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称赞语对比分析对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启示

2017-10-31吴婷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语言文化

吴婷

【摘要】称赞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社会交际语言,它是指说话者清晰直白地或者委婉曲折地夸奖赞誉对方,赞美的内容通常是听者本人或者与听者相关的事物。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反应出其所代表的传统内涵。在实施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进程中,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也将越来越频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在形式、内容上的差异,以期探索文化价值对语言的影响,加强大众的语言文化意识,最终在一带一路的国际交往中恰当得体地理解運用语言,避免交际沟通中的困难和障碍。

【关键词】称赞语 语言 文化 一带一路

一、称赞语对比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作为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普遍语言现象,称赞语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被誉为“社交润滑剂”,能否得体地称赞别人以及能否有效地回复别人的夸赞,都是一个人社会交际能力的体现。称赞语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其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使用,将会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起到很好的沟通交流的效果。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他们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基于中国古代历史背景提出的一个让世界为之震撼的新合作发展理念和倡议,它的基本理念是互通互利,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要实现语言互通,各国人民实现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建设涉及65个国家,50多种国家语言,200多种方言,分属9大语系,文化多元且差异巨大,只有积极探索了解不同语言行为背后的文化差异,才能让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建立共同语言,同时通过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加深彼此感情,建立相互信任,从而最终实现沿线各国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二、英汉称赞语内容对比分析

英汉称赞语在称赞内容方面较为接近,主要可以归纳为对对方外表、能力、性格以及所属物品上的称赞。但是英汉称赞语在称赞的内容上却有着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英语称赞语中,关于对个人外表的正面欣赏和评论,包括对其穿着打扮、妆容发型、身材管理的评论,是一个经常被称赞的话题。因为在西方文化中,个性展现和个人的奋斗努力,都是追求自身自我价值的表现,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所以,在日常交际中,女性常受到男士的赞美,比如:

—“Your hairstyle is beautiful!”

—“You look so sexy!”

而在中国,男士直接称赞女士的外貌、身材或者衣服则被视为是轻浮或别有企图。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个人个性化的东西或是外表性的赞美在异性之间是相当克制的,而更加注重于对个人品质、能力及后天奋斗精神的赞美,尤其对女性的恭维更是谨慎。比如男性可以赞美女士的好客、贤惠、知书达理或者厨艺好,但是很少会涉及到容貌。如果一位男士赞美某位男性的妻子,如“你老婆很漂亮”之类的话语通常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甚至是轻佻的行为。

其次,社会文化传统决定着称赞的内容能否被接纳,在西方文化中被欣赏被接受的赞赏话题,在东方文化中可能就成了需要避免的禁忌,反之亦然。不了解英汉称赞语的内容差异,就难免在实际的跨文化交往中发生误解。例如,在中国,人们喜欢称赞的话题,不少是西方人认为的隐私话题,如年龄、体重、薪水、婚姻和家庭状况等。

三、英汉称赞语的句法和词汇的对比

称赞语所扮演的重要的社交功能使称赞语的形式,不管是中英文,从词汇和句法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公式化,有一定规律可循但也各具特色。美国学者Wolfson对英语称赞语进行了大量的语料研究,其结果表明,英语称赞语有三种常见的句型结构:

1. NP + be/look + (really) + Adj.

2. I +Love (Like)+NP

3. PRON + be + (really) Adj + NP

汉语称赞语在句法方面更加灵活多变,但多使用第二人称,往往从对方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使用频率最高的句型为:“You +V +Adv”(“你+动词+副词”)。例如:“你跳舞跳的真好。”等等。在汉语称赞语中是几乎没有“我喜欢……”这种句型的,因为在中国文化里,如果说话者表示他喜欢对方的某样东西,对方会认为他是想拥有这样东西,这就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将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英汉称赞语的不同句型表达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对语言表达形成的不同的影响和约束。西方人一向崇尚个人价值和个人自由,评价事物时多注重个人感受,感情诚挚,表达直接。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更加具有集体意识,更注重对对方的尊重,以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

在英语称赞语的词汇选择方面,形容词在英语称赞语中所占的比例高达80%,另外还有16%是使用动词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同时,在所有形容词中,有五个词语的使用频率最高,他们分别是:nice/great/good/pretty/beautiful。除形容词外,有两个动词出现的频率也高达86%,分别是:love和like。然而在汉语的称赞语中,形容词占46%,(使用最多的形容词为:好,漂亮,好看等) 副词占43%,而动词仅占7%。通过对比发现,英汉称赞语在句型选择上都倾向于选择一些使用率很高,易于识别,模糊性比较强的形容词来肯定赞赏人或事物,这些在实际交往中更易实施,便于接受。

四、英汉称赞应答语的对比分析

人们对称赞的不同反应及回答体现出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烙印,在应答方面,两种语言有不少想通之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接受式,对于对方的赞美,通常以“Thank you”或者“谢谢”的方式应答;或者同意对方的评价,回答“Yeah,I like it too”或“我也是很喜欢”。第二类是缓和式,在这类应答中,说话者往往选择转移赞美目标,或者降低对方的赞美程度,尽量避免自我表扬,同时也减少对他人说法的绝对否定。第三类是拒绝式。对于对方的夸赞一般以“No”或者“哪里哪里,没有没有”等给予直接回答。endprint

由于东西方各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渊源不同,其称赞应答语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据统计,对于对方的称赞,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人更多的是说一句“Thank you”,倾向于接受与同意为一体的回答方式。西方国家的这种称赞应答语的回应模式也是缘由“合作原则”,与其民族的礼貌、合作观念密切相关。只要对方称赞的内容符合实情就尽量接受,这种回应既能使称赞的一方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同时也能在避免自我夸奖的情况下对别人表示认同。

相比之下,对于称赞,中国人更倾向于不正面接受。中国人在接受对方称赞时,即使内心非常的高兴,表面上也要表现出一定的否定,常常表现出受之有愧的样子。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谦虚的传统美德,在中国“谦受益,满招损”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别人的称赞,本能地根据母语的文化准则做出回应。汉语之所以不注重“合作原则”而倾向“礼貌原则”,是与民族传统“礼”密切相关的,注重谦逊和慷慨,对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对于他人或与他人相关的事物要“抬”要“尊”。

五、英汉称赞语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古代丝绸之路通过文化外交和物质相交换与周边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而当前我们国家提出的“一代一路”战略,更需要发挥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增进了解,尽量减少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和对抗,加强相互的理解与沟通。英汉称赞语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类言语交际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许多方面的差异。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来自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将变得越来越频繁。正确地使用称赞语并对其做出恰当的回答在积极的人际交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面对英汉称赞语及答语的东西方差异,中国有句俗语叫“入乡随俗”。在与沿线各国人民的交往中,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的语用文化意识。一方面,从理论上,我们应始终牢记,面对称赞,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习俗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英语环境下,对方对你的称赞多是诚恳的发自内心的,并不是不怀好意,同时对方对你称赞的回应直接明确也并不是傲慢的体现,而是对你的言语的认可。同样在汉语环境下,沿线各国其他人民也应认识到中国人对于称赞的不接受、不表态,并不是无礼的做法,而是谦虚美德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加强练习,在大学课堂教学以及商务交际培训中,将称赞语、道歉语、感谢语等等言语行为融合在一起,結合理论与实践不断感受东西方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不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从而在真正的跨文化交往中,成为一名“耳聪目明”的外语使用者。英汉称赞语的差异表面上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各自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全球化时代,全面学习和了解不同语言在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对于任何一个跨文化交际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Herbert,R.K.(1986),Say “Thank You” or Something.American Speech,Vol.61(1),76-88.

[2]Wolfson,Nessa.(1981),Complimen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TESOL quaterly,Vol5,No.2.

[3]郭爱先.美国英语称赞回应[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