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刍议

2017-10-31雷莉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雷莉

【摘要】文化是歷史和未来连接的纽带,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和支撑。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意义深远。然,向现代迈进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有待时日和不断努力。让更广大范围内的国人积极参与其中,贡献更多才智着实不可或缺。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才智。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专制政治为成长摇篮,其民主性、科学性与现代化不可避免的会有距离。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足以证明其有借鉴意义的一面,但其消极的阻碍作用也不容小视。传统文化,推动还是延后社会的进步,取决于我们如何批判地继承,赋予其鲜活的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诞生、成长并有其自身特色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基本思想观点:一是人际和谐,二是天人协调。”优秀文化传统应具备的特征是:反映中国文化健康的精神方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够鼓舞人们前进,都具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具有民族文化认同功能;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稳定性;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当代,优秀文化的主要表现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是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上,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价值观上坚持批判地继承,实践观上坚持广大的中国社会生活实践为基础和依托;同时既将西方文化的精髓“拿过来”,又将中国传统文化“送出去”。所谓“批判”,就是要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批判其过时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阻碍前进的消极的东西;所谓“继承”,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其在今天还能够发挥作用的、能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的东西。弘扬传统文化在现时代的价值,只靠其自身的“自我完善”是无能为力的。没有社会实践,没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传统文化的涅槃重生就是一纸空谈。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策略指出:“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

21世纪,主推世界多文化融合,文化价值观问题成为首要问题,主宰国际性问题的方方面面。纵观全球,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各国文化交流互动过程中的三大板块。主动参与、积极准备才是新时期历史性的挑战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吸收精华并锐意创新。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自不待言,但其固有的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也不可避免。摒弃自带负能量的糟粕,升级传统文化的闪光点才是当务之急。其次,要与世界优秀文化兼容并蓄、互通有无。狭隘的民族主义会导致盲目排外,以致错失学习进步的机会;盲目的崇洋媚外会引发对外来文化的不加选择的迎合与接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站在现代化全球化的高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其目的是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进而打造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提供支撑。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增强全局意识,从战略高度布局和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改善宏观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增加文化投入,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扩大文化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这六个方面的文化改革方针不仅是当今我国文化政策的集中体现,更是长期以来党所坚持的文化发展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发展的经济是繁荣的文化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所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我国朝气蓬勃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拓展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视野,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发展的更高的平台,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还能敦促传统文化依据时代发展需要进行有效取舍,实现经济和文化双赢。

中国传统文化向着现代转型,人的主体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任何发展与前进,人的实践活动都是不可替代的,人的主观意识对转型的方案、可行性等方面产生决定性影响。缺少了人的行动,一切周密的计划、完美的愿景都是空谈。经济体制改革终究是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张祥龙.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EB/OL].[2006-10-07].http://www.docin.com/p-315718.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少年力斗传统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