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2-2016年Google Scholar数据库心理学期刊的计量学分析

2017-11-01李晓晴王燕君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时间段影响力心理学

李晓晴,王燕君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桂林,541000

2002-2016年GoogleScholar数据库心理学期刊的计量学分析

李晓晴,王燕君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桂林,541000

为了更加客观地研究分析心理学类期刊的影响力,以Google Scholar(2002-2016年)引文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心理学学术期刊的H指数、H类指数(G指数),并从H指数排名、H类指数与标准影响因子以及综合影响因子的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传统的标准影响因子,H类指数能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覆盖更多的引文数据,更加全面,并体现出心理学学科有充足的发展动力;不同国家以英文为刊印语言的期刊较其他语言的期刊具有明显的优势。总而言之,心理学期刊整体影响力呈良好发展态势。对用不同计算方式得到的期刊排名存在争议,应当综合使用多种计量方法,以获得更好的评价结果。

心理学;H指数;期刊影响因子

1 问题提出

进入21世纪,高校对研究人员在学术论文方面的要求逐渐增高,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能否进入高等教育行业和职称晋升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对高等教育行业内的研究人员产生了更多的要求和压力,特别是被要求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以证明自身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的质量[1-2]。此类要求使各自研究领域内排名靠前的期刊相对于同领域的其他期刊受到了更多的关注[1-3]。

众所周知,利用学术期刊的排名作为科研质量评定的标准一直是广受争议的。尽管如此,基于引文数据的期刊评估与排名也依旧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使用,例如,Allen对社会学期刊排名的评论[3],Kalaitzidakis和Harzing对经济学期刊排名的分析[4-5],Gileszai 对政治学期刊排名的研究[5],Lluch对心理学期刊排名的研究和Mingers对商业管理领域的期刊排名分析等[6-7]。

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维度的指标可以全面地展示评价对象的复杂性与多维度信息。笔者在本文中使用不同于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的期刊评价方法H指数(H-Index)与其衍生品G指数(G-Index),对期刊的影响力进行评价。因为相较于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而言,本文所提到的期刊评估是以更长时间跨度,更广数据基础和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得以实现。研究者和编辑能够获得某一特定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被广泛引用的文献列表,进而能够灵活地针对特定期刊作出自己的判断,使期刊排名对研究者和编辑更具实际价值。

2 对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影响因子的讨论

Web of Science平台每年出版的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带有影响因子,这对于那些希望获取社会科学领域期刊影响力信息的研究人员是一种便于使用的资源,获得了全球研究人员的广泛瞩目,有价值但也有不足。

Web of Science的JCR引文报告所引发争议的首要原因是由其所取时间过短造成的,通常的影响因子取2年,近来JCR还公布了长度为5年的累计影响因子(Cumulative Impact Factor),与2年的相比,5年的可以满足自然与工程类领域期刊的评价需求,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和期刊评价的需求。例如,在社会学领域常见的情况是较高质量论文在发表后历经5~10年以上才能获得与论文质量相匹配的较高关注度[7-8]。对于人文社科领域而言,时间跨度需要延长才能更好地观察期刊的影响力。Web of Science的JCR影响因子的第二个缺点是生成统计结果的数据基础受限。在实际分析中,只有被Web of Science覆盖的文献数据才是包括JCR报告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数据分析产出的基础,而未被Web of Science选中的文献所产生的引文数据却占据多数并且未被作为相关分析的数据基础。关于JCR影响因子的第三个问题在于它的计算方法过于简单,在对Web of Science覆盖的引文数据进行处理时,采用计算平均值的做法,无法深入分析学术引用体系复杂的本质。关注行列中的先进者早有先行者。例如,Duncan提出了Socio-Economic Index(SEI)这一指标,其关注点不仅集中于从业者的平均状况,而且也对各职业群体中收入最高和受教育程度最好的从业者进行了考察,并认为一项职业的状态不仅取决于全体从业者的平均情况,而且也由这项职业中最成功的从业者所代表[9]。

尽管JCR影响因子有上述局限,但许多研究人员依旧需要依赖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JCR报告,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类似的数据报告比JCR报告综合水平更高。不过可以对其进行完善,例如,将JCR产生的数据基础Web of Science平台用Google Scholar替代。Google Scholar基于全球最强搜索引擎Google,Google Scholar引文信息的来源基于Google能够覆盖的所有文献信息(包括会议论文、研究报告、书籍以及更多的期刊中所包含的论文等)。例如,在社会学领域,2009年Jacobs在SSCI期刊Gender&Society发表的论文表明,相比Web of Science数据库所覆盖的引文数据,Google Scholar可以把作为被引数据的论文收到的施引文献数量提升1倍。尽管在Google Scholar覆盖的施引数据中包含了一些已经无法打开的网页和重复引用,但是这样的噪音数据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是,相较于因未能入选Web of Science从而无法出现在JCR中的期刊论文引用情况而言,Google Scholar无疑代表了更真实的情况。

3 研究方法

3.1 H指数

H指数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一个研究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每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Nature在2005年8月18日刊发一篇报道文章,用“公正排序”作为标题肯定了H指数的作用,由此H指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

2006年,AntHony FJ Van Raan[11]对荷兰147所高校的700名高级研究人员在1991-2000年间发表的成果进行了限制为3年的引用分析,主要是为了聚焦于时间较近的研究成果及其影响力,发现H指数与文献计量领域内的一些标准指标和同行评议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在规模较大的研究团队中更是呈现了明显的相关性。Glanzel针对H指数进行了数学方面的探讨,认为H指数与研究人员的发文数和被引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12]。一方面他认为H指数是一个简单的指标,单纯论文数量的增长不直接对H指数产生影响,能够衡量研究人员个体的持久表现,是一个累计指标。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H指数对学术研究的新手不够友好,无法对研究人员的衰退情况进行观测,不同的引文窗口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等[2]。

3.2 H类指数

基于以上关于H指数的讨论,衍生出了多种试图完善H指数缺陷的指数,统称H类指数。例如,Egghe提出了G指数,Rousseau提出了R指数和AR指数,用于弥补H指数灵敏度以及只升不降的问题。G指数是针对H指数对高频被引论文不敏感的不足提出的;G指数比H指数更加注重学者过去发表的论文对未来学术生涯的影响,体现了知识的继承性与累积性,对文章产出少但是被引次数高的研究人员和期刊更为公正。在本文中,如果一本期刊在选取的年限中任何一篇文章的被引次数都高于H,那么G指数≥H指数,表示G指数比H指数对高频文献更加敏感。这有利于对高频被引文献作者的学术评价,但是同H指数相比,G指数的优势有限,所以需要H指数以及由H指数产生的包括G指数在内的众多“类H指数”互相配合使用,从而达到全面地进行学术评判的目的。

4 SSCI期刊列表

本文采用的样本为Web of Science三大目录SCI(含SCI-E)、A&HCI和SSCI中的598种期刊,它们均有2002-2016、2007-2016和2012-2016年三个年份的H指数和H类指数(限于篇幅只提供G指数)、单篇最多被引次数和源自Web of Science平台的2年标准影响因子和5年累积影响因子。此处列举H指数排名前10的期刊,如表1所示。

5 讨论与分析

5.1 心理学期刊的影响力

从表1中的H系列指数所得到各期刊的信息与影响因子不同。影响因子说明的是期刊的知名度,而H类指数说明的是这些期刊所刊发论文的被接受程度。标准影响因子达到4.000以上的有42本期刊,3.000~4.000之间的有45本期刊,2.000~3.000之间的有107本期刊,1.000~2.000之间的有207本期刊,不足1.000的有195本期刊。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00的期刊占了总期刊量的14.55%,有32.94%的期刊在2年内相对于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并未得到较多的引用。为了弱化这一差距,本文引入累计影响因子。从以5年为时段统计的累计影响因子看,影响因子达到4.000以上的有66本,3.000~4.000有74本,2.000~3.000有142本期刊,1.000~2.000有165本,不足1.000有151本;大于3.000以上的期刊占总量的23.34%,有25.25%的期刊影响因子不足1.000。这些数据表明统计窗口从2年延长到5年更有助于观察心理学期刊的影响力。从不同统计时间的统计结果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有些论文逐步得到引用,另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未能得到引用的论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被遗忘。

表1 2002-2016年Web of Science心理学类期刊指数及影响因子

与影响因子相比,H指数易于确定,并且忽略被引次数多和被引次数少的论文的影响,揭示期刊的稳定性,展现论文的广泛影响力。在5年统计时间段内,所统计的心理学期刊中80%的H指数集中于88~12之间,而在15年统计时间段内,80%的心理学期刊H指数为287~31之间。因此,在较长的统计窗口内,H指数能够揭示那些刊发了较多影响力较强论文的期刊。在统计窗口为2002-2016年15年的时间段,除了由于不在欧美出版(尤其是美国)和不以英文为主要刊印语言这两种主要原因导致的51本期刊H指数没有达到15以上,其余期刊的H指数均在15以上。在统计中,有超过70%的期刊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000,表明心理学学科有充足的发展动力。

在时间跨度对期刊引文的影响方面,如表1所示,使用比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更为广泛的Google Scholar数据,将统计窗口分为2002-2016年、2002-2016年、2012-2016年3个时间段。从表1中可以看到,统计窗口为2002-2016年和2007-2016年这两个时间段的最高引文次数要高出2012-2016年最高引文次数数倍。通过对每本期刊10年与15年中被引次数居前60位(约为统计心理学期刊总期刊数的10%)的文献产生的引文数据进行年份划分,发现很多论文都是在发表3~5年之后获得了更多的引用,这也较好地解释了5年段最高被引次数与10年段和15年段差距巨大的原因所在。

5.2 对心理学期刊进行评价的不同指标

正如以上所述,从H指数和影响因子这两个功能互补指标同时对期刊进行评价能够获得更为合理准确的结果。因此,使用H指数对期刊的评价是有价值的,并且在不同的评估方法下无论期刊的排名是否发生变化,新的方法对期刊评估都是有价值的。表2为数据处理的结果。

H系列指数如何影响期刊排名?根据表1中2002-2016年15年的H指数,排名位于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TrendinCognitiveSciences,而在5年的H指数中,排名前三位的期刊是TrendinCognitiveScience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和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由表2可知,标准影响因子和5年的累计影响因子与15年、10年和5年的H指数呈现正相关,分别为0.572 42、0.597 62、0.640 98,0.658 96、0.675 73、0.696 06,但5年的影响因子与H指数个时间段的相关系数略高于标准影响因子与H指数的相关系数。因此,统计较长时间段的评价指标对期刊的评价结果更为稳定,也更加准确;同时尽管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不同期刊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时,排名还是会有变化。

表2 不同时间窗口H指数、G指数和影响因子的相关矩阵

虽然H指数有很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评价科学工作者的个人成就,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尤其对高频被引文献不敏感。例如,两本期刊的H指数相同,但其中一本的高被引次数可能是另一本的几倍,这在H指数中并不能凸显出来。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类H指数,其中G指数最为出名,也最为敏感。对2002-2016、2007-2016、2012-2016这3个时间段的H指数与G指数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并且其有效值均大于0.9(分别为0.960 35、0.959 54、0.948 78),说明回归方程是可信的或者说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且,在表2中两者的相关程度也达到了强正相关(分别为0.979 90、0.904 44、0.877 68)。因此,在单个年份G指数比H指数更容易受文章被引次数变化而变动,更加敏感,并且引用次数和引用畸变对H指数的影响要远小于G指数。同样的,G指数对期刊评价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对H指数和G指数分别进行时间序列的线性回归模型,即不同指数在3个时间段的关联程度,可以得出两个指数在2011-2015与2001-2015年时间段的显著性略低于2001-2015与2006-2015年和2006-2015与2011-2015年线性回归的结果,说明一些论文在发表3~5年后的引用频次迅速增长,但还有一大部分文章被遗忘,引用增长频次缓慢。

在很多情况下,期刊的知名度也反映出特定研究领域的关注度与影响力的变化。例如,BehavioralandBrainSciences、TrendinCognitiveScience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Review这3种心理学分支期刊的五年累积影响因子比一些综合性的评论期刊要高,体现了欧美国家对心理学实验等分支学科的关注度。

本文之所以选择5年的累积影响因子和统计时间段较长的H指数,是因为在心理学这样的社科领域,只有经过一定时间,期刊论文被引次数才能更快的增长。通过对累积影响因子和标准影响因子的比较可以看出期刊排名并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两者相关关系为0.912 54(表2)为强正相关,因此期刊排名并未因为影响因子的选择而不同。应当注意的是,随着统计时间的延长,就越难以显示出当前编辑人员的努力,因为本文采用的期刊排名都是观察一定时间之前的论文影响力得到的。因此,在评定时随着时间的拉长,当前编辑人员的职业地位会降低,但更加凸显出编审团队的能力。然而,不论采用何种评论方法,期刊在一段时间内排名都有较高的稳定性。

5.3 刊印语言与期刊被引次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英文期刊PsyChJournal于2012年正式出版,每年出版4期,是中国主办的第一本、以英文为刊印语言的面向全球读者的国际发行的心理学期刊。目前看来效果并不理想,但也是历史性的进步,为我国心理学家和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5.4 引文数据与职称晋升

职称评议委员会的委员们认为评价年轻研究人员的学术表现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职称评议委员需要尽可能客观地去评估年轻研究人员的论文质量。尽管在理工科已经将引文数据列入学术职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未列入其中,更多的是将CSSCI的发文数量作为职位评价的重要因素。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使用引文分析方法评价晋升职称论文存在时效性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很多文献要经过3~5年的时间才能充分显示其影响力;短时期内,低频被引文献可能只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获得承认。在当候选人被评估时,对于发表时间低于3年的期刊文献,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6 结束语

本文列举了大部分心理学期刊,所呈现期刊的评价数据是基于Google Scholar的H类指数,相比传统的标准影响因子,这种方法能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覆盖更多的引文数据,评价更加全面。采用不同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期刊排名会有所变动,但是总体上期刊排名的层次结构呈现稳定的态势,高频被引文献并不只出现在期刊评价靠前的顶级期刊,一些评分一般的期刊也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学术论文。不同国家以英文为刊印语言的期刊较其他语言的期刊具有明显的优势。对用不同评价方法得到的期刊排名始终存在争议,应当综合使用多方面的计量方法,以获得更好的评价结果。相应的,期刊影响力评估的准确性对学者研究能力的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心理学期刊整体影响力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心理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和H类指数同其他学科比较处于优先地位,这跟国外心理学体系较为完善与心理学为多学科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科自身的性质有关。国内心理学期刊的影响力高于国内其他期刊影响力的平均值,但目前还没进入国际检索中,虽在2012年发行了面向国际的英文期刊,但国际影响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1]Wolfgang Gl nzel,刘俊婉,金碧辉.浅谈H指数的机会和局限性[J].科学观察,2006(1):10-11

[2]金碧辉,Ronald.R指数、AR指数:H指数功能扩展的补充指标[J].科学观察,2007(3):1-8

[3]Allen,M P.The “Core Influence” of Journals in Sociology Revisited[EB/OL].(2015-12-12)[2017-02-26].http://www.asanet.org/footnotes/dec03/fn11.html

[4]Kalaitzidakis P,Mamuneas T P,Stengos T.Ranking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1,1(6):1346-1366

[5]Harzing A,Ron V D W.A Google Scholar H-index for journals: An alternative metric to measure journal impact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60(1):41-46

[6]Giles M W, Garand J C. Ranking Political Science Journals: Reputational and Citational Approaches[J].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007, 40(4):741-751

[7]Lluch J O.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use of the impact factor of scientific journals as a tool to evaluate research in psychology[J]. Scientometrics, 2005, 65(2):189-197

[8]Mingers J, Harzing A W. Ranking journals in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Harzing data set[J].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 16(4):303-316(14)

[9]Jacobs J A. Further reflections on ASR’s greatest hits[J].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2007,38(1), 99-131

[10]Duncan O.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J]. Occupations & Social Status,1961(1):388-426

[11]Jacobs J A. ASR's Greatest Hits: Editor's Com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6,70(2):160

[12]Glänzel W.On the h-index-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a new measure of publication activity and citation impact[J].Scientometrics, 2006,67(2):315-321

[13]Braun T,Glänzel W,Schubert A. A Hirsch-type index for journals[J].Scientometrics,2006,69(1):169-173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8.010

B849

A

1673-2006(2017)08-0039-05

2017-05-10

李晓晴(1991-),女,安徽宿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责任编辑刘小阳)

猜你喜欢

时间段影响力心理学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天才影响力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