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长Q-T综合征引发2∶1房室传导1例报告

2017-11-01赵金章,刘玲,张莉

临床儿科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房室传导心电图

新生儿长Q-T综合征引发2∶1房室传导1例报告

新生儿长Q-T综合征(LQTS)是指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0.44 s)、易产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组综合征,可导致患儿晕厥、抽搐或猝死。临床上此病并不少见,但由于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LQTS引发2∶1房室传导患儿,现将其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因“早产”入院。G1P1,胎龄36+6周,因臀位行剖宫产分娩。生后无窒息,Apgar评分9、10、10分,出生体质量2 290 g,羊水、脐带、胎盘未见异常。产前24小时内胎心监护显示胎心阵发性减慢。入院体格检查:早产儿貌,神志清,精神反应良好,心率60~70次/min,律不齐,心音略低钝,未闻及杂音;肺部及腹部无异常;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引出可。心电监护显示:心率快慢不均匀,并阵发性减慢达60~70次/min。急诊十二导联心电图示LQTS并2∶1房室传导,Q-T间期0.600 s,Q-Tc间期0.638 s(图1)。此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证实该诊断。其余辅助检查:末梢血糖1.8 mmol /L;血、尿、粪常规正常;血氧分压、经皮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正常;TORCH(-);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及超声心动图、胸片、头颅超声均正常。父母免疫系列自身抗体检测正常;父母心电图检查正常。追问病史,患儿母亲兄弟姐妹中曾有生后3天内不明原因死亡者。入院诊断:新生儿心律失常,LQTS并2∶1房室传导;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果糖营养心肌、积极纠正低血糖等处理,未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儿入院后72小时内临床心电监护监测显示,每天曾发生数十次以上的心率减慢,达60~70次/min,临床无症状,可自行恢复至120次/min以上。入院72~96小时曾发生2次不伴有临床症状的心率减慢。入院第5~7天发生1次心率偏慢(90~100次/min)。住院第8天心率恢复正常(130~140次/min)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体质量增长900 g,心率120~13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复查心电图正常(Q-T间期0.413 s)。随后每月心脏中心随访。患儿于生后8月龄时猝死家中。

图1 患儿心电图结果(Q-T间期0.600 s,Q-Tc 0.638 s)

经知情同意,采集患儿及父母外周血10 mL,送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行多基因同步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针对基因KCNQ1、KCNH2、SCN5A、KCNE1、KCNE2、ANK2、KCNJ2、CACNA1C、CAV3、SCN4B、AKAP9、SNTA1、KCNJ5、GPD1L、CACNB2、SCN1B、KCNE3、SCN3B、KCNE1L、HCN4、RYR2、CASQ2,报告检测到的移码突变(frameshift insertion/deletion)、整码突变(inframe insertion/deletion)、错义突变 (missense variant & stop lost)、无义突变(stop gain)、剪切位点突变(splice donor/acceptor variant)、同义突变(synonymous variant)、非编码区突变(UTR variant),对于内含子突变(intron variant)不做报告。患儿及其母亲心血管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结果均为LQT 3型(表1)。患儿父亲基因检测正常。

2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有关新生儿LQTS的报道较为多见。LQT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异常。典型的LQT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引起的反复晕厥和心脏猝死,在此之前常无前驱症状;心电图上,LQTS主要表现为QTc间期>0.44 s。本例患儿临床无症状,依据心电图特点,且患儿母亲的兄弟姐妹中曾有生后3天内不明原因死亡者,可能存在LQTS家族史,在排除了获得性LQTS的基础上,根据1993年国际LQT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新生儿先天性LQTS并2∶1房室传导诊断成立。然而国外有研究发现,QTc间期正常并不能排除LQTS,LQTS是一种心脏离子通道病,且有家族遗传倾向,基因诊断才是LQTS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本例患儿8月龄时猝死家中,其母亲及患儿心血管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结果均证实为心脏离子通道病(LQT3型),本例LQTS的基因诊断也成立。

目前研究发现,先天性LQTS 的致病基因已达10余种,其中LQT1、LQT2和LQT3三型,分别占LQTS基因型的50%、45%和5%。编码心脏钾离子通道的基因KCNQ1和KCNH2,分别是LQT1、LQT2的致病基因;编码心脏钠离子通道的基因SCN5A则是LQT3的致病基因。本例患儿及其母亲的基因诊断结果正是属于钠离子通道介导的LQT3型。获得性LQTS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低钙血症及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可以引起新生儿QT间期延长,应予以重视。

表1 患儿及其母亲基因检测结果

国内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是先天性LQTS治疗的最基本药物,应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治疗新生儿长Q-T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然而,当LQTS引发了尖端扭转性室速时,可能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也许除颤器的植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新生儿LQTS随时有猝死的可能。当Q-Tc明显延长>0.55 s且存在2∶1房室传导阻滞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则更容易发生猝死。

综上所述,新生儿LQTS多属先天性的,且多有家族遗传倾向;基因诊断是LQTS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于确诊的先天性LQTS患儿,其所有一级亲属(患儿父母、兄弟姐妹)均应进行特定突变基因检测。如果基因检测、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均正常,则可以排除LQTS。

doi∶10.3969/j.issn.1000-3606.2017.10.019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陕西西安 710060)

赵金章 刘 玲 张 莉 郭金珍 李占魁]

(本文编辑:蔡虹蔚)

猜你喜欢

房室传导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房室阻滞表现多变的临床心电图分析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测房室交界区前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