、拥有者和保护者等各方面的关系和诉求,力求完整的真实的传承鲤鱼溪护鱼习俗的风貌。

四、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鲤鱼溪护鱼习俗揭示了鲤鱼文化的内涵所在。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鱼同乐的历史传统,独特的鱼葬形式,神鱼的信仰崇拜,无不昭示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它们贯穿于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的存在和发展之中。鲤鱼溪护鱼习俗文化空间的研究对其文化的传承、再现和开发都极具意义。

通过对文化空间概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旅游资源。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空间内,才能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傳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以活态的历史的文化的眼光来思考和分析问题,开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宁鲤鱼习俗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LARPing in China
鲤鱼旗装饰坠
周宁生态茶园
鲤鱼跳龙门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