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余光中在戏剧翻译中采用的归化策略

2017-10-31冯亚南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1期

【摘要】翻译家余光中强调在中文日渐“欧化”的背景下保持中文的韵味和独立性,他在翻译中多采取归化的策略。余光中主张翻译应突出原作的“原意”,而非一味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和表意对应。为深入理解余光中的翻译观点,本文以王尔德的戏剧《不可儿戏》的英译本为例,从文化词中译的角度分析了他在剧本翻译中对归化策略的运用,及其对目的语文化产生的影响。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译者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他采用何种翻译策略,从保持中文“独立性”和戏剧舞台效果的角度来看,余光中的归化策略运用是比较成功的。

【关键词】中文欧化 归化策略 文化词翻译 《不可儿戏》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不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的最大障碍,正如王佐良所说:“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本文采用的是奈达(Nida)的文化分类标准。他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1.生态文化;2.物质文化;3.社会文化;4.宗教文化;5.语言文化。下文将对《不可儿戏》中的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词汇的翻译进行分析。

一、社会文化及其翻译

社会文化贯穿于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物称谓、风土人情、政治经济、节日习俗、历史文化、法律法规等。不同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使得译者要想达到与原作相同的表达效果,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下选取了余光中对《不可儿戏》中政治文化词和特殊背景信息等的翻译:

1.政治文化词的翻译。谈论政治是英国上流社会的贵族日常社交中的重要话题。王尔德在《不可儿戏》的第一幕中描写“欧姨妈”审问“华任真”是否符合自家择婿标准时,就问他支持哪个政党。对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英国的政体和政党都是相对陌生的信息。对此,余光中在翻译时显然考虑到的戏剧的演出效果,并没有选择解释或者加注的方式,而是直接译出原意。

“Lady Bracknell:Both, if necessary, I presume. What are your politics?

Jack:Well, I am afraid I really have none. I am a Liberal unionist.”

“巴夫人:必要的话,我想,两样都有份。你的政治立场呢?

杰 克:这个,只怕我根本没什么立场。我属于自由联合党。”

2.特殊背景信息的翻译。有些背景知识是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信息,在另一文化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翻译这类信息时大部分采取归化或者意译的策略。如文中“亚吉能”形容“欧姨妈”按门铃时说:

“Only relatives, or creditors, ever ring in that Wagnerian manner.”

“只有亲戚或者债主上门,才会把电铃揿得这么惊天动地。”

Wagnerian是Wagner的形容词,Wagnerian指瓦格纳作品风格的,引申为“声响巨大的,或震耳欲聋的”。在此表现出“亚吉能”对“欧姨妈”的不耐烦。如果余光中将其译为“瓦格纳风格的”,读者和听众一定會不知所云。他选择了意译的办法,直接译出其隐含意思,达到了与原作相同的表达效果。

二、宗教文化及其翻译

“宗教文化是奈达文化分类中的其中一种,它由两部分组成:宗教传说和宗教信仰。英汉两种语言中,随处可见宗教文化的烙印。换言之,宗教文化是构成英汉语言各自特色的重要方面。源于此,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就能更准确的理解并表达词语的文化意义,对翻译的顺利完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王尔德的《不可儿戏》中出现了不少有关基督教文化相关的表达,如:

“Jack:You seem to think that every aunt should be exactly like your aunt. That is absurd for Heavens sake give me back my cigarette case.” “你好像认为每个人的阿姨都得跟你的阿姨一模一样!简直荒谬!做做好事把烟盒还我吧。”

“上帝”是基督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形象,但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词汇,对于这类宗教色彩浓厚的表达,余光中采取的翻译策略不完全相同。“for Heavens sake”字面意思为“看在上帝的份上”,余光中将其“意化”为“做做好事”,只译出了该语境中需要的信息。下面一例则选择了的异化译法:

“Chasuble: Believe me, I do not deserve so neologistic a phrase.The precept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the Primitive Church was distinctly against matrimony.”

“蔡牧师:请相信我,我不值得你这么咬文嚼字。原始教会的宗旨和实践,显然都是反对婚姻的。”

三、语言文化及其翻译

语言文化指不同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特有的表达习惯,如汉语中的成语和歇后语,英语中的习语等。王尔德喜欢用俏皮的语言表达讽刺效果,他在剧中使用了许多双关语,这给译者带来不少挑战。双关语考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他对目的语的熟练应用能力,很多译者虽然能读懂作者使用双关语和文化词汇的意图,但未必能用对应的汉语再现其意味。余光中对此类表述的处理则值得借鉴,如剧中当“亚吉能”(梁勉任)发现他所熟识的好友“华任真”是个两面派之后说的一段话:

“You have always told me it was Earnest. I have introduced you to everyone as Earnest. You answer to the name of Earnest. You look as if your name was Earnest. You are the most earnest looking person I ever saw in my life.”endprint

“你一向跟我说,你叫任真。我也把你当作任真介绍给大家。人家叫任真,你也答应。看你的样子,就好像名叫任真。我一生见过的人里面,你的样子是最认真的了。”

文中习语的翻译也值得注意,如关多琳和西西丽因误会而斗嘴时的对白:

“Cecily: This is no time for wearing the shallow mask of manners. When I see a spade I call it a spade.

Gwendolen: I am glad to say that I have never seen a spade. It is obvious that our social spheres have been widely different. ”

“西西丽:肤浅而客套的假面具,现在该除下来了。我要是见到一头鹿,就不会叫它做马。

关多琳:我倒乐于奉告,我從来没见过一头鹿。显然我们的社交圈子大不相同。”

“call a spade a spade”是英语中的一句习语,意为“直言不讳”,余光中套用中国“指鹿为马”的典故将其拆开翻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余光中在《不可儿戏》的文化词翻译中大多采用了归化策略,这即与他保存汉语“本质”的理念相合,也是其对戏剧的舞台效果和商业回报的最大尊重。在翻译活动中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的目的之一在于译介两种文化的冲突,给读者再现一种不同于其原有认知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求同存异,实现文化语言之间的融合和进步。余光中“强调汉文学语言在变化中应保持常态,要在尊重常态的基础上求变。”有其道理,但也存在一定缺陷,即削弱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性。例如《不可儿戏》中许多文化背景和基督教用语的归化,使得作者王尔德意图表达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风貌有所缺失。正如韦努狄在《译者的隐身》中所说,“文学翻译不应以消除异族特征为目标,而应在目标文本中设法把文化差异表现出来。”这一点值得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谨慎对待。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2]Nida Eugene.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3]余光中,译.理想丈夫与不可儿戏-王尔德的两出喜剧[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4]陈才俊.余光中的翻译观[J].深圳大学学报,2005(5):93.

[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2.

[6]赵涛.余光中与翻译[J].渝西学院学报,2004(3):55.

作者简介:冯亚南(1992.12-),女,甘肃庆阳人,陕西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