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2017-10-31周丽艳李婧实乔亚科李桂兰徐兴友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2期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应用型

周丽艳+李婧实+乔亚科+李桂兰+徐兴友

摘要:在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进行了改革。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改革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109-02

一、《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背景

为了响应教育部2012年关于“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的号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2015年组织开展了两次“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为主题的全员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并于2015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我校被教育厅正式选入《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成为河北省首批10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100所本科发展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开展了各种层面的改革。其中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基础与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手段。考虑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特点,结合以前的教学情况,以这次学校转型建设为契机,本项目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

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实验学科[1]。而传统的课程设置理论课学时比实验课学时多,明显是重理论轻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实践中的现象没有感性认识,所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概念模糊,对知识掌握不够深入透彻,更难于将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应用中。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基于此种情况,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1.课程框架结构改革。原有的培养方案中将课程总学时明确划分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理论课时相对较多,实验课时较少。而且受到实验条件、学生课表、教师课表等多因素的限制,使得理论知识的学习进度不能与实验课的开设时间同步,这样不利于理论课与实验课内容的相互补充、利用,教学效果不佳。考虑到《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本身的特点,尝试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不再明确区分理论和实验的具体学时数。培养方案中全部设置为实验课时,将理论知识融合于实际操作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预期将学习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养就业素质融为一体[2]。

2.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以教师为主导地位、以学生为被动地位的模式[3]。进入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日常接收的信息五花八门,传递信息的形式更是丰富多彩,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对教师单一的说教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产生了厌烦情绪,再加上对于课堂所学知识不能理解或不感兴趣,因此缺乏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是一种情感活动[4],学生的低迷情緒,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直接影响教师的发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是当今所有大学教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也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基础。(1)以生产实践为依据精选教学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完成教学。结合本课程实用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原有教材的顺序,采用“项目教学法”,即按照生产一线的工作设置具体的项目,将知识融入项目中,在完成项目(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例如,植物快速繁殖(微繁),完成这个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有以下几个方面: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消毒剂种类、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消毒方法等);培养基的准备(培养基的种类及成分,激素的种类及作用,母液的配制,培养基制备,灭菌等);无菌操作(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培养方法、培养环境等);培养物调查(植物的长势、污染、白化苗、玻璃化苗等);继代培养、移栽等。考虑实际工作中时间的问题,可以把整个项目分解成小项目分阶段来实施。(2)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里,教师角色从传统的授课人转变为教学任务的引导者和组织者[5],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事先把学生分成小组(3—5人/组)。首先教师将要完成的项目内容、标准、要求等进行介绍。结合教学任务提供本项目相关的理论问题(思考题),然后由学生通过自学,设计项目的实施方案,利用PPT课件讲解方案,对每组的方案全班进行讨论,肯定优点,找出缺陷,进一步修改方案,参照修改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施。最后,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完成报告)、交流。整个过程中教师起指导、纠错、补充的作用。通过设计、操作、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逻辑思维、动手、协调时间、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计算机应用、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3)开设延伸课堂。对于少数学生,如果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其需求,可以开设延伸课堂,即开放实验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练习,熟练、强化实践技能。与课程相关的有大学生创业项目、挑战杯活动项目、科研技能训练、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这些对于培养大学生职业技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3.考核方式改革。与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改革。考核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不只是采取课程完成后试卷答题的形式。考试与学习同步进行。比如,学生在讲解实验方案及回答提问时的专业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情况,教师与听课同学分别评分,按相应比例计算课堂分数。实验操作过程中依据操作规范性、熟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综合起来评定操作部分分数。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可以采取试卷或口答的形式进行综合测试。

四、结束语

上述改革已在两个年级尝试。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相比之前有很大提高。学生查阅资料、逻辑思维、动手操作、文字表达、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受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局限,课程学时数有限,且课程内容必须在一个学期完成,而有些实际工作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不能安排较多的项目。另外,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小班教学,如果学生太多,不能给每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考核方式也可以进一步改进。总之,这只是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发现问题,积极尝试借鉴其他有效方法,以便更适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会.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93):22-23.

[2]曲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理念的内涵及应用[J].教育探索,2009,(6):28-29.

[3]李祖林,姚胜兴,宋树祥,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54-56.

[4]杨雅清.参与式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浅议[J].教育理论研究,2004,(9):15.

[5]关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58-259.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组织培养人才培养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类通识任选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析罗汉果组织培养新技术的探索
开展生物学 “植物组织培养” 选修活动课