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未成年人数字阅读研究进展

2017-11-01荣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未成年人

荣霞

关键词: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数字阅读能力;数字阅读能力教育

摘 要:文章通过调研国外有关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教育与数字阅读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当前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希冀现行教育制度能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数字阅读,并设置相关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推动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10-0092-03

进入信息时代后,互联网在未成年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阅读活动,已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学习手段和方式之一。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读写能力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阅读,包括了基于网络媒介的阅读能力。2009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将印刷阅读评估作为阅读素养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阅读评估[1]。数字阅读特指未成年人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工具查找网络学习资源和解决学习问题的阅读方式。为促进未成年人阅读能力的提高,教育界、学术界提出了数字阅读能力培养和教育理论。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是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提出的阅读能力要求,它是借助互联网阅读平台,利用互联网解决问题和困难所要求的技术、策略和方式方法等的结合[2]。国外学者针对未成年人数字阅读开展了大量和深入的研究,笔者在调研和梳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对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1 数字阅读:未成年人阅读新挑战

文本的变化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主要区别。数字阅读的文本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运用超链接等方式营造的一个开放性的数字格式的信息空间。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种信息呈现方式的变化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挑战。

在进行数字阅读的过程中,互联网信息文本可以实现多重文本内容的交叉融合,读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检索技术,将不同电子文本的内容链接起来,以获取、组织、传递和评价信息。有学者研究指出,数字阅读语境是不完善的,表现在读者、作者、情境、文本内容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及信息内容的获取和利用存在不确定性,这容易导致阅读目标模糊不清,文本阅读的链接性对读者的情境转换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同纸质阅读相比,数字阅读过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阅读过程其实就是文本信息过滤和选择的过程,也是物理文本意义重构的过程。数字阅读不仅需要通过文本建构意义,还需要读者根据阅读需要灵活选择链接、图片、内容等建构新的意义。

朱力·开罗(Julie Coiro)是研究新阅读能力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选取了数百个未成年人的数字阅读记录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即数字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阅读的内容和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阅读能力的构成有重要影响,利用互联网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需要未成年人拥有新的技巧和方法[4]

2 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的构成及其与纸质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2.1 未成年人數字阅读能力的构成

凯特(Castek)、开罗(Coiro)、亨瑞(Henry)等人认为,数字阅读能力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阅读过程,需要一套完善的技能体系,包括准确定位、整合和评价信息的能力[5]

信息定位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字阅读能力,对数字阅读的有效性有决定性影响。有学者研究发现,在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时间分配方面,内容处理需要花费65%的时间,信息定位需要花费23%的时间,这二者花费的时间占了88%,而用在其他阅读实践上的时间(如信息甄别与评价、阅读行为纠正和监管、处理线下阅读任务等)占比仅为12% [6]。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定位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字阅读能力。

信息甄别和评价能力也是数字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确定之后,读者就要对其可信度、准确性、信息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渠道,找到最合适、最准确的答案。因此,信息定位能力也是评价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与纸质阅读能力的相关性

国外学者对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与纸质阅读能力之间的关联性也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数字阅读能力和纸质阅读能力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也就是说,纸质阅读能力强的未成年人在数字阅读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未成年人的纸质阅读能力和数字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纸质阅读能力较高,数字阅读能力较低。二是纸质阅读能力较低,数字阅读能力相对较高。三是纸质阅读能力与数字阅读能力都比较高[7]。通过上述三种测试结果可以发现,未成年人的数字阅读能力与纸质阅读能力之间没有显著关联性,纸质阅读能力强弱并不能作为评价数字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准和依据,纸质阅读能力与数字阅读能力之间也不存在相互转换的渠道。

3 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教育的政策、理论及策略

3.1 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教育的政策支持

数字阅读能力与纸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它必须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各国、各地区甚至各个不同家庭的未成年人能享受的互联网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将数字阅读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当中,并建立相应的阅读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各级学校重视未成年人数字阅读教育,为保障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成年人的数字阅读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在中小学语言考试中加入了数字阅读能力标准和考试内容。《共同核心国家标准倡议》(The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2010)对数字阅读能力给出了这样的表述:为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环境,学生要具备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爱尔兰建立的中小学生新读写能力标准体系当中,将数字通信、在线读写以及通过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纳入其中;澳大利亚、英国也在中小学教学内容中加入了数字阅读能力的相关课程,并制定了教学标准。endprint

3.2 未成年人數字阅读教育的理论探讨

目前,关于未成年人数字阅读能力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在线互动式教学模式、情境互助式学习、社会介入式体验学习和社会建构性学习等。①在线互动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设置了高度仿真的教学情境,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阅读能力需求和目标,例如:基础阶段主要是开展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而到了最高阶段,发展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就成为关键。②情境互助式学习。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学生往往比教师更能很好地适应数字阅读。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创新,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学习、团体讨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负责策划和组织。③社会介入式体验学习。教师通过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合作模式,创建真实的教学场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将已经掌握的阅读技能在实践情境中得到熟练运用,做到学以致用,促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和巩固阅读技能。④社会建构式学习。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通过合作交流、协议交换形成的。讨论有利于深化理解,通过让学生参与集体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针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通过设置不同的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教师阅读技能也是新阅读能力教学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要为负责数字阅读教学工作的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在线读写能力,将自身学习心得、经验和收获与学生分享。

3.3 未成年人数字阅读策略运用

在开放性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元认知策略中的自我评价和控制对其阅读能力影响较大,是否采用了正确的阅读策略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数字阅读素养的提升。

学者们指出,在互联网阅读环境下,阅读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计划、预测、监控和评价。基于网络环境的阅读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数字阅读环境下,读者是否能够综合运用预测、监控、评价等阅读策略变得更加重要,这也是阅读过程中元认知策略的具体体现[8]。一般阅读策略、支持阅读策略、问题导向的阅读策略,是学生在数字阅读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的策略方法。

朱力·开罗指出,数字阅读过程中的四种因素——旧知识激活、逻辑分析能力、阅读控制、情感调节能力等,每一个都非常重要。其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读者自我控制和调节策略是数字阅读过程中从始至终应用最广泛的策略[9]

拉姆利(Lumley)等对读者数字阅读过程中使用到的自我控制策略、调节策略以及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自我管理策略能够强化读者的学习责任感,而自我控制策略能提高读者的学习效果,而不论其自我控制能力的高低[10]。有学者对伊朗学生的英语数字阅读策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最多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策略,一般阅读策略和支持阅读策略紧随其后[11]

参考文献:

[1] Wu J Y. Gender differences in online reading engagement,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navigation skills and reading literacy[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4(3):252-271.

[2] Gil-Flores J, Torres-Gordillo J J, Perera-Rodríguez V H. The role of online reader experience in explaining studentsperformance in digital reading[J].Computers & Education,2012(2):653-660.

[3] Hsu M C, Chen C P. Analysis of motivation triggers in interactive digital reading for childr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Infonomics,2013(1/2):669-675.

[4] Coiro J. Predic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 the internet contributions of offline reading skills, online reading skills, and prior knowledge[J].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2011(4):352-392.

[5] John G. Exploring ESL 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digital reading skills[D].Nottingham: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14.

[6] Rasmusson M, Aberg-Bengtsson L.Does Performance in Digital Reading Relate to Computer Game Playing? A Study of Factor Structure and Gender Patterns in 15-Year-OldsReading Literacy Performanc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5(6):691-709.

[7] Leu D J, Zawilinski L, Castek J, et al. ONeil. M. What is new about the new literacies of online reading comprehension[J].Secondary school literacy,2007(7):37-68.

[8] Kurata K, Ishita E, Miyata Y, et al. Print or digital? Reading behavior and preferences in Japan[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7):57-65.

[9] Jennifer V A. Developing Digital Literacy Skills Through Guided Reading Instruction[J].The Florida Reading Journal,2016(1):16-20.

[10] Lumley T, Mendelovits J. How well do young people deal with contradictory and unreliable information on line? What the PISA digital reading assessment tells us[J].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2012(4):1-12.

[11] Taki S, Soleimani G H. Online Reading Strategy Us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Iranian EFL Learners[J].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2(2):15-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阅读未成年人
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实证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