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

2017-11-01蒋传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系统性个体化支气管

蒋传萍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2)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

蒋传萍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2)

目的研究在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中采取个体化系统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均分成参照组(n=28)与实验组(n=28),将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对比参照组,将实行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患者作为对比实验组,分析对比经护理之后两组患者数据差异。结果经不同临床护理后实验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后满意度评分(93.58±3.24)分、总有效率96.42%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经对症护理以后满意度评分(85.23±4.21)分、总有效率75%,P<0.05,且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应用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提升满意度以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支气管哮喘疾病;影响

国内每年发生支气管哮喘病症的概率都在不断提升,属于气道高反应性慢性炎症疾病,是呼吸系统中比较常见的疾病[1],目前还没有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措施,一般都是依据个体化系统性以及自我控制来缓解病情,且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医护人员详细为患者阐述相关知识,提升认知度,现对我院本次收治研究的56例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护理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我院研究收治的56例样本数据均选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所有患者,每28例患者作为一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3例,女性例数为15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9岁,中位年龄(45.68±3.21)岁,其中10例因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13例因吸入过敏原诱发支气管哮喘,5例因其他原因诱发支气管哮喘;参照组患者中男性例数为14例,女性例数为14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31岁,中位年龄(52.34±5.21)岁,其中11例因呼吸道感染诱发支气管哮喘,14例因吸入过敏原诱发支气管哮喘,3例因其他原因诱发支气管哮喘。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两组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P>0.05且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我院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之后予以健康教育、生活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等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个体化系统性护理,(1)建立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方案,成立护理小组,依据患者文化程度、年龄、病情等,责任护士制定有针对性健康教育以及个体化护理计划,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呼吸道护理,确保换则会呼吸通畅,提醒患者多饮水、正确进行排痰,必要的时候可以利用机械呼吸或者雾化吸入等方面进行干预,也可以予以患者甲基泼尼松龙、氨茶碱等对症药物。(2)密切监测患者体征,严格分析患者对症治疗之后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用药之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乏力、恶心等,避免患者发生缺氧现象。(3)氧气吸入护理。对于需要进行氧气的患者,需要对患者吸氧速度进行控制,一般维持在3L/min左右,且间隔半小时记录患者的情况,确保可以提升吸氧效果,对于吸入高浓乳氧气患者需要避免发生中毒反应。(4)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在治疗患者的时候需要对疾病发生机制进行充分了解,结合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实际情况予以合理护理,尽可能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患者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且在谨遵医嘱下用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中不可随意更换药物,需要控制用药剂量,避免不合理用药恶化患者病情。

1.3 观察指标

患者经治疗之后呼吸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均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之后呼吸恢复以及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定为有效;经对症干预之后两组患者正确不显著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比较以率(%)的形式表示,且行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护理之后总有效率96.42%,显著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数据7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析

经对症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8±3.24)分,经对症护理以后参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5.23±4.21)分,经t检验之后数据为8.317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疾病,现今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方面世界医学领域还没有获得有效措施,不能完全治愈支气管哮喘疾。有研究显示,如果能够规范治疗哮喘疾病[2-3],且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以自我控制,可以对哮喘病情进行有效缓解与控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是实际治疗中并不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主要就是因为不少患者不能充分认识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4],不能在谨遵医嘱下进行用药,治疗依从性相对比较低,且不少患者都不能对自身进行有效管理,不能控制病情。在将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可以显著提升认知度,改善生存质量,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理状态。以往传统护理模式仅仅知识程序化护理支气管患者,不能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5],不能充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仅仅只是流于表面的健康教育,以此进行对照实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之后可以促使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以及掌握患者家庭情况、病情、心理状态,且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案,此外患者出院以后可以进行延护护理,以便于可以提升管理水平,结合院外护理以及院内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病情[6]。

经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对症护理之后在满意度评分以及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实施于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中效果显著,具备比较强操作性,确保达到无缝衔接院内护理与院外护理,提升患者日后生存质量,改善护理满意度。

[1] 童孝笑.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44):281-281.

[2] 张 莉.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6,(20):168-168.

[3] 杨志彦,宋春丽.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179-1182.

[4] 张虹艳.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158-158,160.

[5] 张咏媚.浅析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169-171.

[6] 钱朝翠,张妍蓓.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5):453-455.

R473.5

B

ISSN.2096-3718.2017.44.8625.02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系统性个体化支气管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