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2017-11-01李玉凤

北方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钢铁

李玉凤,白 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000)

中国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李玉凤,白 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000)

钢铁行业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减弱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也渐渐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经济也进入新常态,因此,可能会出现“中国式”产能过剩的独特现象。国家在部署去年的工作时,专门为了“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提出了“去产能、去库存”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中国钢铁企业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财务风险,其中由政策导致的僵尸企业过多、负债过高以及产品库存积压过多等问题都是现存的棘手问题,这些对国内钢铁企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对钢铁行业财务风险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偿债风险等有效的防范策略。

钢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中国钢铁行业特点

(一)产能过剩

目前,产能过剩的问题存在于大部分国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其中也包括中国。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罗冰生的发言,对产能是否过剩的衡量,不能只依据生产能力和供给量,对市场需求量的考察也是必要的。近年来在政府放松了对钢铁行业的管制情况下,由于资金的大量投入使钢铁产品数量增加,而钢铁产品的价格却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而大幅下降,进而导致一部分钢铁产品剩余。根据数据表明,2016年国内实际钢铁产能近10.5亿吨,而钢铁消费量仅8亿吨。

(二)投资过度

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政府为了拉动内需以及刺激国内消费,推出了四万亿经济政策,投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钢铁行业也被过度投资,钢铁行业的巨大商机吸引着众多投资者大规模的投资,如此一来,中国的钢铁企业的数量急速增加,但如此迅速扩张的背后,得到的却不是利润的增长,由于钢铁的需求量没有大量上升,使得大规模的投资不能获取应得利润。数据表明,在钢铁行业的四个子行业中,仅炼铁业投资同比增长,其余三个子行业投资均为下降趋势。2014年开始炼铁业投资从大幅下降30.67%转为增长5.89%。

(三)进出口差距较大

国内钢铁出口量依然超过了之前的预期,但是依然存在一些让人担忧的问题。2016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108.43百万吨,同比下降3.5%,由增转降。因此,大多数的钢铁企业愿意使用以产抵进的方式来缩减进出口之间的差距,但这么做就会在钢铁贸易时产现两极分化的局面。2016年以来国内钢材出口量已经同比下降3.5%,随着国外越发严峻的形式,大部分国家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加大了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使得国内出口钢铁产品越发艰难。希望通过增加钢材的对外的出口量以及减少其进口量的方式解决现有的问题,在国外采用贸易保护政策后越发艰难。

(四)行业布局不均衡

据调查研究,全国钢铁行业在东部地区聚集,而重工业和轻工业经济则集中在北方以及南方发展,于是行业总体布局来呈不均衡分布。中国钢铁产品的需求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之一,对钢铁有着大量的需求,但该地区所生产的钢铁并不能满足其需求,使钢铁供不应求,则钢铁剩余的需求量需要从外调运,但由于铁路运力严重不足,运输成本会很高,这就会对双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钢铁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逐渐增高

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随着投资者投入的大量资金而不断增加,而原材料作为生产的基础,对其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的。生铁、铁矿石以及焦炭等均是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而受到世界供应商垄断的铁矿石,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使得钢铁企业处于被动局面,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不断增长。企业所获得的净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以及向股东分配利润后的所得,算下来其实际利润所剩无几,因此,钢铁行业仅能保持企业的正常运行,想要达到扩大生产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可以得出,产品成本的高低变动情况可以对企业的财务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负债过高

中国钢铁企业之前的日常需求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以及营业利润,但随着钢铁企业的扩张和发展,以前的经营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企业需要更多的渠道进行融资,其中最为企业所看好的就是银行借款以及国债投资,但如果考虑到股权筹资会涉及较高的成本,大多数企业更愿意选择银行借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再融资能力在某些方面是由资本结构所决定的。而债务资本较高就会导致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高资产负债率的问题。进而导致企业偿债能力减弱,甚至负债到期时不能按时偿债,最终既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也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投资方而言,如果投资的项目不能按期收回资金,企业将可能很快会陷入危机导致破产。

(三)产品库存积压过多

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存在着较多问题,例如集中度低、产能过剩以及库存积压过多等问题,其中库存过多是问题的中心。由于近几年中国政府大力推进钢铁事业,使大量投资者将资金投入钢铁行业,但是近年来钢铁的产销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大量的钢铁产成品被积压,存货占有量急剧上升,存货周转天数变长、可变现能力变弱,过多的库存占用大量的资金,最终导致企业缺乏流动资金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以及偿还债务,同时库存量较大不仅在管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企业的成本也有所消耗,这些都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加强成本控制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原材料是生产的基础,中国的铁矿石资源尽管比较丰富但大多是粗铁矿石,只有较低的利用率,生产所需的精细铁矿石大多从国外进口,不论从价格而言还是从税务而言都对成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如果仅从控制原材料来控制成本是不太合理的,还需要通过分析成本构成的因素,制定各个方面都较为合理的成本“标准”是进行成本控制是首选之举,当成本超过“标准”时,可以准确的捕捉具体超标因素,及时的对其进行改进降低风险的发生。

(二)降低偿债风险

在中国钢铁行业中向银行借款是主要的筹资来源。但有利也就有弊,对企业而言资本结构随着负债的的增加而改变,过高的负债既可能使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也容易是企业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因此,单一的融资趋势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扩大融资渠道不论是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是有益的。可以说融资方式越是趋于多元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小。钢铁企业还可以通过增发股票、抵押资产、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不同的融资方式所产生的融资成本以及隐形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不能盲目地选择融资方式,应根据自身的资金投入和产出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属于自身资金需求计划表选出最佳融资方式组合,尽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三)优化资产结构

由于过几年里钢铁企业基础建设飞速增长,导致大量的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能不足的矛盾性现象。国务院最新要求是全行业要在5年内继续缩减1亿—1.5亿吨产能,如图所示。低端产能过剩问题,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调整下,已经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库存量明显下降。

钢铁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过大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沉淀,进而导致企业折旧费用高。其中财务部应提升决策支持能力,对现有各企业进行独立性核算和评估并提出运营评价方案,对于生产技术落后,效益改善无望的企业应提出清算方案。着眼于盘活现有企业的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清理已经不具使用价值的无效资产,减少资产的无效或低效占用,从而提高资产周转效率。严格控制资产增量规模,全面重新评估企业现有的在建项目,与市场、研发等专业技术部门进行新调研,提出项目建设中期评价方案,对已经不符合当前市场预期的在建项目一律建议暂停。对公司未来储备的项目,要坚持以高端产能为导向,全面禁止非生产性投资,注重项目技术的领先性,把效益水平高低作为决定项目的唯一依据。

[1] 杜骁谕.浅谈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现状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冶金,2013(10).

[2] 张 晶,张明丽.浅析钢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J].冶金财会,2011(2).

[3] 何思东.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业,2009(3).

[4] 李 俊.推行精益财务管理,创新财务管理模式[J].经济管理,2014(6).

F830

A

1005-913X(2017)10-0066-02

2017-06-09

李玉凤(1960-),女,黑龙江大庆人,教授,研究方向:统计学;白 晓(1994-),女,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学。

[责任编辑:王 旸]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钢铁企业钢铁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探析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大数据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参考意义
贵州推出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组合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小“钢铁侠”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