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7-11-01张焕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螺旋杆菌螺杆菌胃溃疡

张焕萍

(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公司预防保健中心,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张焕萍

(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公司预防保健中心, 内蒙古 包头 014000)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黄芪建中汤;治疗效果

胃溃疡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的饮食、作息、精神状态等有密切联系,很多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复发率高,很难实现根治,而且一旦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引发癌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对此,应当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对其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4±3.51)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5±3.5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本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药方为:灶心土30 g,炙甘草6 g,侧柏炭20 g,吴茱萸6 g,黄芪20 g,黄连8 g,白芍15 g,大黄8 g,延胡索15 g,高良姜10 g,蒲公英15 g,香附10 g,桂枝10 g。将上述药材用温水煎服,取250 mL的药液,分成2剂,早晚各服用1剂。对患者持续治疗28天[2]。

1.2.2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甲硝唑,每次200 mg,每天3次,口服克拉霉素,每次0.5 g,每天2次。对患者持续治疗7天后,改为单独服用奥美拉唑,每次20 mg,每天2次,对患者持续治疗21天[3]。

1.3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所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平均数表示,所得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复发率对比

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病情复发,主要是由于饮食习惯问题导致,复发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病情复发,其中,2例由于饮食习惯问题,4例由于身体因素,复发率为2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身体内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部黏膜消化所致,当胃黏膜收到损伤后,就会降低胃部的防御能力,由此导致胃酸的攻击性不能增强,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形成溃疡面,对患者的胃肠功能产生影响,并制约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提升[4]。对于此种疾病,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对于胃溃疡疾病,中医上认为是由于疲劳里急、诸不足所致,治疗时应当以调理气血、健脾补虚为主。黄芪建中汤中的黄芪和甘草能够对胃黏膜产生保护作用,白芍和桂枝能够对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蒲公英和延胡索可以对抗幽门螺杆菌,降低病菌活性,黄连和吴茱萸可以帮助患者补充气血,消除炎症。以上药材的共同应用,可以促进胃黏膜功能恢复,促进溃疡面愈合,从而改善病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虽然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不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黄芪建中汤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疾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张云志.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1):114-115.

[2] 韦永光.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37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1):99+101.

[3] 李佳音.碳酸镁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410-411.

[4] 程 刚.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32例[J].陕西中医,2013,(1):20-21.

R451

B

ISSN.2096-3718.2017.44.8648.01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螺旋杆菌螺杆菌胃溃疡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辣椒素-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医食疗治疗慢性胃溃疡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