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评价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2017-11-03黄馨慧刘莹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表现性科学素养课程标准

黄馨慧 刘莹

【摘 要】 2016年新颁布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使得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在每一所小学得以落实,真正渗透进课程设计理念,落实到课程实施路径,确保课程目标的顺利达成,教师的有效开展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把对教师的评价显性化放进课堂,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科学素养的形成,重庆市巴蜀小学科学教师探索实践了以教师评价促进学生素养形成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教师评价;科学素养;有效途径

一、基于课程标准建立教师教学表现期待

1.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理念与评估框架

新颁布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

在课程目标方面,首次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目标内容方面,增加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将以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科学态度”。在课程内容标准方面,新增“技术与工程领域”,而且在实施建议中的“学科关联建议”部分,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倡导的 STEM教育理念。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研究各省市情况,中小学科学素养评价的评估指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生活情境。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生活情境具体的情境中渗透着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知识的考察,而且特定的情境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升科学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另一方面,良好的情感态度能够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最后,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估框架贯穿始终的主线与核心。

2.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师表现性评价

在大量阅读资料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我校科學教师构建了科学教师教学表现标准,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基本标准的要求和期望,描绘出一名胜任科学教学的教师的基本特征,为适用新课标评估指标四个评估指标,奠定高教育教学水平了师资质量作保证。

表现性评价是基于中小学科学素养评价的四个维度,这保证了该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的科学性,并能够以此来引领科学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而评分人员依据此,考察教师达成的程度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并整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鼓励其对自己的教学事件进行反思、阐述和革新,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二、教师表现性评价与学生学业相结合的学业评价的有效途径

1. 学生学习课堂评价的改革探索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蒂金斯的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有三分之一至一半时间用于评价及与评价相关的活动上。巴蜀小学科学教研组在为例优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评价上探索了一些新方法。(1)使用Clicker课堂实时反馈的教学系统软件。老师可通过实时反馈系统的发问模式,让科技工具来裁判哪位学生回答问题。(2)课堂设计师生互动规则,教师也能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教师手册与学生作业相结合的评价途径

教师手册是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评价册子,同时也是评价教师教学的实物佐证,一册多用。其主要包括学生专题作业单,学生单元测试题单,学生科学记录单。首先,学习能力比较低的儿童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他们,专题作业可以多种形式完成:儿童单独完成或小组合作或教师参与其中。教师手册强调分析学生的年段特点,量不宜太多,不要让孩子感到困难。设计题单时,还强调教学内容应与儿童教室外的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做真实的工作。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术语描述自己的工作,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信息和结果,如写作、绘图、表格、图表等呈现自己的结果。

教师手册既是学生学业评价,亦是教师教学评价工具,它由学生、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学期结束前,学科组或学校学校的教学审查部门进行教师工作评价,期末时,学校将测验成绩及教师课堂上的评估汇报给家长,这种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评价可以使学校和国家的教育目标、决策等保持一致。通过教师手册这一种富有弹性的评价的应用,使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生活情境四个核心素养维度落实学生于课外教学中。

让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落地,真正渗透课程理念,落实课程目标,重庆市巴蜀小学科学教师以教师表现性评价、学生学习课堂评价改革、教师手册与学业作业结合的评价等方面,探索实践了促进学生素养落实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卢臻.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逆推策略及其评价体系的建构[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2).

[2] 黄冠. 美国芝加哥市公立学校教师评价与支持系统评述[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07(3).

[3] 宋怡,张婷. 基于教学表现期望的美国加州科学教师表现性评价述评[J]. 教师论坛,2017(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性科学素养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