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2017-11-01张瑞芝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气滞盆腔炎血瘀

张瑞芝

(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卫生院, 山东 青岛 266722)

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张瑞芝

(平度市明村镇马戈庄卫生院, 山东 青岛 266722)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中药;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涉及到多个组织、器官。慢性盆腔炎病程较长,长期影响女性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给予对患者健康负责的理念,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对其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1]。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分别对其进行中药和西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接诊的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7.5±4.6)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5±0.5)年;对照组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7.7±4.5)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4±0.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气滞血瘀诊断标准:腹部有明显刺痛、胀痛感觉,胸闷、乳房胀痛,易暴躁,舌头暗黄或有於点,月经不调、脉弦涩,带下有所增多。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孢哌酮2.0g,2次/d,替硝唑1.0g,1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重要通任种子汤加减治疗,主药方:红花、连翘、当归、白芍、小茴香、甘草、赤芍、香附、川穹、络石藤,用水肩负,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分服。第二次煎药时,取100ml用于灌肠。

1.4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经治疗后症候消失>95%,下腹痛、腰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患者症候消失70~94%,下腹痛、腰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患者症候消失30%~69%,下腹痛、腰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候消失<29%,临床症状未消失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类型,是指妇女盆腔腹膜、子宫周围接地组织以及盆腔生殖器官的炎症。引发盆腔炎的原因很多,如妇科手术史、宫腔操作史或不灵孕育史等[2]。我国传统中医将盆腔炎归为不孕、月经不调及痛经的范畴,认为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盆腔脏器气血气不畅及气血相博,通过阴部上行使之胞宫、冲任,从而造成邪气瘀滞或虚损,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损害盆腔组织,或者患病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使得盆腔内的增生组织互相粘连。无论是湿热还是邪毒,最后都会影响腹部的气血运行,因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要点就是化瘀活血,尤其是气滞血瘀型患者[3]。通任种子汤对于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明显效果,药方中的单身有调经活血、排脓凉血的作用,是重要的调经理血药物,还可以生血补血;香附具有止痛理气、调经舒肝的作用;红花,川穹、赤芍及当归等也有活血化瘀的功能。以丹参、香附作为主药,红花、川穹、赤芍、当归作为辅药,主副相结合,不仅能够行气活血,还可以生血补血,使血气运行通常,疼痛自然消失[4]。另外,药方中的连翘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于因淤化产生的内热有一定消除作用。除了内服中药外,保留灌肠也能够抑制疾病的发展,盆腔的位置与结肠、直肠较为密切,中药在经过肠道时能够渗透附近的组织,更好的发挥药效,肠道内的粘膜静脉丛可以直接利用和吸收药物,增加盆腔中的药物浓度,起到消炎的作用[5]。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其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1] 郭海燕,邱爱功.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10.

[2] 杜军凤.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79):188-188,190.

[3] 刘志敏.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饮食保健,2017,4(1):83-84.

[4] 张秀丽.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62-162,164.

[5] 刘震坤,金 影,董克勤.重要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J].中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30(5):537-538.

R451

B

ISSN.2096-3718.2017.44.8693.01

本文编辑:彭晚林

猜你喜欢

气滞盆腔炎血瘀
话说血瘀证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