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2017-11-01程兴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单节腰段植骨

程兴东

(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程兴东

(兴化市人民医院, 江苏 兴化 225700)

目的探讨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4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Cobb角均有明显缩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可得到良好愈合。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经伤推置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可促进骨折得到良好复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胸腰段脊柱骨折;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

脊柱骨折为骨科临床治疗中一种常见脊柱疾病,胸腰段脊柱骨折为一种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在脊柱骨折中所占比例高度50%[1]。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后,往往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滑落、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有效治疗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选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48例于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者临床资料均完整且有效。患者性别:男25例,女23例;年龄:21~69岁,平均(42.6±2.4)岁;致伤原因:27例为交通事故伤,14例为高空坠落伤,5例为重物压砸伤,2例为其他致伤。

1.2 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和CT扫描,明确患者外伤性骨折程度、椎管狭窄及损伤程度。行全麻,患者取俯卧位,将胸部、骨盆垫至适当高度,然后向常规消毒和铺巾操作。根据术前做好的标志行约8cm的切口切开操作,充分暴露出伤椎上位椎棘突、横突、关节突、椎板。明确推弓根钉进针位置。腰椎损伤患者应该定位于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的交叉点,或者选择于关节突大与小乳突间。胸推损伤患者应该定位于上关节突下缘。凭借推弓根钉开道器实施开道操作,借助C型臂X线机行透视,明确开道器位置准确无误之后,然后再旋入适当的推弓根螺钉。选用螺钉直径、长度应分别控制在5.5~6.5cm、4.0~5.5cm范围内,经椎弓根直接旋入,直达椎体的中前部。伤椎位置以及其上位椎位置分别置入两枚椎弓根螺钉,再置入连接杆。根据椎体实际压缩情况,将连接杆撑开,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同时存在神经症状者给予椎管减压以及神经探查。存在椎间盘损伤者同时行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2周,然后护理人员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改善情况、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分析

资料均行统计学分析,选用工具为SPSS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相互比较分别行t、χ2检验,比较有显著性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48例患者内固定及植骨均顺利完成,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跟踪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均有明显提高,Cobb角有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2组患者椎体前、后缘及Cobb角改善情况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中无患者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术后植骨均完全融合,无患者发生内固定断裂、感染等并发症,伤口及骨折均得到良好愈合。患者复查时行X线检查,结果均显示椎体复位满意。

3 讨论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胸腰段脊柱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压等,多数骨折患者均同时伴有诸多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2]。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应早接受合理治疗,尽早将神经根压迫、脊髓压迫解除,快速复位骨折部位,尽快恢复推体生理高度,使脊柱稳定性得到有效重建。

目前,临床上应用手术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的内固定方法呈多样化。选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可促进患者推体高度、脊柱Cobb角得到更大程度改善;实施纵向撑开,可大大降低神经受损发生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固定节段相对较短,脊柱活动节段得以保留。

综上所述,选用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方式对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治疗,有效性好,且安全性高。

[1] 郑勇强,张金山,施纯南,等.伤椎置钉植骨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4(22).

[2] 巩 磊.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09(05).

[3] 初同伟,罗先进,翟建明,等.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6,(13).

[4] 任龙龙,张军武,马永刚,等.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7).

R687.3+2

B

ISSN.2096-3718.2017.44.8554.01

本文编辑:贺 攀

猜你喜欢

单节腰段植骨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单节幼儿跆拳道训练课教学方法研究
Peek-Prevail融合器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效果分析
胸腰段脊柱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疗效对比探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