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017-10-31崔强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人生观思想道德

崔强

摘要:学生是国家宝贵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非常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怎样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学生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法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的关系,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这一系列的人生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观察、探索、选择、实践,同时也需要思想道德上的支持和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也不断凸显。随着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出现,不禁使人开始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在新的形势下,针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提高策略,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有着重要意义。

加强学生道德修养,首要是加强学生的自觉性。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首先应该具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这样才能满腔热情地,自觉自愿地去学习,思考体验,从而提升道德修养的境界;然后,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学生道德修养;最后,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发扬好的方面,克服不足。

加强学生道德修养要坚持学习。学习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发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如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和奉献精神以及追求人际和谐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必须学习的方面。二是对现代理论成果的学习,要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学习和探究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理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矛盾。三是要自觉的向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模范人物以鲜活、直观的印象,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和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中的标准和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灵的感染,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加强和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无数人物模范,他们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业鼓舞和鞭策了一代一代人,他们以自己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诠释了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他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思想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必须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实效是指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也就是说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途径和实实在在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的实效性是区别于那些“空洞”、“大而泛”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情感因素,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做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大限度、最大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良好的行为的教育,立足于“德”对学生“人”的关注与发展,使学生成为“道德”的“人”。全面提高当代学生道德素养,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重视理论性学习,更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實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学生“学以明礼”“学以致用”。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想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首先应该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思修课堂上,老师总是强调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一个不具备健康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人是不会为世界带来创造力的,更不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因为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与对待生活的态度。而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我们对待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具体行为。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仅仅体现在思想上,还体现在道德上。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需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本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有着认识和调节功能。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注重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还需遵从孔子的“仁爱”原则,对待长幼方面,要谦敬礼让,对待朋友方面,要言行一致,恪守诚信。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同是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道德修养,还要身体力行,积极参与。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践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更本途径。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培养出优良品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交流,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够使自我的认知更有全面性,深刻性和准确性。通过参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奉献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加强学生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坚强的意志力去抵制诱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就像屈原说的那样,“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建设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还需要大力倡导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也是学生锤炼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其中,诚信是我们道德建设的重点,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和谐的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有序的公共生活环境,需要我们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维护公共秩序。一方面,我们要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这五项社会公德中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需传播这种意识,践行这种规范。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人生观思想道德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人生观(一)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