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教材理解与处理

2017-10-31胡本正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词汇

胡本正

【摘要】本文以人教社高中课标实验教材NSEFC为范本,针对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从理解教材编写者意图的角度提出了认识理解教材的思路,从教研的视角分析了高中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教材处理的一般方法。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理解与处理教材的观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材处理

一、引言

狭义的讲,教材就是指教科书。它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修养的重要工具。因此,有效的教材处理方式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新的教材观对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们对“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调研中发现,不少老师认识教材,特别是宏观理解教材的能力还不强,处理教材的方法也有欠妥当之处。如何恰当理解与处理教材让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教材理解

要处理好教材,教师首先对教材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虽然由章节至整体的自下而上的教材理解方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笔者认为“宏观→微观”的教材认识途径更有利于教师宏观把握教材能力的提高。

1.学习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既然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那么,高中阶段教学目标就是课程标准中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因此,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来了解高中阶段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显得极其必要。

2.教材目录研究。“导读功能”是书籍目录的重要作用之一,现行NSEFC教材将目录的这一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材目录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快捷地了解本模块的教学目标。竖读目录——了解各语言项目的学期教学目标;横读目录——了解单元教学目标。

3.整体学习教材。对于教材文本(Text),要尽量以Unit为单位整体学习,以求从文化的角度对教材宏观解读。

4.教材板块学习研究。“Warming Up”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发学生对单元中心话题的思考。“Reading”由“Pre-reading”、“Reading”和“Comprehending”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其中“阅读”部分包含了该单元的主要阅读篇章,它承载着该单元有关话题的重要信息,同时还呈现了其中大部分的词汇和主要的语法结构。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

5.教材对比研究。教师要学会将多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这更有利于深刻的理解编者意图,从而更有利于理解教材的精髓。

三、教材处理

1.转变教学理念。现行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重结构(语言知识)向重功能(语言运用)转化,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提倡“用中学(Learn in use)”的理念。现行课标实验教材在人物介绍中学习“This is...”句型就是该理念运用的典范,它完全颠覆了上世纪80年代使用drills(This is a book/ pen/ desk.)学习该结构的思想。因此,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时,决不能忽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创设语言使用情景,把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

2.各种课型教学研讨。

(1)词汇教学。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决不能停留在词汇的“音、形、义”结合层面上,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词汇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语境,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要有效地掌握词汇,就要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正如吕淑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

(2)话题教学。现行课标实验教材是以“话题”为线索编写的,因此,处理好话题教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话题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语言情景的创设,语言学习者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感受到所讨论的主题以及所使用语言的意义,才有可能在情景中进行话题的交流与讨论。缺失语言情景的英语教学必会落到只顾语言形式操练的老路上去。

(3)语言知识教学。语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習的目标之一。因此,我们决不能一提语言能力就完全置语言知识教学而不顾,但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将语言知识的学习落实于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之中,并使之得以巩固。总之,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储备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之中。

(4)写作教学。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技能,与听、说、读的能力相比,写作的要求更高,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同时还要有组织语篇的能力。孤立的写作教学可能是空洞乏味的,将写作教学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阅读是学习,是模仿;写作是运用,是表达。

四、结束语

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反映了老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从“整体”到“细节”的教材学习思路,对我们宏观把握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当我们能从整体上理解教材的候,“活用教材”也就成为自然,“用教材教”也就成了我们思想的一部分,“教教材”也就成为了历史。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David Nunan.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刘道义.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Mary Lee Field.Text Feature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Paul Nation.Managing Vocabulary Learning[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词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词汇小达人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由两个等差数列的公共项组成的新数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