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11-03黄勇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性政治课多媒体技术

黄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学习兴趣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当前高中政治课中存在的一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了对策分析。

【关 键 词】 高中政治课;激发;学习兴趣

一、学习兴趣的含义和作用

学习兴趣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对一个人的生活和活动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第二、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的志趣活动,它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第三、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兴趣会促使人深入钻研、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就中学生来说,对一门课程感兴趣,会促使他刻苦钻研,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不仅会使他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而且会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政治课的现状分析

第一,灌输式教学仍是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仍起着绝对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体现和发挥。有些教师习惯于一讲到底、包办代替的方式,唯恐学生听不懂,总认为讲得越细越好。

第二,政治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缺乏民主与对话;教师缺少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师生关系紧张。

第三,当前电教水平的现状,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它的真正魅力,认同感非常低。这说明我们的电教水平与观念有待改进,政治教师应该整合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堂教学,让多媒体真正成为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机整体。

第四,当前的政治课堂教学评价呈现静态化。这给我们政治教师以警示,急需改革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分析

第一,教师应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公平对待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教师和学生应是一种朋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只有两者感情融洽,学生才会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才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从而为政治课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可能。

第二,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师必须视自己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成为学生的朋友,并且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承认学生的差异。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真正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更重要的是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获得更多地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为他们的动口、动手、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并用,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感波澜中积极参与,主动发展。

第三,要有正确的评价目标。教师的评价目标要从静态、一维、单一、终结性、刺激性的评价转为动态、多维、综合、发展性、激励性的评价;要从注重智力转为注重多元能力,即理解、接受、再现、应用、对知识的重组、想象、联想、假设、推理判断、选择、求异、质疑、批判、立论、概括分析等能力;要从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转为关注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第四,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擅长的学习方式或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

第五,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这一调查结果,我们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尤其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政治学科的特点,积极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合作学习等能力。

第六,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把多媒体技术引入政治课堂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与开拓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对他们今后成为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多媒体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多媒体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多媒体技术才具有价值。因此,多媒体技术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最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机和数量要适当,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盲目追求形式和数量,将师生变为教学软件的仆人。

【参考文献】

[1] 王悅. 政治教学方法与艺术[M]. 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

[2] 胡兴松. 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 高青兰.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M].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性政治课多媒体技术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