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白内障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7-11-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白内障因素

李 军

(通化市人民医院眼科, 吉林 通化 134000)

探讨白内障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李 军

(通化市人民医院眼科, 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我校在眼科针对白内障患者采取手术感染相关管理,对于管理前后患者各45例患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白内障患者感染因素。结果白内障患者采取感染控制管理后感染情况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受到各方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细菌感染,因此医院及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加强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对患者保护措施。

白内障手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因其具备较高发病率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该病症致盲率一直居高不下,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疾病之一[1]。老年患者因眼部组织机能退化,自身免疫力下降,成为白内障多发人群,白内障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干预措施,但是手术后极易因感染等情况出现严重并发症状,患者很有可能再次面临致盲危险。为探讨白内障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干预方案,本研究采取一系列管理后,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我校在眼科针对白内障患者采取手术感染相关管理,对于管理前后患者各45例患者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其中管理前4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64~76岁,平均年龄(71.3±2.3)岁,管理后4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4~78岁,平均年龄(71.8±2.4)岁,所有患者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3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4例,并发性白内障患者2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1例。单眼69例,双眼白内障患者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

1.2 方法

管理前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及护理干预措施,管理后加强手术及护理中各项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自身干预措施。首先根据患者体检及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预估,并对患者自身疾病加以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压调控,对其整体预估达到手术要求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进行初期应做好相应消毒工作,手术前1 h内服用抗菌药物加以预防巩固,手术后应该引导患者采取良好用眼习惯及卫生情况,定期定量进行滴液护理工作,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

(2)手术室抗菌处理。手术时室内卫生及细菌落菌感染是导致患者术后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加强手术后清理及灭菌工作,手术过程中未预防落菌应该开启空气式灭菌机,将手术室内空气及落菌保持在安全范围内。另外合理化清理室内使用物品及物品布局,灭菌机出风口应充分暴露,对手术人员进行合理化分配,以保证室内稳定。

(3)手术人员安排。首先应该明确该次手术中所需工作人员数量及相关工作流程,根据手术难易程度采取严格管理,例如手术人员应该穿戴手术专用衣物鞋帽,消毒洗手清理等,佩戴专用口罩。各自明确自身工作性质及责任,井然有序进行手术,以避免因人员过多造成手术感染。

(4)患者日常行为管理。应该避免食用具有刺激性等辛辣饮食,一日三餐尽量选取营养均衡又容易吸收的食物,手术前后忌烟忌酒,保证充足睡眠及睡眠质量。不能承担沉重体力活动,可进行适当并且符合患者自身情况的锻炼,对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则在恢复期间不能进行较大幅度活动,否则会因活动幅度导致植入晶体移位,另外应该按照医嘱进行抗菌及巩固药物服用。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通过加强白内障手术患者管理发现,管理后患者感染几率大幅度降低并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对患者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感染与患者合并性病症及年龄、无菌操作、手术环境污染等有密切关系(P<0.05)。

表1 白内障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n,%)

3 结论

通过加强白内障手术过程中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患者感染率明显降低并的大有效控制,对于手术感染中各项因素进行探讨,具体感染因素如下。

3.1 患者自身病症

因白内障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该次入选患者中多因自身合并基础性病症,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自身器官及身体免疫机能退化,导致自身对致病病菌抵抗能力降低,患者手术位置需要长见识愈合,致病病菌感染几率提高,另外因老年人特殊性,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用药及护理情况较差,因此对手术后伤口恢复造成极大困恼,以至于提高感染几率。

3.2 手术环境污染

目前因国内外高端技术支持,白内行手术时间较短,另一方面因医院治疗患者日益增多,一般手术安排时间较为紧密,一般是同一手术室接连进行多次手术治疗,在这个过程中因工作人员进出流量较大,手术室并未及时消毒清扫,再加上空气中自身存在悬浮性细菌或者致病病菌,一旦接触患者伤口或者在医疗器械接触就会提高患者感染率[2]。

3.3 手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前工作人员制定周全工作计划,提高各方工作交接,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细菌感染几率。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受到各方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免疫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细菌感染,因此医院及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加强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对患者保护措施。

[1] 刘申文.白内障术后眼内炎40例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6):3740-3741.

[2] 林 涛,郑远秋.白内障手术患者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药,2016,23(5):301-302.

R779.66

B

ISSN.2096-3718.2017.44.8535.01

本文编辑:柯 凤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白内障因素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解石三大因素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