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7-11-0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制剂重症

陈 芳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研究

陈 芳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整蛋白型+短钛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初期采用整蛋白型+短钛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重症脑卒中;并发症

重症脑卒中患者病情危重,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与负氮状态,若不能及时进行营养支持与能量补充,会影响血清清蛋白合成,降低免疫力,影响神经功能恢复[1]。临床研究显示[2],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5~77岁,平均(64.4±3.7)岁。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47~80岁,平均(65.1±4.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1995)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经头颅MRI/CT确诊为脑出血、脑梗死、混合性脑卒中;③格拉斯评分<12分。

排除标准:①入院前合并有感染;②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③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④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抗感染、脱水、营养脑神经及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放置硅胶胃管(14F)进行鼻饲流食。对照组将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制成全浓度,能量4.18kJ/mL。每天给予氮为0.25g/kg,非蛋白质热量为146l J/kg。第一天给总量的1/4~1/3,持续3天,第4~6天逐渐增加至全量。第1天的肠内营养制剂混悬液浓度为10%,第2天15%,第3天20%,第4天25%。每天对患者进行鼻饲,一次200mL,一天6次。

观察组将整蛋白型+短钛型(按照1:1比例配置)肠内营养制剂进行鼻饲营养支持,浓度、热量比、用量及用法同对照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s,g/L)

表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s,g/L)

组别 TP ALB Hb对照组(n=37) 65.12±7.49 32.31±4.96 118.25±19.35观察组(n=37) 67.94±8.13 33.53±5.01 117.26±20.49t 0.041 0.006 0.104P>0.05 >0.05 >0.05

2.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临床研究显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消化道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目前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主要有整蛋白型与要素型,患者对肠内营养制剂的耐受程度是完成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基础[3]。若患者不耐受,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腹泻、腹胀及胃潴留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4]。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14天后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整蛋白型或整蛋白型+短钛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在改善患者营养指标方面均能达到理想效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为短钛型与整蛋白型营养制剂可能存在中和、平衡及互补效果。

总之,对重症脑卒中患者入院初期采用整蛋白型+短钛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能够有效患者的治疗耐受性,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1] 李 丽,李红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3):3912-3914.

[2] 韩晓丽,薛 梅,高 云,等.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6):329-331.

[3] 王玉果,刘 莉,吴建红,等.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555-4557.

[4] 程旭萍,应满珍,张为民,等.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的疗效机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4-556.

R743.3

B

ISSN.2095-8242.2017.050.971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制剂重症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