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幼师五年级学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

2017-10-31陈启力

东方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实习生学前教育

陈启力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幼师队伍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实习作为师范院校一门不可或缺、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学前教师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也受到了各大幼儿师范学校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文献检索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对幼儿园2名实习生进行了观察和2名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了访谈以及对近三年实习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实习生教育实习情况和实习生本身、所在年龄班以及指导老师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实习;实习生;幼儿园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院校一门不可或缺、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学前教师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实习教育实习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也受到了各大幼儿师范学校的普遍关注。在当今社会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对五年级的教育实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时间相对充裕,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保证的情况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效益与发挥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的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教育实习现状的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的方面保持下去,存在问题的方面进行纠正,让学前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整理了各位幼教研究者以及出版的幼教书籍中的关于本论题的一些研究数据,另一方面又对教育实习作出了一定的补充说明,结合前人的一些理论和书籍、网络资料的归类总结,将五年级学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数据作语言记录,供各方参考。

2、实践意义。充分挖掘与发挥实习基地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教育实习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内化与掌握,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张家港某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把2名实习生以及3名小、中、大班的指导老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调查目的和和假设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认识活动,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对观察的内容、手段、步骤、范围做出具体的规定,从而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的调查方法。

观察法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本次观察旨在实地考察、亲身感受中班幼儿建构区合作行为的发展情况。但是本方法的缺陷在于耗时较长。要对观察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再进行整理也比较繁琐。

2、文献检索法。笔者借助网络、书籍,查阅各类幼教书籍和期刊获取关于中班幼儿在建构区合作行为发展研究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在校知识辅助总结,得出结果。

3、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4、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依据调查提纲与调查对象直接交谈,收集语言资料的方法,是一种交流式的调查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实习生方面

1、初入幼儿园。作为实习生,刚进入幼儿园实习,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内心肯定紧张而又兴奋。因为他们现在有着两种身份,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所以他们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他们要在幼儿园的实习过程中从指导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身上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技能,也要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2、归属感和自主性。对于实习生来说,他们面对新的环境以及自己新的身份,他们有对自己“教师”这个角色的憧憬,也有一些措手不及。相对于实习生的自主而言,往往被他主所代替。他主性相对于自主性而言,一方面是指实习生作为“教师”“学生”这种对应性角色,其情绪情感和成就感明显地受制于相对应角色的接纳、认同;另一方面则是指实习生在幼儿园接受任务受到幼儿园行政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具有被动性、消极性、被控制性的特点。前者体现了实习生在角色适应中具有较强的人际依赖性。后者则反映了实习生作为“教师”身份合法性的缺失。

(二)指导老师方面

1、指导老师A:“很积极主动,看到我们在忙的时候会主动上来询问并且帮助我们。”

指导老师B:“主动上有待加强,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的緣故,都是等我们开口,但是做事的太多很积极很端正。”

2、指导老师A:“有参与单独的教学活动,因为可能是刚进园实习,所以经验还不够,在备课,组织活动上多多少少有一些漏洞。比如教学之前的备课不太充分,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应答不太自如,加上有一些紧张,就会显得有些生硬。在组织活动中,由于年轻老师都比较“温柔”,所以在幼儿的纪律方面不太能控制住。其他的都还不错,很亲切的一个老师。”

指导老师B:“有参与单独的教学活动,因为是小班的幼儿,自控力还比较弱,有时候不会听老师到底在讲什么,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实习老师有时候会显得很无助,导致教学活动会中断,但经过多次的实践以后,积累了经验,做的比以前好了。”

3、指导老师A:“希望能够在备课的时候,写的详细一些,对幼儿的反映能有一个预设,不要太依赖于手机网络,玩手机这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之前拿出来看的时间有些多。”

指导老师B:“要大胆说,不要不好意思,主动一些会学到更多,不要因为自己的小小失误太自责,毕竟新进幼儿园,经验不足,也在所难免,记得上次画画,她不小心不颜色搞错了,自责了很久,很失落的样子。”

四、思考与不足

1、作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实习生一定要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主动热情,主动向经验资质高的老师请教,不断积累经验。有自己的想法要大胆表达,及时沟通。当然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角色适应需要身边社会系统的认同,特别是幼儿园领导和指导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恰当认识和定位实习生的身份角色。保证实习生在实践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性,给予和幼儿沟通相处的机会,指导老师也要经常与实习生沟通交流,帮助实习生完成社会角色转换,利用自身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丰富经验给予实习生点拨与引导。

2、笔者只是通过一个幼儿园进行观察,所以可能一些观点存在片面性,因为实习生人数不是很多以及时间有限,有些数据可能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94-395.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18.

[3]陈丽,胡均惠。文华.Roy适应模式对临床护生实习压力现状分析0].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75.

[4]李慧玲.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角色适应存在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实习生学前教育
实习教师自我效能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对高师数学教育专业实习改革的建议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